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自然》杂志榜首 95后的麻省理工博士曹原有多牛?

2018 年 12 月 24 日 未来产业促进会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来源 / 人民日报(ID:rmrbwx)

编辑 / 胡程远、李娜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12月18日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

英国《自然》杂志

发布2018年度科学人物

中国学生曹原位居榜首



《自然》杂志发布2018年度科学人物

中国95后位居榜首


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布了2018年度科学人物,位居榜首的是1996年出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的中国学生曹原。


曹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这开创了物理学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有望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传输效率,这份杂志将曹原称作是“石墨烯的驾驭者”。


今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曹原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而他也成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最年轻的中国学者。


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具体样式和底纹都会融入当年的科技热点进行设计,今年的封面图片明显指向曹原的成果



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整个数字“10”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天才少年曹原:“我并不特别”


曹原是许多人眼中的天才,2007年,曹原入读深圳耀华实验学校,并在此后用了三年时间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全部课程,于2010年以高分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年仅14岁。4年后毕业,18岁时前往美国攻读博士。


在中科大读书时的曹原。

图自:中科大新创基金会


在《自然》杂志为曹原撰写的特稿文章中,曹原承认自己的情况并不常见,但说自己并不特别。


曹原的导师和同事是如何评价他的呢?《自然》杂志称,曹原在麻省理工的导师认为曹原在内心深处是个"修补匠",喜欢把东西拆开重装。“每次我进他的办公室,里面都乱糟糟的,桌上堆满了计算机和自制望远镜的零件。”


尽管年纪轻轻、又有些害羞,但同事们都说曹原的坚持不懈体现了他的成熟。有一次,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看似富有突破性的数据,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有些沮丧,但他只是撸起袖子继续干下去。”他的导师说。


对于自己的“学霸”成长经历和所取得的成就,曹原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工作之余,他会通过天文摄影进行自我调节。“仰望星空总是能让我安静下来。天文摄影涉及包括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嵌入式程序等在内的多方面科学技术,折腾这些东西,都是我的兴趣。”


曹原的天文摄影作品。

图自:中科大新创基金会


未来的科研生涯将会走向何方,曹原说自己并不知道。曹原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只是说:“对于石墨烯的‘魔角’,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而他的本科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家曾长淦表示,世界各地已经有多所大学向自己的高足抛出了橄榄枝,不仅有博士后的职位,而且还有教职。


“在中国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中,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曾长淦说。


《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这些中国科学家曾入选


《自然》评选全球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已是传统。近年来入选的中国籍科学家并不鲜见。2017年,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榜上有名。


2017年,《自然》杂志报道潘建伟的特稿截图


《自然》杂志以“量子之父”为题报道了潘建伟。报道开头这样写道:“在中国,有人称他为‘量子之父’。对于这一称呼,潘建伟当之无愧。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技术的领导者。”


2013年,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入选。陈化兰的获选理由是:2013年,为中国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自然》杂志将她称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


2013年《自然》杂志报道陈化兰的特稿截图


2012年,青年科学家、时任中国华大基因CEO的王俊上榜。《自然》杂志援引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洽奇的评价说,1999年,华大基因支持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而在2012年,华大的基因测序能力,让其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超出了50%。


2012年,《自然》杂志报道王俊的特稿截图


网友刷屏点赞: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曹原登上《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榜首,网友刷屏点赞:



不少96年的同学也表达了淡淡的忧伤:



还有网友被曹原的优秀激励:



网友的关注点渐渐转移到了头发上...



还有网友留下了一个问题,他有没有女朋友...



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整理编辑:陈垠杉),综自:《自然》杂志官网、中国日报网、新华社、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注:投稿请电邮至124239956@qq.com ,合作 或 加入未来产业促进会请加:www13923462501 微信号或者扫描下面二维码: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联系QQ:124239956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人类世界能够赋予的最高学历,一般被视为进入科研领域和学术圈的门槛。
【哈佛《CS50 Python人工智能入门》课程 (2020)】
专知会员服务
109+阅读 · 2020年4月12日
【2020新书】数据科学:十大Python项目,2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12+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已删除
德先生
53+阅读 · 2019年4月28日
麻省理工(MIT):高校学科划分是人类自缢的绳索
人工智能学家
4+阅读 · 2018年9月6日
高二进清华,大二开公司,29岁登上福布斯亚洲领袖人物榜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5+阅读 · 2017年11月18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Arxiv
4+阅读 · 2019年12月2日
Arxiv
8+阅读 · 2019年3月21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6月18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