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谁学(GSX.US)的盈利看大班双师模式的兴起

2019 年 6 月 28 日 港股那点事

作者 | puuuuuma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5月8日,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向纽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谋求上市。这家成立于2014年6月的在线教育公司,最近的一次融资纪录是2015年3月获得高榕资本和启赋资本的5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实际上,跟谁学已经初具造血能力,无须像其他的在线教育公司一样,需要凭借频繁的融资为公司运作输血。根据其招股书显示,跟谁学在2019Q1实现了3389万元的盈利,2018年全年也实现了盈利。


6月6日,跟谁学以10.5美元的发行价正式登陆纽交所。以发行价计算,公司市值达24.68亿美元,超过了更早上市的另一个在线教育龙头——新东方在线。按市值计算,跟谁学成为港美股教育板块仅次于新东方、好未来、中教控股和中国东方教育的第五大教育集团。


不过,纵观整个在线教育行业,以盈利姿态上市的跟谁学简直是其中的稀有品种。由于中国教育行业资本化程度和行业集中度低,能够登陆二级市场的公司便已经寥寥可数。至于盈利,更是很多在线教育公司想都不敢想的。所以,以少数上市的教育公司来对整个教育行业窥斑见豹,难免出现“幸存者偏差”。



1

不盈利的在线教育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很早就在中国生了根,1996年,在线教育的早期形式——网校在中国上线。受限于当时的带宽与设备限制,网校均采用录播的形式,互动性差。


在PC时代,在线教育又被称为“远程教育”,因为接收教育的媒介虽然搬到了电脑上,但教育形式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才是在线教育大发展的开始,它不仅让教育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借这阵东风成立的无数在线教育公司,集思广益,造就了教育形式广泛的模式创新。


2010年前后,各种在线教育工具、内容、平台开始出现,互联网巨头切入这个赛道之中,并且,一些线下平台也开始向线上转移。在线教育的广度和纵深被空前放大。

用互联网思维办教育一时间成为了潮流,前期依靠融资不计成本的投入抢占市场,“熬死”竞争对手后形成垄断,依靠提价或增加其他收入来维持公司长远发展。这种模式可以滚动起来的前提是,资本的持续输血。


VIPKID是典型的例子。VIPKID主打一对一纯北美外教。其官方数据显示,该平台的北美外教数量超过6万名,付费学员数量超过50万名,估值达到60亿美元。根据The Information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的财政年度,VIPKID的收入从2017年的3.76亿元增长到22亿元。与此同时,亏损也在不断扩大,从4.59亿元扩大至15亿元。


VIPKID只能通过融资造血。从2013年10月至2018年6月21日,短短的不到五年间,VIPKID经历了包括天使轮在内的10轮融资。最新一期的融资暂时还未有着落,以至于一直有关于其资金链断裂的传闻。

最后杀出重围的,不一定是经验最丰富的,但一定是最有钱的。这就像走独木桥,成功者注定寥寥。VIPKID已经算是其中的幸运者了。


根据《2016在线教育趋势报告》中的数据:在线教育行业的玩家从2015年底的2000多家减少至2017年上半年的1143家,预计未来还将进一步收缩。


还有这么多玩家在场,注定了这个行业仍然是个角斗场。大部分人赔钱赚了个吆喝之后,黯然离场。少数能成功上市的,在跑完了一个马拉松后,也还没到终点,还有下一个马拉松在前面等着——盈利。已上市的流利说、尚德机构、无忧英语去年的净亏损率达162.8%、94.7%、68.5%,看上去离盈利还远得很。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线教育行业与中国股民的盈亏情况基本一致,也是七亏二平一赚。


然而,这样惨烈的竞争格局下,却引得众多互联网巨头重新入场,它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在线大班课。


2

巨头纷纷进场,布局K12大班课




按照课堂人数可以将K12培训分为一对一、小班课和大班课。回顾中国教育培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班课都是行业萌芽时最受欢迎的形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发展初期,教师人才的紧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班课的形式能触达到更多的学生,在定价体系尚不健全的年代,一个老师对应了越多的学生,就有越大的概率盈利。


线下大班课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当年的新东方,名师+大班的组合拳使新东方成为当时中国最成功的教辅机构。后来他们又将大班课的形式搬到了线上,成立了新东方在线。


但大班课不是教辅行业的归宿。大班课由于缺乏师生互动,个性化教学体验差等特点,在目标性强的出国培训还好。而K12的课外辅导,学生自制力弱,学习能力弱,重教学体验的一对一辅导的效果往往更好。于是,大班热之后,一对一热又席卷全国,尤其是在线少儿英语,这个赛道上的头部玩家,如VIPKID、51talk、哒哒英语等,都是做一对一的在线外教。


不过,一对一辅导也不是最完美的组合。在不损害教学体验的前提下,提高学生人数,既可以增加利润空间,也可以模拟线下的学生互动,小班课开始大行其道。各大教育机构的分歧在于,老师与学生的比例为多少,才是完美的比例。如,好未来的超级小班课,一个班级为4-5人,新东方的在线小班课,主打1对3的外教课程,有教未来、魔力耳朵切入在线英语市场后,主打“1对4”或“1对6”的小班教学模式。

那么,是否小班课就是在线培训的最终模式了呢?最近一些教育公司和互联网巨头的动向,则让这个问题又有了悬念。


今年早些时候,网易进行了一次组织升级与调整,教育产品部脱离了网易杭州研究院,与北京的网易有道进行了业务合并。2019年,网易有道将继续聚焦在线教育,其中的重点就是在线大班课——有道精品课。


2019年1月,猿辅导宣布正式关停在线一对一业务,并表示未来将聚焦在线大班课业务。


2019年5月,今日头条继gogokid、aiKID两款1对1的在线外教产品后,又推出了一款重磅的在线教育产品—— “大力课堂”(又名“清北网校”)。大力课堂同样是以大班课为主,采用“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模式。

几乎同一时间,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公众号“小学家长部落”更名“腾讯小学网校”,并上线“腾讯小学网校”的小程序,提供小学六个年级加初一的全科课程。课程设置采用名师直播课+1对1辅导的形式,即大班课与双师相结合。

一对一、小班课、大班课之争,就是在线教育三条路线之争。每条路线各有优劣,很难说哪条路线是最好的路线。不过,从目前的趋势看,巨头试水在线教育,优先选择了“主讲老师+辅导老师”的双师教育。



3

K12课后辅导,“双师教育”是最优解?




如果把人的一生摊开来看,他的前1/4时间主要任务是学习,中间的1/2时间主要任务是工作,后1/4时间则是退休生活了。而在这前1/4时间中,有一半的时间属于K12的范畴,即小学+中学。正是因为K12阶段覆盖范围广,且是刚性需求,决定了K12课后辅导是在线教育最大的一块蛋糕。而在当前阶段,市场集中度低,细分领域众多,这块大蛋糕上的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机会。就如俞敏洪所言:“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可以占到四五十家,学而思和新东方只可能是其中的两家。”


互联网巨头纷纷切入这个市场,正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相比于传统的教育公司,互联网公司做教育至少有三个优势:流量、技术和资金。前面提到,在线教育普遍不盈利,其缘由在于获客成本过高,互联网公司恰恰能通过低成本的流量和高效率的获客解决这一行业痛点。而资金实际上是锦上添花,因为如果获客成本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对资金的要求不是太高,毕竟一旦开始盈利了,在线教育堪称“现金奶牛”。


那么,为何它们共同选择了双师教育作为进入K12课后辅导这个领域的手段呢?


首先来看看K12课外辅导的特点。从接受教育的年龄层次,在线教育分为幼儿、K12、大学生、成人等若干阶段。由于教育本身是反天性的,面对其他更加简单直接的诱惑,一个人需要相当强的自制力和自我驱动,才能耐着性子接受教育。并且我们默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自制力和自我驱动会变得更强,因此,接受教育的年龄层次越高,教育就更加轻形式而重内容。


从培训目的划分,在线教育又可以分为考试准备、课后辅导和能力提升三种类型。接受这三种类型教育的目的性依次递减,也就决定了提供这三种教育服务的标准性也依次递减,即从考试准备到课后辅导到能力提升,教育产品更加非标。而越是标准化的教育产品,其适用度越好,即对于大班、小班、一对一各种形式都适用。

也就是说,K12课外辅导要既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又重学习效果。而对于服务的提供方而言,还需要在迎合用户与经济效率之间做一个平衡。


一对一辅导虽然在学生的教学体验上做的最好,但一旦推而广之,则会因为名师的短缺,而变相地降低了教学质量。大班课可以说是牺牲了部分的体验而尽量的满足对好老师的需求,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极需自制力的模式,往往并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在此之前,小班课一直被认为是兼顾二者的最优解,学而思、新东方等推出的线上课程也是以小班课为主。


然而,小班课模式并不能将“互联网+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教学方法看,在线小班课只是将小班课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它仍然没有解决优质师资短缺、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问题。


目前,“双师教育”或许是在线教育的最优解之一。通过在线大班课,一个“名师”可以对应成百上千的学生,可以说将一个好老师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而名师自带流量和口碑,又相对的降低了获客成本。至于学生的学习体验要如何满足,这就需要辅导老师发挥作用了。


辅导老师的作用是在线下进行辅导,提供辅导、答疑、进度跟踪、查漏补缺等一系列的服务,他们起着主讲老师与学生间的桥梁的作用。所以,“双师教育”其实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而从更大的意义上说,双师模式有助于实现教育平权。参考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在长期内将一直存在。过往经验证明,单靠国家层面的资源倾斜和政策扶持,难以实现教育平权。通过传统手段,实现教育欠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追赶难度很大,实际上,由于经济水平和教育观念的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会越拉越大。


去年年底,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网上产生了不小的反响,贫困地区中学因为接入了名校老师的同步网络直播,而成绩突飞猛进。虽然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还有诸多例如技术问题、资质问题、教学进度差异等问题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师模式在一些西部贫困县中学的应用让人们看到了拉近这种不平等的希望。


鲁迅先生曾说过:“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随着跟谁学的上市,这样的路似乎更加清晰起来了。


原创文章投稿入口:tg@gelonghui.com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跟谁学是一个O2O找好老师学习服务电商平台,在北京2014年6月由陈向东带领创建。跟谁学专注于学习服务创新,致力于打造人人乐用的学习服务平台。跟谁学跟踪每一位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及偏好,利用海量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精准匹配,帮助学员找到最合适的老师,帮助老师最大化地体现价值。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5+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Gartner: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5+阅读 · 2020年3月10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2019社交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30日
在中国被禁的探探,正在印度兴起
腾讯创业
4+阅读 · 2019年5月18日
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7+阅读 · 2019年5月17日
2019年Q1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
艾瑞咨询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2019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
云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3+阅读 · 2019年3月24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为什么AI公司都在一边融资,一边投资?
腾讯创业
6+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AI+教育"是虚火还是风口?
数据玩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AdarGCN: Adaptive Aggregation GCN for Few-Shot Learning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9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35+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德勤:2020技术趋势报告,12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7+阅读 · 2020年3月31日
Gartner:2020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47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75+阅读 · 2020年3月10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4+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15+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相关资讯
2019社交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30日
在中国被禁的探探,正在印度兴起
腾讯创业
4+阅读 · 2019年5月18日
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7+阅读 · 2019年5月17日
2019年Q1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
艾瑞咨询
5+阅读 · 2019年5月15日
2019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剖析及行业投资机遇分析报告
云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13+阅读 · 2019年3月24日
ofo商业模式破产
1号机器人网
6+阅读 · 2019年1月29日
为什么AI公司都在一边融资,一边投资?
腾讯创业
6+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AI+教育"是虚火还是风口?
数据玩家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