《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今年最“青年”一场活动,与中国科技新生代力量面对面

2018 年 10 月 21 日 DeepTech深科技

参加 Meet 35 大会,请点击↑


以科学和工程专业闻名于世的麻省理工学院自 1861 年建校以来,向全世界输送了大量科技研究顶尖人才。1899 年,一群热爱科学事业的校友,创立了一本叫做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刊物,中文译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最初用于发布校友们的研究成果,后来逐渐演变为公开发行的杂志。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编辑们在创刊百年之际,发现通过评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 35 岁以下年轻科技创新者之后未来 1-5 年内崛起的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就可能会从他们的研究中诞生。这样预测未来的根据是,这些年轻人所选择的科研或创业方向代表了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的由来。



每年 MIT Technology Review 编辑部都会提名数百名来自科研机构、公司和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和创业者们参选此榜单


参选人的涉足领域从最初的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材料科学和硬件,到目前的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涵盖了学术界与商界几乎所有的新兴技术。评选覆盖的区域也从最初的北美和欧洲地区,辐射至全球,在人才汇集程度高的国家(例如中国)也诞生了区域性版本。参选者获得奖项称号分为五个类别:



时至今日,获奖人数总计高达 1445 人。


随着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强劲参与者、竞争者,崭露头角的中国年轻人也逐渐增多。2017 年,DeepTech深科技作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地区的独家运营方,终于促成“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首次落地中国。在 36 位国际专家评审的帮助下,从近千名参选人中评选出了首届中国区获奖人。这份榜单正在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榜单也是中国科技步入创新时代的最好见证之一



这一榜单打破了过往科学界陈旧的论资排辈传统,也不局限于某些热门的技术领域。敢于突破限制,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社会的落地转化,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是这个榜单设立的初衷。这些拥有改变未来力量的创新者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群。

 

如今,中国凭借经济实力,以开放的态度招揽全球精英加入中国的科学事业。过去中国人才“不为本国用,反为他邦兴”的现象已经得到改观。2008 年开始的“千人计划”已经吸引了大量海外学成归国的留学人才与一流专家来华工作,未来中国的科技事业竞争力可见一斑。优秀的人才,充裕的资金,正让中国成为科技领域领跑者。而中国科技崛起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新兴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他们的优异表现使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青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智力与体力皆处于巅峰的黄金时期,无数投身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者,在各自的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未来领导科技行业的中坚力量。《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科技创新青年榜单评选,正是在全球范围内给热爱科研工作的年轻人一个开放的平台,鼓励创新,期待中国的年轻人热爱科研工作,积极投身科学事业。


10 月 27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评论》、DeepTech深科技联合主办,梅赛德斯-奔驰特别呈现“ 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 Meet 35 ” 将在北京嘉里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部分获得“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称号的顶尖科学家、创业者,和当代一流互联网科技公司的领军人物共话科技之美,探讨中国科技未来的新走向,为热爱科学的年轻人提供加入线下科学家社区的宝贵机会。



本次“ 全球科技青年论坛 —— Meet 35 ”分为五大版块,在每个版块和圆桌讨论你都将听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


科技大梦想家


逐梦未来,科技畅想。你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每天都在被颠覆。人工智能、量子通讯、生物基因、自动驾驶等改变未来的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刷新你对世界的认知。未来有多远?且听科学家塑造未来世界的科技版图。


在这一版块,你将遇见:


揭示灵长类动物生命奥秘的领航者



季维智院士现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猕猴干细胞和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方面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非人灵长类靶向基因修饰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他在 Cell ,Cell Stem Cell , PNAS 等国际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 150 余篇。季院士担任“时节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理事( 2016 - 2018 ),“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 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

 

无线应用场景的探索者


 

王宇峰是华为无线应用场景实验室负责人,华为公司产业活动家。其主要负责华为无线领域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创新研究、早期产业生态孵化、跨行业解决方案架构设计。从 2001 年进入华为公司至今,他一直从事无线解决方案开发、移动领域的行业洞察与战略规划,产业促进与发展。历任无线解决方案研发工程师、无线解决方案总工、 CDMA<E 营销支持部部长和移动宽带解决方案营销部部长等。

 

冷静的贝叶斯研究者 

 


朱军教授长期投注心力于贝叶斯人工智能研究,他将 20 多年来相互分离的最大间隔学习和贝叶斯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还开发了“珠算”概率编程库。朱军的研究工作围绕机器学习基础理论、算法和应用展开,注重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研究成果已连续多年在机器学习顶级国际会议和杂志发表,并受邀担任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顶级期刊 PAMI 的编委。他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计划项目和研究基金的支持,并入选“清华大学 221 基础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信息网络和数据技术的“侦查员”



作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王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科学、数据科学和行为科学等新兴交叉科学。他撰写的3篇论文入选 2016 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他的研究工作多次被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AAAS Fellow、APS Fellow、IEEE Fellow等国际知名学者们在 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引用和正面评价。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Science、Nature News、LiveScience、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学术媒体专题报道,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复杂网络的控制论专家



吕金虎教授,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IEEE Fellow 、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联盟理事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理事长、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的 Co-Editor-in-Chief 。主要从事复杂网络,协同控制理论,大数据等研究。主持基金委创新群体、国家杰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曾获 3 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工程院光华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等。

 

石墨烯的守望者



陈成猛作为我国石墨烯科研国家队的领军人物之一,特别注重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他认为,我们更应关注那些制约商业化应用的短板。只有立足实际应用,通过技术创新打通产业与市场的通路,实现产业落地,才能让石墨烯服务于中国和世界。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基因编辑行业领军人物 



魏文胜教授带领实验室团队,致力于发展基因组编辑技术、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基因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癌症、感染等重大疾病发生机制,为发展高效治疗手段提供新的药物靶点和思路。魏文胜教授在基因编辑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获得包括中国专利优秀奖、科学中国( 2015 )人年度人物、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多项荣誉,入选中国科技部“ 2017 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拆掉科技的高墙 


布道者总在山巅向世人授道解惑,科技之光也总是暗暗闪烁,手中流过的沙子总是带走最后一枚金币,那璀璨的明珠总是失而不能复得,在科技领域,我们总是高山仰止而不能明晰,总有一层面纱遮挡这迷人的科技之美。那么今天,走下山来,来到幕前,让我们出席科学家的布道之旅。


在这一版块,你将遇见:


人工智能的瞭望者



宋继强作为现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于 2008 年加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任清华大学-英特尔先进移动计算中心应用研发总监,是创造 Intel Edison 产品原型的核心成员。他推动开发了基于 Edison 的智能设备开发套件,并发明了称为交互式瓷器的新的设备类别。目前他致力于研发基于英特尔技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平台。

 

AI民主化推动者



Animashree Anandkumar 的研究专注于大规模机器学习领域,尤其是高维统计及张量算法的发展和分析,开创了在非凸优化问题上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的研究。她曾经在亚马逊担任 AWS 深度学习主任科学家,期间领导张量算法的开发和分析,加速执行在 AWS 上的应用、服务的效率,并开发多模态处理算法,为 Apache MXNet 提高了可编程性和易用性。目前她担任 NVIDIA 机器学习研究总监。

 

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推动者



作为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及副总裁,他主导商汤科技的融资和战略投资工作,推动企业成为全球融资额最大和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他带领公司设立了商汤人工智能产业基金,透过多种投资策略,建立以商汤为中心的AI产业生态,已投项目包括 ARM 中国、影谱科技、神州医疗、SNOW 、苏宁体育等。徐冰促成了商汤与高通、阿里、世茂集团等多家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带动企业进行AI转型升级。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挑战GPU人工智能霸主的创新勇者



姚颂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是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访问学者。自 2016 年创立深鉴科技后,姚颂带领团队自主研发高效深度学习平台,致力于为智能安防与数据中心等行业提供算法、软件、芯片一体的人工智解决方案。 2018 年 7 月,自适应和智能计算的全球领先企业赛灵思公司正式宣布完成对深鉴科技的收购。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实现未来价值 


实验室中每天都在变革,这些成果在科学家的手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我们总是被它们所吸引,但从实验室走出的它们是那么脆弱,有些轻易夭折,有些成长缓慢,但总有一些奇迹在上演,加速只在眨眼之间,未来世界就已展现。


在这一版块,你将遇见:


金融科技行业的领军者

 


从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唐宁,赴美获得经济学学位后,在美国华尔街 DLJ 投资银行任职,积累了丰富的高科技相关企业的上市、发债和并购经验。宜信自成立以来,坚持以理念、模式和技术服务创新,服务高净值人士,逐步成长为中国从事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的金融科技旗舰企业。目前宜信已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并在香港、欧亚和北美建立办公室,迈出了国际化步伐。宜信旗下宜人贷(NYSE: YRD)已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搜狗人工智能的掌舵者



王小川,现任搜狗 CEO ,前搜狐高级副总裁兼 CTO 。王小川以创新为己任,先后发明了有 5 亿多用户在使用的搜狗输入法、搜狗搜索等互联网标志性产品,被公认为中文信息化的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时代,他带领搜狗公司发展语音、图像、翻译等 AI 技术并率先实用化,带领搜狗公司成长为国内用户规模第四大互联网公司,以及赴美上市中国人工智能第一股。王小川 2017 年受聘于母校清华大学担任计算机学科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8 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想做中文版的 Google Now



李志飞, 出门问问创始人、CEO,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李志飞于 2012 年创办出门问问,先后获得了 Google 、大众汽车的多轮融资。 出门问问先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智能车载、智能家居等多个场景,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

 

视频智能战场的探索者



倪冰冰教授认为视频智能分析是当前“体量最大”的人工智能,而视频媒体的自动识别与自动产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目前,倪冰冰所领衔的团队正尝试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运用于不同场景的需要,在智能安防、智慧医疗、新型媒体、智能零售、智慧教育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从互联网金融到智能安防再到新零售,小视科技通过运用视频智能这项技术,为各类产品赋能。

 

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军者



向江旭先生现任宜信公司CTO,领导整个公司的金融科技战略、技术赋能和未来创新。向先生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行业拥有 20 多年专业经验,其中 18 年在美国硅谷思科、微软、戴尔以及初创企业担任核心研发工程师和技术高管,回国后,他相继担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助理兼集团技术战略总监,规划和执行 3000 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总体技术战略;曾担任寺库网首任 CTO ,还在苏宁担任过IT执行副总裁兼技术研究院创始院长。

 

慧眼识才的投资专家 



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及电机工程硕士双学位的彭适辰,是中经合北京办公室的董事总经理。他有超过二十年在大中华地区和美国高科技行业、直接投资和基金管理行业的从业经验。他曾成功投资过许多项目包括麦迪科技、中国轨道交通科技、元力控股、 爱康国宾、 世纪互联、个推科技、 天常科技等。

 

中文人机对话系统领先者



英国UCL博士王卓然,是人机对话、机器学习、垂直领域对话系统专家,北京市“海聚工程”专家,朝阳区“凤凰计划”海外人才,于 2016 年和亓超、马宇驰共同创办三角兽。三角兽是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语义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在自然语言理解和人机对话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在语义理解、开放域聊天、多轮对话方面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技术团队由来自多家科技领域头部企业的算法工程师组成,专注自然语言理解领域,拥有目前国内最大的人机对话团队,实战经验极为丰富。

 

灵性AI创造者



顾嘉唯,物灵科技创始人兼 CEO 。打造以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与关系式人机交互结合的创新产品与体验,构建“万物有灵”的智能生活,打造有生命感的 AI-IOT消费者品牌,最终实现一个人机共生的灵性世界,是他的理想。清华毕业的顾嘉唯,曾担任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人机交互负责人,微软研究院研究员。他拥有囊括硬件和软件的 22 项美国发明专利, 140 余项国内专利,是美国斯坦福大学ME310国际创新课程的客座监事。 2016 年他被 MIT Technology Review 评选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之一。


科技大跨界


交叉、跨界、蝶变,科技的步伐不能停歇。冲突、融合、分裂,科技的趋势愈演愈烈。在科技领域,固守一隅是上个时代的传奇小说。在今天,科技在引领人们拓宽世界的边界,学科之间的碰撞究竟点燃了多少科技火花?


在这一版块,你将遇见:


CRISPR的第一批访客 


 

丛乐首次将 CRISPR - Cas9 基因编辑系统作用于人类和鼠类细胞,并揭示了相关技术在基因治疗,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CRISPR 技术有潜力修改哺乳动物的基因组,有助于改进人类疾病建模和对新治疗方法的探索。丛乐眼中创新的要素有两点:一是深入理解领域最前沿的问题和挑战,二是跨领域思考并结合不同知识技术从而推陈出新。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擎起北斗工程推广旗帜


徐颖,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关建设工作,获得2018年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2017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获得中科院北京分院第二届启明星优秀人才奖,获得首届遥感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计划;作为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开展了多项科普活动,获2016年度中科院self年度人物奖,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2017年度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科普启明星”奖,相关作品获得2016年度十大科普作品奖,获得2017科普中国的十大科学传播人物奖。她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怀抱自然语言处理科研梦想的发明家



韦福如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机器阅读理解,识别和理解情感、观点以及情绪,智能问答和对话等关键课题上持续研究和创新。此外还进一步完成利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辅助音乐创作,让人工智能也能作词和作曲,开启人工智能自主思考创作的可能。韦福如自 2007 年博士期间起就致力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在过去十年间,研究涉及了诸多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关键课题,如文本挖掘中的情感分析和意见挖掘、智能问答和对话、以及机器阅读理解与摘要等。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金融机构的头号“把关人”



朱明杰,氪信创始人、CEO。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拥有微软亚洲研究院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从事大规模数据挖掘工作,在雅虎研究院, eBay 搜索部门等有过 10 多年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工作经验。结合高维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融合大型金融场景打磨形成的强大知识系统和经验,提出场景化风控解决方案和产品体系,以超越人工定义的深度及广度对数据进行价值挖掘。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挑战自我的“棋协大师”



龚晓思 13 岁时就将“棋协大师”这一承认专业称号揽入怀中,17 岁时便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如今她早已从青年科技创业者中脱颖而出。龚晓思创办的 Law.ai  希望能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法律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她领导的 Wafa Games 则瞄准了中东游戏市场,目前正在打造本地化的第一款游戏《刀剑的荣耀》。2017 年,龚晓思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无人零售支付先行者



曾晓东所在的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就是中国首家无人店支付体验的关键技术推手。一套完整的物联网支付方案是一把能将多种技术融合发力于智能零售店的“钥匙”。通过结合生物识别、传感器、图像视觉等技术,建立高科技的购物环境,让购物者被智能技术环绕却浑然不觉。其技术方案率先落地在中国首家无人店“淘咖啡”,让新零售的其中一种概念原型第一次落地展示,激活了国内无人值守零售领域发展可能。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清华“网红”化工博士



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的化工专业在读博士,毕啸天创办的公众号“毕导”一直致力于以幽默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他创作的内容以科学有趣的思维方式解读生活,吸引了百万粉丝。毕啸天曾获得微播易 2017 年度最具创意自媒体奖、 2018 年菠萝科学奖幻想奖、浑水 2018 最具创意自媒体奖,受到新华社、央视等媒体采访。他说“我创作的根源是好奇心,有趣是为了取悦自己,而有用是为了取悦别人”。在他眼中,科技从来都是一件悦人娱己的趣事。


浪潮下的抉择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快速迭代的世界,遍布全球的创新精神激荡起层层浪潮。很庆幸在这个大浪潮时代,在一个个攀登高峰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精神风暴,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所面对的抉择。


在这一版块,你将遇见:


中国“硬科技”概念第一人



作为中国“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博士看到了国内技术投资和产业化的市场空白,知道需要有懂技术、有耐心的投资人去更好的衔接科学技术和商业应用,并愿意尊重硬科技企业的发展周期坚持陪伴其成长。这种对原创技术项目的长周期培育,米磊称之为硬科技精神。目前他作为投资人,助力国内硬科技企业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手



邱纯鑫博士怀揣着要做出世界级产品的梦想。作为激光雷达领域的先行者,速腾聚创接下来将通过固态激光雷达的技术创新,让高性能的激光雷达硬件低成本化、可量产化、达到车规级,结合其自有的一流 LiDAR 感知算法,让各领域的自动驾驶都能用上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加快自动驾驶汽车时代 的来临。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科技前沿领域的指路人



作为 Y-CITY 全球创新学院(以下简称“创新学院”) CEO 与海德资本联席董事长,石岚在风险投资、前沿科技、教育和金融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创新学院专注于前沿科技教育和服务,旨在让科技赋能每个人。她聚焦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领域,为企业、政府等客户提供人工智能高级管理培训。作为麻省理⼯学院工程学硕士,石岚入选美国阿斯彭学会和阿斯彭全球领袖网络。她曾任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和上海校友会主席。

 

他使脑机接口技术成为现实



在哈佛大学脑科学中心深造攻读脑科学博士期间,韩璧丞带领哈佛教授和哈佛脑科学中心科学家创立了脑机接口技术公司 BrainCo 。同时,他创立的为残疾人制造智能假肢的半公益项目 BrainRobotics 开发的产品可以帮助残疾人通过自己的意念控制假肢和手指,实现灵活运动。目前BrainCo的团队正在研发世界上第一款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脑信息处理芯片。他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基因测序技术的推广者 



赵瑞林,曾任 Illumina 大中华区的总经理,现加入辰徳投资公司担任合伙人。加入 Illumina 之前,他负责 Thermo Fisher 中国区的市场部和商业运作部门。他还曾经在 Orbusneich 担任过财务副总裁,以及在微创医疗担任商务发展副总裁。他还曾在强生公司负责神经系列产品的研发。他在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健康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医学工程学和医学物理的博士学位,以及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清洁能源技术落地的推手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由金虹创建,她的工作就是加速能源技术成果转化,进而帮助改善环境、应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挑战。PMO 对所有项目根据战略契合度和技术先进性进行优先级排序,重新进行配置资源,并对有亮点的新想法进行立项。作为能源企业中的技术管理创新者,金虹领导 PMO 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的试错成本和时间,推动了能源创新与成果转化,实现了数亿人民币规模项目组合的重新聚焦。同时,金虹也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2017 年度中国区“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获奖者。


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创新的交流,每一次的交流总有欣喜让我们发现,本次论坛能够顺利召开,各位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无疑是最重要的,在此鸣谢。



为了回馈关注我们订阅号的读者,欢迎大家留言你想询问嘉宾的问题,我们将精选优秀的提问作为现场互动环节的问题,为您送上一份小礼物。回复 “议程” 可获得论坛最新详细议程安排。

 


任时光荏苒,唯传奇永恒。传奇的下一篇章也许就是你的故事。我们欢迎热爱科学的年轻人,相聚 10 月 27 日北京嘉里大酒店,未来科技变革的秘密等你来一探究竟。




点击阅读原文 门票火热销售中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科学技术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8+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7+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解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
走向智能论坛
32+阅读 · 2019年6月5日
学界丨面向未来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
Inferred successor maps for better transfer learning
Arxiv
23+阅读 · 2018年10月24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2月23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