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2讲 混合增强智能:人类是智能的总开关

2022 年 4 月 26 日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品,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共同打造了原创人工智能前沿科普有声通识数字栏目——《走进人工智能》,主理人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动画与数字娱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吴飞教授 ,本栏目已在喜马拉雅平台正式上线。




本期内容为《走进人工智能》:第12讲 混合增强智能:人类是智能的总开关

《走进人工智能》

第12讲
从硅基之力到碳基之巧:智能的混合增强

混合增强智能:人类是智能的总开关

人脑和机器脑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那么可不可以将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强大的智能呢?实际上,智能机器与各类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类的伴随者,人与智能机器的交互、混合是未来社会的发展形态,这就是混合增强智能。混合增强智能可以由两种方法来实现,分别是“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和“基于认知计算的混合增强智能”。人在回路的混合增强智能是将人的作用引入到智能系统中,基于认知计算的混合增强智能是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引入受生物启发的智能计算模型。

达芬奇机器人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之一,正式名称是叫“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它具备三维高清成像、360度可转腕手术臂控制和人机交互灵活操纵等特性。这样,娴熟的医生操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完成肾移植活体获取、心脏房缺封堵等复杂手术,表现出人机协同混合增强智能。应该说,达芬奇机器人所完成的外科手术无法由医生独立完成,同样也无法由机器人单独完成。

同样地,脑机接口领域也呈现出混合增强智能特点。2021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套皮质内脑机接口(intracortical BCI)系统,将其植入全身瘫痪的患者脑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解码大脑运动皮层神经活动所对应的“手写” 笔迹,将患者大脑中的意念快速转换为计算机屏幕上的文本,帮助瘫痪患者实现“意念写字”。这一设备使得患者写字速度能达到每分钟90个字符,原始准确率为94.1%,研究成果发表为《自然》杂志当期封面论文。

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既发挥了人类智能的优势、又利用了机器智能的长处,随着人机共融社会形态的来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智能形态。荀子在《劝学》中曾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善于借助外物,可使得我们的行为效应放大。

在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中,人与机器通过不断地相互交互、相互学习,达到螺旋式增进自身智能水平的目的。我们必须指出,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中,人类智慧决定着智能形态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人类永远是智能的总开关。

小结

2016年,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Biological Studies)对人脑100万亿个突触的存储容量进行研究表明,平均一个突触能存储大约4.7比特的信息数据。这就意味着人类大脑可存储至少为1P字节(1000T),即1千万亿字节的数据。如此庞大的信息相当于大约两千万个四抽档案柜所能够存放的文字信息,或者相当于13.3年时长的高清电视录像。但是,人类大脑存储和利用数据的机理尚不明确。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各有所长,机器强于搜索和计算,而人类在逻辑推理、直觉感知和举一反三等方面表现优异。因此,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增强智能,使得机器发挥其优势,人类也施展其才智。在混合增强智能中,人类总是这种形态的制造者和协调者,是智能进步的推动者。以上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下一讲我将介绍“科学第三极:美美与共的科学计算”。

产品名称:走进人工智能∣有声通识十五讲

主理人:吴飞

出品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合作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教育中心

出品时间:2022年1月





《Visual Intelligence》英文刊编辑招聘启事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校志愿者招募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关于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的通知

2022年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承办方征集中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吴飞,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多媒体分析与检索和统计学习理论。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科执行主编。著有《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开设国家级首批一流线上课程《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
什么是专家系统?4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6+阅读 · 2022年5月9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武器装备的研究与应用
专知会员服务
167+阅读 · 2022年4月13日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1年8月5日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1年7月18日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2讲 脑启发计算:他山之石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0讲 一幅画胜千言字?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4月19日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0讲 快乐物质多巴胺的紊乱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发刊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3月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6月24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6月22日
Attentive Graph Neural Networks for Few-Shot Learning
Arxiv
40+阅读 · 2020年7月1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2讲 脑启发计算:他山之石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0讲 一幅画胜千言字?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4月19日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第10讲 快乐物质多巴胺的紊乱
【科普】吴飞教授:《走进人工智能》---发刊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3月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