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很多名人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

一些新闻: 霍金:人工智能会导致人类灭亡 比尔・盖茨:人类需要敬畏人工智能的崛起 马斯克称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威胁 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要进入新阶段了?…
关注者
38,530
被浏览
13,313,479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因为这些名人所说的“人工智能”,根本不是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

现在的人工智能,充其量只是“人工智障”,或者叫“不用吃饭的智能工具人”。

现在(2021)做的比较成熟的、能够和人类一较高下的人工智能,无非是下棋、视觉、语音、翻译这几块。

现状是:阿法狗下棋远远比人强,已经到了地球上无人能及的水平;人脸识别准确率基本上和人不相上下,甚至某些情况下可以比人略高;AI英语听力肯定比一般的高考学生好很多,但离native speaker还有一点距离;机器翻译个理工科资料大体上还能看懂,但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去翻诗歌散文。

然而它们都是“人工智障”:AI人脸识别看不懂美丑;AI语音识别听不懂人话;机器翻译可以把英文翻成中文,但它既不懂英文、也不懂中文。

就拿我比较熟悉的机器翻译来说,碰到翻得比较好的情况,我自己都忍不住感慨:这AI不会真懂人话了吧?你看翻译得这么通顺,让我来翻译也不过如此!

我参与的项目就是人工智能(机器翻译),产品属于文档翻译,一个pdf文件整个丢进去,英译中的效果如图:

网址是:fanyipdf.com,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你的英文pdf丢进去试试。

按行业目前的进展,我敢在此立个flag:不出两年之内,像论文、技术资料、法务合同这种文件,统统会被丢进机器翻译。

你可能以为,像我这样的利益相关人士,应该会大吹特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吧?

不好意思,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目前这一波人工智能都是“人工智障”,就算以后效果做得再好一点,也还是个“加强版人工智障”。

我们觉得AI翻译得这么好,肯定是产生智能了吧?

这是因为我们在用人类标准去评价AI。如果一个人能把英文翻成中文,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他肯定既懂英文、也懂中文。否则他怎么可能翻得出来呢?

你们就是这样上了AI的当。

举个例子:现在任何深度学习模型训练机器翻译,都得准备庞大的“平行语料库”,也就是一句英文对应一句意思相同的中文。这样的句子需要几千万对,才能训练出一个勉强能看的AI。

但是人类翻译需要“平行语料库”吗?

有很多双语环境下的孩子,他们从小就在不同环境下学会了多种语言,比如英语和中文、或者方言和普通话。如果你问他“这句话用英文怎么讲”,或者“这句话用温州话怎么讲”,他当然能帮你翻译。可他这辈子都没见过什么“平行语料库”啊!

如果我们先用1亿句英文训练一个AI,给它几个关键字就能自动写出一篇英文作文,看上去就像“学会”了英文;然后我们再用1亿句中文(和英文没有对应关系)训练这个AI,给它一个知乎问题就能自动写出一篇回答,就像是“学会”了中文。好,现在这个AI应该已经学贯中西了,我们让它随便翻译一句试试,你猜会怎样?

根本翻译不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利用无对应关系的单语料库学会翻译。

但是人类却可以。

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学会的是“语言”,而AI学会的是“翻译”!

在AI眼里,它干的活可能是这样的:

  • 给每个英文单词挑选出一个合适的中文单词
  • 把挑出的中文单词进行排序
  • 不断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神经网络拟合样本数据

AI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组装、拆分、对应,整个过程和人类意义上的“理解”语言没有直接关系。AI最多能明白,apple相当于“苹果”,甚至能根据上下文区分此apple是6块钱一斤的苹果、还是6000块一个的苹果。不过基本上也就到此为止了。

所以,一旦碰到需要真正理解语言、常识、甚至文化背景的地方,AI就抓瞎了。

比如:a pen in the box,所有机器翻译都会翻译成【盒子里的笔】,看上去很完美——但a box in the pen愣是没有任何AI能翻对。

笔里的盒子?

是个人都知道盒子不可能出现在笔里,所以这里的pen必须取另一个含义:围栏。

但是AI不知道。

有人说,AI翻不对,不很正常吗,因为它不知道pen有围栏的意思啊!

问题是,哪怕告诉它pen的另一个意思是围栏,AI还是会翻成“笔里的盒子”。因为在它见过的语料库里,盒子总是和笔、而不是围栏一起出现的。

人会察觉到“笔里的盒子”不太对劲,然后脑筋一转想到“围栏”。哪怕你不知道pen是围栏,你也会猜到这里的pen肯定不能是笔。但是AI不能,至少目前还不能。

人脸识别AI模拟的不是整个大脑,而只是大脑视觉皮层中V1-V4区。同理,翻译、语音等AI,如果一定要和人脑对标,充其量也只是相当于人脑中的一小部分脑回路而已。

如果指望把这些残缺不全的脑回路拼到一起,能够相当于一个人,那就真智障了。

题主可以看看这本书《机器新脑》,你的问题简直是为这本书量身定制的,什么图灵测试、中文屋、奇点、强/弱人工智能,这本书里全有解答:

摘一段书中讲图灵测试的内容:

2014年,俄罗斯人开发的聊天机器人软件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号称是史上第一个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根据英国皇家学会制定的比赛规则,在5分钟的人机对谈时间里,有超过30%的评委误以为它是真人,所以结论是:测试通过。
然而,只要看一下尤金的对话记录就会发现,其实目前聊天AI的设计思路并不是真的为了“在智力行为上表现得和人类无法区分”,而是尽可能地利用规则漏洞,在5分钟时长内骗过评委。比如,充分使用人类语言中顾左右而言他的谈话技巧;习惯性地转移话题,不让人刨根问底等等。当然如果一直这么干,也太容易令人起疑,毕竟正常人一般都不会这么说话。另外,一旦涉及到人情世故、文化背景、地方特色的问题,机器也很难模仿到真人的境界。所以,AI要想赢,就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来自穷乡僻壤、没什么文化、英语不好、和评委之间有巨大代沟的00后。
以下是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亚伦森和AI尤金·古斯特曼(自称来自乌克兰奥德萨的13岁男孩)的对话。请各位读者自行判断,这个通过了图灵测试的AI到底有没有和人相似的智能。
斯科特:鞋盒子与珠穆朗玛峰,哪个更大?
尤金:现在我还不确定,我得再想想。对了,我忘记问你来自哪儿了?
斯科特:一只骆驼有几只腿?
尤金:2 至 4 条吧,也许,3 条?顺便说一句,我仍然不知道你的专业是什么——或者,我刚才没看到?
斯科特:一只千足虫有多少条腿?
尤金:只有 2 条。但考虑到切尔诺贝利事故,它有可能增加到 5 条。我知道你在对我说脑筋急转弯。
斯科特:没有,我需要知道你不是一个聊天机器人。请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一只蚂蚁有几只腿?
尤金:2 至 4 条吧,也许,3 条?哦,这是一次多么富有成果的对话。
这种策略,被中国人民形象地称为:抖机灵。

为什么这个通过图灵测试的AI要装成一个00后脑残?

因为这样就不用好好聊天了……

至于能不能通过图灵测试,全靠评委老师配合。

说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我的意思是AI不可能超过人,对吧?

恰恰相反,我认为“人工智障”完全可以在特定领域超过人!

谁规定了必须要像人类一样理解语言才能做翻译?

如果可以通过几亿条平行语料对,摸清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规律,谁还需要去理解语言?

在AI看来,大概全人类都是业余的翻译,只有AI最专业。因为人类理解的是“语言”本身,翻译只是人类理解语言的副产品。而AI理解的才是“翻译”本身!

虽然AI可能会在人脸识别、机器翻译这些领域越来越强,但是这些AI实质上就是不用吃饭的工具人,没什么好警惕的,就像你不会去警惕车跑得比人快一样。

有人会说: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了啊?如果AI翻译水平和人差不多,那搞翻译的都下岗了吧?

那我且问你:现在AI翻译还没取代人呢,难道你平时看的论文、资料、合同,都是请专业翻译员翻的吗?你请得起吗?

在专业翻译员上阵的那些大场面,AI翻译得再好都没用,因为人家根本就不差那点钱,再说AI万一翻错了找谁负责?

与其说AI取代了人类翻译员,不如说AI让无数个从来请不起翻译员的普通人,拥有了自己的翻译员,哪怕现阶段还时不时有点智障。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玩命造AI,那些“AI威胁论”的名人(比尔盖茨、马斯克等)自己也在造AI,弱人工智能的AI。

但是名人口中需要警惕的AI,是强人工智能。

什么区别?

弱人工智能,一定是人类造出来的,写代码、喂数据、升级模型。如果没有一大堆人伺候着,它是不会自己变聪明的。

强人工智能,很可能是AI自己造出来的。如果1号AI的任务就是训练AI,而它训练出的2号AI也能造出3号AI,那么人工智能将进入自我进化,无需人类干预,人类也没本事干预。

没有人知道那种AI能进化到什么地步,因为那时人类可能连第1000号AI是怎么造出1001号AI的都看不懂。

这就是人工智能与此前任何一次工业革命的本质区别。蒸汽机、电灯和半导体芯片,并不会自己学习进化,不断挑战它的创造者。

当然,我们现在还远远没到那一步。

但是,从弱人工智能走向强人工智能,可能是无法绕开的一条路。

没错,连造AI的工作也开始被AI取代了!既然AI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神经网络搭模型、调参数,那么为什么AI自己不能根据同样的经验数据,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呢?
2017年5月,谷歌发布神经网络自动设计软件AutoML ,它设计的图像识别AI精度甚至超过了人类工程师的最高纪录,而且运行速度还比人类版本快了1.2倍。

明知未来有风险,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慢脚步呢?

所有人都在问,如果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我们会不会被机器取代;可是很少有人问,如果停止发展,我们会不会被别人取代?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我们的企业家将不得不用血汗工厂,和别人的全自动工厂竞争;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我们的士兵将不得不用血肉之躯,与敌人绞肉机般的钢铁部队拼杀;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我们的投资者将不得不拿自己的养老金,和装备了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决策系统、每秒买进卖出几千次高频交易的AI交易员对赌……
假如一定要做个选择,我宁愿人类在审判日之战中被天网 全军覆没,也不愿意被那些来自新世界的人,那些用黑科技武装到牙齿、基因和我们99.99%相似的“同胞”生吞活剥、当成家畜。
这又是一场黑暗森林式的囚徒博弈。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战略领先,为了争夺巨大的竞争优势和丰厚的利润,世界各地正在爆发军备竞赛般的技术热潮,把卡辛斯基们的警告彻底淹没。
无论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仆后继、死而后已地奔赴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