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辍学修鞋3年,卖过5年开关,用20年成就400亿传奇

2018 年 4 月 26 日 创业家 硕士博士圈


他13岁辍学做鞋匠

21岁倒腾开关生意

27岁自立门户

此后20年成为行业巨头,创造业内奇迹

他就是正泰集团的创始人南存辉!

他说:人一生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文章授权 ✎ 硕士博士圈



初中辍学当鞋匠


1963年,南存辉出生在浙江柳市。父亲是一名老鞋匠,不过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手艺人只能勉强度日。


每年三、四月,家里就断粮,没有办法,母亲就到邻居家低三下四赊红薯。9岁多的南存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一放学就下河去摸螺狮,然后走街串巷叫卖,每次把所得的3毛、5毛全交给了母亲。


1976年,13岁的南存辉离初中毕业还有15天,这时,父亲却不幸被水泵砸断了腿,卧床不起。而当时南存辉的母亲身体也不是很好,作为长子,照顾弟妹、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就压在了南存辉的肩上。


于是初中没毕业,作为长子的南存辉勇敢地接过父亲的工具箱,含泪离开了学校。


13岁至16岁,南存辉每天挑着工具箱早出晚归,修了3年皮鞋。冬天里,塑料鞋底冻得硬邦邦的,用锥子一扎就起滑,动不动戳到手指,三年下来,南存辉整个手掌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十个手指头全是血肉模糊带皲裂。


母亲摸着南存辉那双看起来像50多岁的双手,眼泪长流“儿啊,改行吧,干这行太辛苦了”。


回忆起当年的小鞋匠生活,南存辉说,“三年修鞋虽没赚到什么钱,但它使我懂得了诚实做人的道理,有质量便有市场。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重视从一件件的平凡小事做起,而且任何小事要做好都是不易的。”



“要牌子”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掀起一阵低压电器创业潮。


于是南存辉便转行开始尝试做电器开关。


刚开始不懂技术,南存辉就买来大品牌的开关,拆了装、装了拆,然后照猫画虎,搞个大致的草图,照着生产。


忙活一个月,赚到8块7毛5,南存辉非常开心,就去市场买了2个猪脚给弟妹解解馋,“终于见着回头钱了。”


1984年,南存辉给家里人特别是父亲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靠着父亲把家里的几间老屋抵押贷款的5万元钱,和几个朋友合作办起了一家小工厂,也就是正泰的前身——乐清县求精开关厂。


“刚开始办厂其实很难,因为自己什么都不懂。技术不懂、质量不懂,市场在哪里又不知道。没有设备、没有技术、没有人、没有资金,万事开头难,让人伤透脑筋。”南存辉回忆说。


4个人没日没夜地干了1个月,做的是最简单的低压电器开关。可谁知赚来的第一笔钱只有35元钱。3个合作伙伴都沮丧极了,而南存辉却兴奋异常,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财富的路子。


当时看到政府放出风声“要生产必须有许可证”,南存辉就决心把自己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当年7月,他去了上海人民电器厂,想找几个资深的退休老师傅做技术指导。


没有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小屁孩懂什么企业”、“上海到温州要坐16个小时火车,折腾不起啊!”没有技术就拿不到生产许可证,在上海那一个月,南存辉整宿整宿失眠,黑眼圈盖过半张脸,半个月瘦了15斤。


老师傅们被感动了,问他:你请我们去干啥?要票子还是牌子?


南存辉果断答道:要牌子!


于是,老师傅们跟他来到柳市,打着地铺帮他一起创业。


半年后,在同行的一片嘲笑声中,南存辉的求精开关厂一举拿到了机电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质量比什么都重要


1987年,柳市的电器厂商野蛮生长,假冒伪劣产品漫山遍野,导致煤矿瓦斯爆炸、工人触电致残等事故频繁发生。最终震动高层“派工作组进驻”。一夜之间,柳市的电器厂关门90%。


于是,南存辉的求精开关厂脱颖而出,成了政府重点扶持对象。


这件事让南存辉更加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他说:“我修过无数的劣质鞋,听过无数的骂。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人,就算不折寿也没好结果。我们要干,就要讲究质量。”


到了1990年,求精开关厂的总资产就达到200万,产值逼近千万。


1991年,在与朋友合作创办的“求精开关厂”解体后,南存辉吸收弟弟、妹夫等家族成员入股,组建了典型的家族企业———温州正泰电器有限公司,南存辉个人占股60%以上。


当时南存辉把质量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成立了一支500人的质检队伍。每逢内部改革,就有人提出质检部门太臃肿,但南存辉总是固执己见。


有一次,一批出口产品被检出色泽有问题,南存辉立刻命人全部开箱重验。负责运输的经理急得直跳脚,因为这会导致交货期延误。


南存辉不为所动。他说,正泰可以赔钱,但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当货全部验完时,已过了预定的船期。南存辉一狠心,改海运为空运。这意味着,运费将增加80万元!


最终,货物如期送达客户,对方从此开始了和正泰长达十几年的合作。


在质量的保驾护航下,正泰迅速从柳市众多的电器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低压电器之王。后来,一位当年的“玩家”感慨:“当时产品不管好坏都有人要,我们只图眼前利益,没想到这是一条末路。南存辉看得清,他胜我衰,这是关键。”



“分享是一种明智”


到1993年,正泰的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锋芒初露的南存辉意识到,正泰要想继续做大,必须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


于是,南存辉充分利用正泰这张牌,走联合的资本扩张之路。南存辉先后将当地38家企业纳入正泰麾下,于1994年2月组建了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家企业集团。正泰股东一下子增加到数十个,而南存辉个人股权则被稀释至40%左右。


然而南存辉在摸索中渐渐发现,家族企业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无法更多更好地吸纳和利用优秀外来人才,而人才又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到1998年,几经思考的南存辉突破阻力,毅然决定弱化南氏家族的股权绝对数,对家族控制的集团公司核心层(即低压电器主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家族核心利益让出来,并在集团内推行股权配送制度,将最优良的资本配送给企业最为优秀的人才。


对此,南存辉认为:“分享不是慷慨,对创业者来说,分享是一种明智。”


2000年,法国的一家电器巨头向正泰抛出橄榄枝。要知道,那家公司自1979年进入中国市场,一路攻城掠寨,已经收购了上海、哈尔滨等10多家电器龙头品牌。


不过,到了南存辉这里却卡了壳,随后的谈判很不顺利,“不可能接受对方提出霸王条约”。分开前,对方谈判代表要一个开关留作纪念,“买卖不成仁义在”,南存辉当然同意。


没想到的是,一周后,南存辉竟然收到那家巨头的侵权起诉书,“做不了朋友,就做敌人!”此后,正泰和那家巨头的恩怨持续了15年之久。


然而,就在南存辉成立了一个法务部门,请律师研究法律,准备应战和反击之时,家里却率先出了乱子。挑刺的是30多家山寨企业,他们打着“正泰”的名号把产品销到海外“赚了钱自己揣进兜里,出了事由正泰背黑锅”。


生死存亡之际,南存辉痛下决心,挥动改革三板斧,“苦练内功”。


第一板斧,稀释股权。为化敌为友,减少内耗,南存辉自降身段,一口气引进当地48家联盟企业加入正泰,并将自己的股权稀释到30%。


第二板斧,广纳贤士。当年正是南存辉给了老师傅5%的技术入股,老师傅才一口气带出20多个技术骨干。这回南存辉如法炮制,“采取技术入股”,将自己的个人股份进一步降低到20%,而自然人股东扩大到150个。


第三板斧,全力做好“电”文章。2000年以后,很多同行涉足餐饮、房地产等热门行业,可是南存辉却一门心思做强、做大主业“从低压到高压,从元器件到成套设备,最终实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2003年,正泰一举跃上了新台阶。30多种产品同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有380多项技术获得国内外专利,年产值突破100亿大关。


2007年春天,南存辉拔剑出捎,第一次站在原告席上,正式起诉法国巨头。最后在浙江高院的主持下达成全球和解,正泰获赔1.58亿,“正是结束一段中国品牌屡遭跨国巨头围堵的尴尬历史”。


2010年1月,正泰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市值突破400亿,不仅南存辉的身价突破100亿,公司过亿的技术骨干达到41人。


如今,正泰已有2.3万名员工,2000多家销售中心,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设立销售机构。南存辉还带领太阳能薄膜电池团队在新能源领域开枝散叶,足迹遍布宁夏、青海、甘肃等西部省份。



顺应时势,尊重规律


南存辉有句名言:听中央的,看欧美的,干自己的。


所谓听中央的,就是了解政策,看清时势,下雨要记得打伞,热天不要穿棉袄;看欧美的,就是学习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干自己的,就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综合起来看,就是顺应时势,尊重规律。


有些从业者对政府没信心,担心政策会变,做事迟疑、恐惧。但南存辉始终相信中央的智慧,相信政府能够大有所为。因此,每当经济发展出现起伏,看不清方向时,他总是坚定地站在政府一边。


“如果你一等待,一观望,后面的老兄就超过你了。你怎么下这个决心,所以这个‘信’字很重要。”南存辉说。


有一次,一个日本记者问他:你觉得共产党的政策会不会变?南存辉说:会变,越变越好。他还在演讲中呼吁企业家,要相信政府,他说:“我看了国外的政府,全世界政府没有像中国政府这样好的。”


这种战略上的大局观,让南存辉总是能够把准时代的脉搏。刚开始做电器时,南存辉就响应国家号召,抢先申请了生产许可证,这在后来成为正泰活下来并战胜对手的关键。


进入21世纪,国家刚提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南存辉就结合正泰实际,寻找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在他看来,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紧跟国家的方向。


为此,他考察了很多项目,最终把目光瞄向了光伏产业。随着全球环境恶化,发展清洁能源成为各国的共识,也是未来的市场需要。


“如果全球1%的面积装上太阳能电池板,就能把所有的用电问题全部解决,这是了不得的大事!”


2006年,正泰投资3000万美元,进军光伏产业。很多人都在问,正泰是否偏离了自己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电器行业?


南存辉却说,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在他看来,正泰虽然已做到行业龙头,但低压电器毕竟处于电力行业末端,只能算个“配角”。而投资光伏产业,能够帮助正泰进入到前端的发电环节,从而打通全产业链。这符合他“用加法把产业做强”的一贯思路。


南存辉不但顺应时势,还懂得尊重规律。他在正泰大力倡导创新,但绝不做超前的创新,正泰涉足光伏产业时,前面已经有天威英利、无锡尚德、赛维LDK等成功案例。


“不创新会被淘汰,创新太快也可能成为先烈。正泰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适度创新。”南存辉这样解释的创新哲学。


这种“知止”的态度,不仅让正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更好。正泰虽然不是光伏产业的拓荒者,但却笑在了后头,成为大萧条后迅速崛起的行业领跑者。


“做企业跟爬山很像,开始做的时候认为很简单,结果当你越爬越高的时候,就是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越爬越觉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能回头。所以当你上了这个舞台,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了,要不断去攀登、去跨越”。


* 本文由硕士博士圈(ID:phdmaster)授权转载。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有你想看的 精彩

一家等待被收购的共享墓地公司

一个风口的消亡史

自动驾驶

GGV投资江湖

金融,到农村去

独角兽榜单




要上市,就上创业家

商务合作:15801105017(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新说法】 创业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来用。 创业如修行,在不断前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旧说法】
创业是一种能力,一种获取并整合利用资源的能力;
创业是一个过程,一个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并融入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过程;
创业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思维模式;
创业是一种心态,一种苦中作乐,追求结果但更享受过程的心态;
创业是一种意识,一种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的意识。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20年6月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郭台铭的王权之路
君临
3+阅读 · 2019年4月29日
刘庆峰:无限风光在险峰
秦朔朋友圈
4+阅读 · 2019年2月6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热点|清华才女飙泪谈人工智能:这才是我最大的担心
机器人大讲堂
3+阅读 · 2017年12月4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7月12日
Auto-Context R-CN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8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5月4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3月12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郭台铭的王权之路
君临
3+阅读 · 2019年4月29日
刘庆峰:无限风光在险峰
秦朔朋友圈
4+阅读 · 2019年2月6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热点|清华才女飙泪谈人工智能:这才是我最大的担心
机器人大讲堂
3+阅读 · 2017年12月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