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的老人更快乐吗? | 缪斯夫人

2018 年 4 月 27 日 知识分子 杨帆


图片来源:yynews.cnnb.com.cn


撰文 | 杨    帆

责编 | 沈    洋

   


未来数十年,城镇化与老龄化是贯穿中国发展的两项基本议题:一方面,城镇地区的面积和人口将不断扩张,城镇和农村的边界进一步打破;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将不断提升,在本已拥有较高老龄化程度的农村地区尤甚。二者的交织将深刻型塑中国的社会和经济面貌。那么,在这宏大叙事下,城镇化对身处其中且不断老去的农村老人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的研究显示,被征地的老人反而更快乐?在下文,笔者就从老年社会学(social gerontology)角度来谈一下城镇化与老年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脉络与现实关照: 生命历程、家庭变迁与空间重构


作为结构性变迁,城镇化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层次、多面向的。与此同时,老年人是丰富社会历史信息的载体,其当下心理健康状况与不同生命阶段所累积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优势/劣势条件紧密相关。简而言之,对于农村老人而言,城镇化是近期生命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生活事件,它亦与早年人生经历(如饥饿、政治运动和户籍身份区隔等)相联系,共同建构当下心理状态。学界基于文化和权利视角的“农民市民化”讨论由来已久,但基于生命历程视角来关照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却相对欠缺。构建综合性的“个体—过程—背景”分析框架是一条有益的路径。


城镇化对农村家庭结构的改变,并因之对老人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经常被提及。在更为现实和严谨的尺度下,讨论家庭结构变迁和老人心理状态时应考虑老人自身对于家庭关系的依附类型、家庭提供老人功能性帮助的能力,以及个体心理资源和家庭心理资源的交互作用等因素。而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依附理论、压力缓解模型、压力过程模型等能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城镇化还改变着农村社区的空间形态,包括重构公共活动空间、工作空间、商业消费空间和生活居住空间等。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耕地的失去、活动空间的压缩集聚、外来人口的空间侵入等变化可能会改变老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对行为结果的预期,进而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同时,基本因素理论(fundamental causes theory)则关注不断扩大的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性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重点考察社区社会经济地位所隐含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和可供利用的社区心理健康资源。而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则关注社区空间重构对原有熟人社会中的社区关系的影响,重点考察是否出现新的社区联结形式及其对老人心理健康的作用。


二、问题化与去问题化


城镇化是一个充满张力与博弈的过程,而农村老人则是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健康方面均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二者的交织很自然地为学者建构社会问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既有研究倾向于得出城镇化损害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结论,而对二者关系进行问题化的路径大致有:(1)权利剥夺,如不公平的市民权准入机制、不健全的征地补偿制度等;(2)生活和居住方式变迁,主要表现为农业活动的停止和“农民上楼”;(3)家庭解构,主要表现为老人的留守状态;(4)熟人社会解体,即原有社区关系网络的失去。基于实证资料或规范性的分析,这些问题化的路径分析归纳了城镇化中影响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


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实证研究却揭示了一番不同的图景。基于RUMic (the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中的大样本数据, Tani(2016)发现被征地者实际上更快乐,老年人尤其如此,而这与他们通过征地而获得了城市户籍显著相关。笔者(Yang & Lou, 2016a,b)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数据也有类似的发现,生活在有征地行为的农村社区中的老人有显著优越的心理状态。并且,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和适应新的居住和生活方式,更乐意参与社区内互助性活动和基于兴趣爱好而形成的组织。另外,还应采用更为全面的视角来探讨“老年留守状态”问题。城镇化不必然使农村老人与子代相分离,恰恰相反,许多地区的城镇化策略是通过产业布局将外流到沿海发达地区的青壮年劳动人口吸引回家乡。同时,在探讨子代分离对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时,还应考虑到老人年龄和身体功能状况、分隔距离和子代经济支持等因素。对于功能状况良好的农村老人,子代流入城市工作可能一方面无损于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还能带来更高的家庭收入,进而促进心理健康。而在社区环境方面,城镇化导致的搬迁和集中式居住同样不必然会解构熟人社会,原有村居形式中的亲属邻里往往会选择在集中式小区中仍然相邻而居。同时,集中式小区中更好的卫生环境、交通设施和步行环境等,也都是老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因素素。


三、反思


城镇化对身处其中的农村老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层次、多面向的,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框架去分析其中的积极因素和风险因素。在问题化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农村老人的生命历程,并分析其心理参照体。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更多关注消费文化和工具主义对农村老人的深刻影响,反思自身对于农村的生活形态、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否有“田园诗”化的倾向。


杨帆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Tani, Massimiliano. (2015).Hukou Change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32(1), 1-15.

Yang, Fan, & Lou, Vivian W. Q. (2016). Childhood adversities, urbanisa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urvey in China. Ageing & Society, 36(5),1031-1051.

Yang, Fan, & Lou, Vivian W.Q. (2016). Community Restructuring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of Rural Mature and Elderly Adults: A Multilevel Analysis Based on a National Dataset in Chin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53(1),1-5.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超构材料| 脉冲星 | 自主创“芯”| 查克 | 神药

青蒿素|可燃冰|P值争论|许晨阳|博士后|潘建伟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张锋|杨振宁|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刘若川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6月1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通俗理解粒子群优化算法
机器学习研究会
9+阅读 · 2017年12月1日
蔡志忠:我不同意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笔记侠
3+阅读 · 2017年11月30日
京东用户画像揭秘:原来买iPhone X的是这么些人
R语言中文社区
10+阅读 · 2017年9月14日
天使湾叶东东:创业死法清单 这7个最致命
铅笔道
5+阅读 · 2017年7月21日
Learning Dynamic Routing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Arxiv
8+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Geometr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rxiv
10+阅读 · 2019年9月11日
Adaptive Neural Tre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12月10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0年6月1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