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 | 微博付费问答内容公开第三辑

2017 年 6 月 19 日 阑夕

受邀在新浪微博开通「付费问答」,日均100+的提问数量实在过于热情,这次挑选了部分内容公开贴在微信公号里,希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根据新浪微博的规则,这些问答在提出三个月后也会自动变成免费浏览,所以提前在微信里分享,权当一种微不足道的福利吧。


Q:


对年轻人来说人脉到底是怎么回事?上班族有必要为了所谓的人脉而去应酬吗?中国式的应酬有必要吗?


A:


人脉在特定环境中有其作用,但从来不是通过应酬获得的。


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充斥着对「贵人」的迷恋,像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曾是借着替官员当司机成功上位的江湖轶闻传播极广,映射出来的不过是人们对于天上会掉馅饼的期待翻版。


庸人总是希望可以抄近道,觉得成就事业如同拔河比赛,自己不必强健体魄和使劲拉绳,而是寄望于可以加入好的队伍。


只是市场经济双向交易,你永远无法僭越自己的Level,从新手村的门口直接进入大魔王的面前,省掉繁杂却必要的中间环节。


很多互联网金融类型的产品,比如阿里的支付宝或是腾讯的理财通,在建立风控模型——就是判断一个人能够借多少钱,这意味着他的还款能力有多高——时的一条重要参照标准,就是他的社交关系,在大样本的统计下,一个人的经济条件,会无限接近于他的朋友的平均值。


比如你有100个好友,无论他们每个人的贫富状况如何,总值加以平均,差不多就是你的财富程度。


之所以说这么一个产品设计思路,就是因为它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所谓人脉不会在短期发生跃迁,你就是你周遭人群的中位数,而当你自己提升之后,你会自然获得更高的阶位,被新的群体吸收和接纳,从而得以有机会接触不同以往的资源和视野。


所以你应该注意到顺序,和你一起进餐的人的身份变了,不是因为你主动的挤到了别人的餐桌上,而是你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了,然后才有入场的餐券。


当然,作为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一员,我个人承认人脉的价值,但很难接受经营人脉的选择,大概天生就欠缺对于仪式感的敬重吧。


设法成为自由人,才是最暖心的。


Q:


阑夕大大,我是一名仓库管理员,今年26岁,最近经常听到未来人工智能会让很多人失业,尤其是财务,物流,生产线,客服等领域。您觉得我们是否夸大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当人工智能到来,您认为哪些行业反而会逆势增长?我又该做哪些准备,避免在未来失业?


A:


十七年前,高盛在纽约的股票现金交易部门雇佣着600个交易员,而在今年,这600人只剩2个人保住了饭碗,其余的工作都已被电子化的机器取代。


注意,在这个案例中,还远远称不上是「人工智能」抢走了交易员的岗位,而是基于摩尔定律、小型计算机和软件系统的综合作用,即便如此,年薪平均在3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交易员也如弱不禁风的蒿草,被齐刷刷的收割殆尽。


目前,业界普遍的看法是,人工智能会以非线性的速度解构大量产业的运行模式,尤其是在「可替代性较强」(划重点)的职业上摧枯拉朽。


什么叫做「可替代性较强」?


以翻译为例,借着神经网络技术(NMT)的突破和应用,Google、微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笔译领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就像「I can can a can with a can」这个句子,使用机器翻译的结果是惨不忍睹的,但是调教得当的神经网络却可以识别同一个单词的助动词、动词、名词等不同词性,并自动调整语序,强力提升正确率。


据我所知,网易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以前在搬运海外商品的时候,都会外包翻译团队对原始网页进行「汉化」,把商品介绍、参数功能、注意事项等等译为中文,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也养活了一些小的团队。但是从今年开始,这项工作将被交到网易有道的人工智能翻译系统手上完成,网易只需要雇佣或者外包不及之前1/10的翻译专家进行编辑和校对,这也意味着有9/10的人从此永久的失去了这笔订单。


但是我们很难想象的是,在短期之内,我们会去购买由人工智能翻译的村上春树著作,因为文学翻译和文字翻译的差别很大,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村上春树有着林少华和施小炜两个版本的小说风貌,就是在说译者本身的文学造诣,对于作品的影响。


这两个需求和服务场景,就是有关「可替代性」的侧证。


很不幸的是,因为人力成本的通胀,库管这条职业线是要被企业优先解决的重灾区,亚马逊、京东、苏宁这些零售产业的搅局者和防御者,都在把仓储无人化作为未来五到十年的工作重心,亚马逊在其美国本土的仓库里总共投放了15000个Kiva分拣机器人,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达到3.5倍以上,这在同时也意味从包装到分拣到搬运到发货等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又一波劳动力被取代了。




你的优势在于年轻,26岁还处于一个学习能力较强、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阶段,应该做的准备是尽早的投入新的知识学习,在能够兼顾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寻找进阶的方向,无论这个方向是建立在现有的技能树上还是要新开技能树,你都要明确一个理念:认清楚「不可替代」的岗位,然后努力让自己进化直到匹配这个岗位的要求。


Q:


总觉得越来越多的付费问答、付费阅读让人感觉现在读个垃圾都得付费,反观kindle商店里面很多经典、古典著作反而是不要钱的。知识经济浮躁到哪怕只懂得一点也要迫不及待地变现。你怎么看?我没说你,你很棒。


A:


就像毒品可以分为软毒品和硬毒品,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软硬之分,从软到硬的渐进过程,也就是一条痛苦程度不断加深的路径,于是难以克服的实际上是高居不下的心理及时间成本,而付费行为不过是交易仪式之一。


我以前在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现在拿来仍然有效:


如果向一个适龄的年轻人提供一个麻省理工大学的入学机会,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拒绝。但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MOOC课程在全网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但是参与用户的绝对值以及参与之后的完成率之低——根据《大西洋月刊》的一份报告显示,即使是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MOOC,也有着平均80%左右的用户选择在中途退出——都让这个同样致力于知识平权的行业发展乏力。


普通人最好不要试图评估和计量所谓知识的成分,这只会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死胡同,孔老夫子据说收了三千门徒,最后也只有七十二人有所成就,难道对于其余两千九百多人而言,他们学到的就不是知识?


对于消费的最好负责,委实是主观的认同,你拿着成吨的黄金造访一个仍然使用贝壳当作货币的原始岛屿上,是什么商品都买不到的。而每年都有人掏出数十万美金求得和巴菲特共进一次午餐的经历,这顿饭又真有这么值吗?


互联网的诞生,伴随着免费逻辑摧毁付费逻辑的剧烈变化,很多天经地义的事情变得匪夷所思起来,无数新的产业机会建立在旧的遍野尸骸之上,长期以来,强烈的价值判断改变不了冷酷的事实判断,直到终有一天,基于数字经济的繁荣、支付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市场的加入,人们重新意识到在意图获得某些东西的时候,他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他也能够接受花钱这个选择,在我看来,这是付费趋势最为伟大的成就。


Sean Parker:「我曾经用Napster打垮唱片公司,这次也是一样。」


Eduardo Saverin:「抱歉,你没有整垮唱片公司,是他们赢了。」


Sean Parker:「在法庭上。」


Eduardo Saverin:「对。」


Sean Parker:「那你现在还想买唱片吗,爱德华多?」 


这是电影《社交网络》里的一段剧情,根据真实事件改变,Eduardo Saverin是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而Sean Parker则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之一,他们谈的是后者为之成名的创业项目Napster,这是一个音乐共享软件,用户可以通过Napster免费而便利的下载任何一个其他用户电脑里储存的MP3文件,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用。


大红大紫的Napster最终被唱片公司诉诸法庭,并被判决败诉,导致贱卖。Sean Parker认为自己虽然输了官司,却赢了人心,因为Napster主导并推动了P2P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疯狂的追逐这种打破价格机制的软件模式,而邪恶的唱片公司终将因为他们的贪婪而步入末日。


快二十年过去了,Sean Parker的豪言只对了一半,的确没有多少人继续购买唱片这种商品了,但是唱片公司并没有输掉,它们曾经因为对于版权的保守和固执陷入困境,却也没有错失互联网应用迭代的新一轮机会,数字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已经有5000万付费用户了,Apple Music有近2500万付费用户,甚至是在盗版情形最为猖獗的中国,QQ音乐都有1500万以上的付费用户。


所以,不是我很棒,而是这个时代,正在变得很棒。


Q:


阑大,如今微博上盛传的一种说法就是「发微博比报警有用」 。从之前的摆地摊的老太太到云南丽江的案子到如今山东的案子看来似乎也是如此,「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看起来成了一句笑话,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我们在这种环境下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A:


幸存者偏见的意思,在于人们只会注意被筛选后的结果,而忽略了残酷的筛选过程。


以我的微博账号为例,大概是因为有些所谓的影响力,平均每周都会收到超过30条求助信息,不是房子被强拆家人被打伤,就是卷入冤案蒙受诸多不幸,点进他们的微博,几乎都是刷屏式的叫屈,@了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大V,但是得到回应的寥寥无几。


这里不是在作出道德判断,而是陈述一个事实:注意力经济势必消耗巨大的成本,却不是任何人都有能力支付这笔成本,像是丽江那起事件所拥有的则是「幸运成本」,在每天数以亿计的信息流滚动之中能够脱颖而出,这毫无疑问是中彩票级别的机会。


制度缺位,于是神话补位,想象取代了事实,泥沙俱下,侥幸奔走。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美的立法,就像Bug的产生才能推动软件程序的迭代,孤立的事件如果无法带来整个系统的更新,那么它的牺牲就没有任何意义。


十几年前,青年孙志刚之死还能改变这个国家,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媒体的力量不仅持续式微,连其义理都被蚕食得残缺不全,这才是悲剧频出的最大原因。


甘斯勒·洛伊斯被视作是改变美国法律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个女人在五十多年前因为不堪忍受男同事的骚扰而放弃工作,却因为是「主动辞职」所以无法获得失业救济,她用了足足十五年的时间和律师团队一起,把官司从地方法院打到了巡回法院,将诉讼对象从单一雇主升级到了联邦立法,最终推动性骚扰成为一项犯罪,并获得了巨额的赔偿。


洛伊斯的传记作者以「创立先例的代价」,定义了这种突发案件给社会带来的增益价值:性骚扰行为并不会因其入罪而完全杜绝,但是像洛伊斯所蒙受的那种遭遇——被公司排挤、遭公众误解、甚至有人在她的家门口泼油漆辱骂荡妇——是很难再出现了,商业公司相继建立了反性骚扰的制度,用来保护那些提出问题的女性员工,诉讼也不再是一件高风险的选择。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样做可能不值得;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它实际上是促成社会变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普通法立足于先例,所有关涉公民权利的集团诉讼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而且事先都有计划,因此,它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而不是将过去完全抛弃,并以某种连续且渐进的方式将未来与过去相联系,这与变革和政治行为大不相同。集团诉讼的代价可能很大,但与其他社会变革方式——联合抵制、暴力、战争等——相比,这种代价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相比较而言,集团诉讼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社会变革方式。」


Q:


你好!王小波在国内文坛的地位被捧得跟神一样,有些人甚至说没有王小波就没有中国当代文学。但另一些人把王小波看得很扁,说他只是公知捧出来的SB。我读书少,阑大,你怎么看呢?


A:


牛顿认为布莱尼茨是一个「可耻的、混账的窃贼」。


达芬奇骂米开朗基罗从事的是「脏乱邋遢毫不优雅的粗人职业 」。


刘文典瞧不上沈从文,说陈寅恪当教授拿四百块钱,「你沈从文只该拿四块钱」。


尼采评价但丁是「一只在墓头上写诗的土狼」。


博尔赫斯说莎士比亚不是最能体现英语风骨的那个人,「他总是夸大其辞」。


伊夫林·沃论认为普鲁斯特在写《追忆似水年华》时陷入了「某种可悲的精神缺陷」。


梁实秋批评鲁迅毫不具有「文学家应有的胸襟和准备」,不配和萧伯纳合影。


拉德论劳伦斯时说后者「除了肮脏下流什么都没剩下」。


钱德勒评价海明威:「他就是翻来覆去念一句话直到大家觉得他这话很牛逼」。


钱钟书换着词句揶揄俞平伯:「诗学甚浅」、「稗贩类书」、「死在句下」,「不通文理」。


王尔德讽刺所有和他同时代的名流。


……


我要说的是, 评价他人和读书多少无关,不同的人——其中既有猥琐之徒,亦不乏名家大师——都有各自的评判指数,而为文艺创建客观标准毫无疑问是最愚蠢的尝试。


只有读过王小波之后,你才能真正知道,所以你自己而言,他和他的作品究竟价值几何。


很多人都想走捷径,希望有人能够把世间盛传之物全都咀嚼过一遍再吐出来告诉自己哪些美味可口哪些苦涩不值,却不知道这种期许既不存在实现能力,也不能懂得试错本身也是极其重要的程序。


是的,时间珍贵,效率至上,但是也千万不要高估自己,你的时间没有那么值钱,值钱到连看几本书的风险成本都承受不了。


Q:


最近陆续一批「共享充电」的企业获得融资,这个行业会短时间爆发么?以您的观点,大概会有哪些商业模式出来?


A:


谈谈这个投资逻辑吧,正好前段时间参加IDG的行业趋势分享会,有些收获。


和去年相比,IDG资本的预测口径从「消费升级」变成了「消费降级」——这当然是修辞学的胜利——它的意思是,经过市场的急火烹饪,用户的消费水平变化急速演变,从他们对于商品价值的评估升级,再到时尚品降级为消费品的跌落,商业结构的转型窗口依然门户大开。


这也意味着,能够自主造血(现金流)的公司,开始展示出它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进入这个不太乐观的周期里时,它们的生存能力,要好过那些以免费换市场的数字产品。


于是,在IDG的狩猎版图里,一些不那么「互联网化」的产品,也因某种共性而急速增多:有能力在线下获取C端用户的付费。


电竞网吧、共享充电宝、服装租赁、物业服务、社交桌游、奶茶店铺……在以往的理论里,这些领域无论如何都挤不进「TMT投资」的范畴,但是随着线上流量的定型和线下渗透的起步,它们的稀缺价值开始被嗅觉敏锐的资本俘获。


换句话说,增量市场并不一定要是绝对意义上的「新增」,它也可以通过淘汰和替换的过程产生。


这也是「新零售」日渐取代如同泡沫般的「O2O」的根本原因,竞争既可以通过颠覆制造,也能够在融合里完成,至关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创业者及其幕后的资本究竟能够看得多远。


像是当初的淘宝那样,仅仅解决信息差的需求,而不对供需结构产生任何重组,这样的案例已经不可能出现了。


所以,未来的值得资本追逐的商业模式,在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概念之外,一定是建立在它是如何打散存量制造增量的市场之上。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供应链人才价值飙升的原因,这和前几年产品经理洛阳纸贵是一个道理:有太多的活儿,需要他们来做。


IDG讲了一个把健身房像便利店那样轻量级高速扩张(两年开到全国门店第一)的例子:


在本质上,这门生意和迷你KTV、在线英语培训秉承着相同的市场机遇,即:为泛「中产阶级」提供低决策的消费方案。


韩伟在创办乐刻运动前做的调查显示,用中国的家庭消费总额在国际惯例的模型里算出健身支出,是很难支撑起年卡动辄几千块的消费能力的。


所以中国的健身房产业虽然一片繁荣,却很难在昂贵的收费体系下获得盈利,迄今为止,既没有成功上市的,也没有发展出跨境连锁的,「所以绝对是不正常的。」


而乐刻将健身房拆成零售模式,拒卖年卡而只卖月卡,99元一个月,通过成本控制和数据运营,带动大量的非目标顾客接受「上下班途中可以顺路抽点时间健身」的低决策流程,用频繁的人头和流水冲高利润。


因为这个项目完整符合IDG资本对于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故而从A轮到B轮,IDG资本都是领投方,用楼军的话来讲,「它的原理,就是把时髦和流行但价格不菲的商品,变成一种日常且具有性价比的生活方式,抓住用户心智变动的机会。」


Q:


如果让你写一篇「与青年人书」,分享下有生以来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最宝贵的认知经验,尤其是在财富积累和个人价值提升方面的,不知你会写些什么?(ps:很少见你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A:


1、三十岁之前,努力比选择重要,三十岁之后,选择比努力重要,同时,不要教条的理解这句话,它的潜在意思在于,不要过早的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有没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也不要把计较得失当作终生奋斗的目标,以致于太晚走出来俯瞰人生。


2、做一个有趣的人的价值,要远远高过做一个有力的人,而不吝分享这份生趣,是让你能够和愚昧从容共存的一种有效动力。


3、保持上进。它意味着永远不满于当下的自己,知道铠甲内部的柔软之处,而且能够制定逐步强化的日程。骄奢是破坏这份信念的障碍,要学会尽可能的避开。


4、从众和随流的确有其作用,适合快速找到经过大众检验的方向,但这只是最为僵化的用来逃离危险区域的手段。独立的代价高昂,但它也不可或缺,而理性的主见,无论是在哪个方面——事业、爱情、社交——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要学会掌控和管理人格,而不是任由他物塑造。


5、钱是俗物,也是兑现才能的等价物,不羞于提钱,也别唯钱是论。钱很重要,所以要热爱它,不要仇恨或者曲解它。如果你能够让自己的价值以非线性的速度增长,那么你也可以让自己获得钱的速度同样违背通常的经济规律。让自己成为可替代性最低的那个人,然后市场就会给你估出让你满意的价格。


6、很多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活成了四十岁的样子,尽管有很多客观原因能够为这种情况进行辩解,但它毕竟不是一幅体面的画面。年轻意味着丰富的可能性,一定要充分利用能够零成本和低成本试错的年龄阶段,大胆的栽些跟头,把时间挥霍在美好的事物上面。


7、终身学习并不是一个策划出来的商业概念,它反映出的是在社会变革日益激烈的时代,自由人应当如何保证竞争力。职业的迭代乃至消亡速度会越来越快,从长辈那里继承的经验也不再适用,一切都要靠着肉身和心智去测出答案,所以不要妄想任何形式的铁饭碗,记住,稳定就是危机,降落就是坠毁,停留就是后退。


8、学会理解——注意,是理解,而不是认同——一切不符合自己认知图景的事情,并懂得如何隔断情绪化的影响。和这个糟糕的世界长期相处,必须要有一颗进退自如的心脏,只对自己承担责任,务必克制住对于他人的不恰当幻想。做一个自由的人。


9、拥抱智慧。换句话说,抵触反智,哪怕它显得时髦而快乐。你抽烟,你纹身,你骂街,你喝酒,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好姑娘,你当然有权这么做,但是不要占了便宜又卖乖,试图虚构一个定义自欺欺人。


10、多和我玩。


Q:


请问你是如何看待特斯拉在中国的前景。如图便宜的model 3亦是如此,高配的model s贵的离谱。中国的高税收和政府的0补贴对于特斯拉是不是严重阻碍。别国对特斯拉的鼓励政策为何中国无法实行。加入世贸那么多年,0排放量的特斯拉依然有25%的关税,是否合理?其次,同样有本土汽车产业,韩国车企如何对抗0关税的新能源车?


A: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定义:以政府的角色向自由市场提供特定补贴,即使以最乐观的角度来评价,充其量也不过能够充当一时之策,如同吗啡之于伤员的医疗应用,如果不能及时断掉而引起成瘾反应,那么它的作用很快就会从救济跌落成为损害:


破坏公平竞争的唯一结果,就是劣币驱良币,优秀的风险创新者被杀死或者驱逐,低劣的寻租套利者苟且的生存下来,最终拉低整个消费市场的供应品质和需求热情。


这个道理,在美国同样适用,特斯拉依赖奥巴马政府的补贴遗产,对这家公司同样有着诸多不利之处,于是作为另一种政策导向的报复,特朗普政府又向传统车企和传统能源提供了大量的庇护,两种商业生态的搏杀还将继续进行下去。


中国对于关税的设计,一直都是饱受诟病的话题,这个也并非特斯拉独享的待遇,所有的进口汽车,都会比它在自由贸易的市场定价高出数截,最后演变成为「品牌溢价」,打动那些愿意为了海外标准付出更多费用的顾客。倒是最近几年「平行进口车」的概念有所复燃,但基本上撑不起一个可观的体量,在这里不作讨论。


贸易保护政策的立足之处在于,它并不直接反对竞争——当然也不否认竞争带来进步的基本原理——但是其假设出一个「开放市场将会完全摧毁孱弱的自助市场」的引狼入室式的恐慌场景,从而得到某种法理上的合理性。


在那些中国自我认定根基薄弱的行业——文化(电影)、工业(造车)、金融(银行)等——对外资企业人为设置障碍都是相当常见的举措,当然这么多年过去,这种保护究竟有没有起到它的成效,争议还是很多的,就拿电影产业来说,有人相信国产电影的票房爆发就是保护手段的有利产物,也有人认为中国难出殿堂级的电影作品也是托了不充分竞争的「福气」。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攻城略地,可能还是要像它的前辈那样,通过独树一帜的全球化标准和绝对领先的品牌价值来说服消费者买单,如果你能够看到现在的中产及以上家庭是如何为了买到一罐外国奶粉而殚精竭力的情形,大概也不会过于悲观的看待特斯拉如何克服这种不公允待遇。


至于韩国车企的做法,和全球任何一个自由市场的做法都是一样的,以技术创新为本,正面较量,人赌服输。当然,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会设置一定程度的壁垒,这个必须承认,只是天下乌鸦不一般黑的道理,你同样需要明白。


  

「回响」是我正在试运营的读者来信栏目

如果你有关于科技行业的想法或是疑问想要交流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ask@lanxi.tel

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话题范畴之内进行筛选和回应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新浪微博 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的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网站,是一个提供自由发布言论、图片、视频的第三方平台。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7+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实用书】Python爬虫Web抓取数据,第二版,30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20年5月10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注意力图神经网络的多标签文本分类
专知会员服务
111+阅读 · 2020年3月28日
知乎八年,大而不美
新榜
7+阅读 · 2019年1月26日
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0+阅读 · 2019年1月15日
刘强东人设崩了,京东没崩
PingWest品玩
6+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我是一个爬虫
码农翻身
12+阅读 · 2018年6月4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7+阅读 · 2018年2月9日
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金融添双翼
专知
5+阅读 · 2018年2月5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为什么不能和阿里巴巴好好说话呢?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Arxiv
12+阅读 · 2018年9月15日
Doubly Attentive Transformer Machine Transla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30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5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18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知乎八年,大而不美
新榜
7+阅读 · 2019年1月26日
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0+阅读 · 2019年1月15日
刘强东人设崩了,京东没崩
PingWest品玩
6+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我是一个爬虫
码农翻身
12+阅读 · 2018年6月4日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7+阅读 · 2018年2月9日
关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金融添双翼
专知
5+阅读 · 2018年2月5日
“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
创业邦杂志
4+阅读 · 2018年1月14日
你以为自己真的了解用户画像?其实猫腻可多了
THU数据派
8+阅读 · 2017年7月12日
为什么不能和阿里巴巴好好说话呢?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17年7月3日
相关论文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Arxiv
12+阅读 · 2018年9月15日
Doubly Attentive Transformer Machine Transla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30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3月5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18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