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类比

2019 年 9 月 9 日 人工智能学家

来源: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如果说机器深度学习有几个重要的边界:数据边界、语义边界、符号边界和因果边界。那么突破这几个边界的口子可能就是——类比,不仅是比例类比,更是跨域机器类比机理的形成可能就是一条前进的光明大道。


    实质上,人类的理解过程就是在事实being中寻找价值should的过程。除了不完全的归纳、演绎之外,类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主要手段和利器。对此,侯世达在《表象与本质》一书中做了深入地研究。但是好的类比不仅仅是属性上的,更重要的是可能的或不可能的显/隐关系上的。

     而机器能否产生关系类比机制就将成为一个AI的难点和重点。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描写的情境是: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给人的感知是: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写雪景而前三句不见“雪”字,纯用空中烘托之笔、一片空灵。待结句出“雪”而回视前三句,便知“千山”、“万径”、渔翁,已全覆盖于深雪之中,而那雪还在纷纷扬扬,飞洒不休。要不然,“千山”何故“鸟飞绝”?“万径”何故“人踪灭”?“孤舟”渔翁,又何故披“蓑”戴“笠”?用“千山”、“万径”反衬“寒江”、“孤舟”,用“鸟飞绝”、“人踪灭”反衬“蓑笠翁”寒江“独钓”,从而在广阔、寂寥、清冷的画面上突出了“孤舟”“独钓”的“蓑笠翁”形象。


    全诗句句写景,合起来是一幅图画,所以正如黄周星《唐诗快》 所说:“只为此二十字,至今遂图绘不休,将来竟与天地相终结始矣。”那么,有没有景中之情,言外之意呢?吴烻《唐诗直解》云:“千山万径,人鸟绝迹,则雪之深可知。然当此之时,仍有蓑笠孤舟、寒江独钓者出焉。噫!非若傲世之严光,则为待聘之吕尚。赋中有比,大堪讽咏。”徐增《说唐诗详解》云:“此乃子厚在贬所以自寓也。当此途穷日短,可以归矣,而犹依泊于此,岂非一官所系耶?一官无味,如钓寒江之鱼,终亦无所得而已矣。余岂效此渔翁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云:“置孤舟于千山万径之间而以一老翁披蓑戴笠,兀坐于鸟不飞、人不行之地,真所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矣,何足为轻重哉?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何为而作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凉,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诸如之类,都认为作者以渔翁“自寓”,尽管各人的解释不尽相同。



     所谓类比是这样的一种推理,它把不同的两个(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类比推理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下列模式来表示:

A对象具有属性a、b、c,另有属性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上述的“A”、“B”是指不同的对象:或是指不同的个体对象,比如地球与太阳;或是指不同的两类对象,比如植物类与动物类;或是指不同的领域,比如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类比推理的应用场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也可以把某类的个体对象与另—类对象进行类比,例如,为了弄清某种新药物在人类身上的效用和反应如何,往往是用某类动物个体来做试验,然后通过类比求得答案。

     类比的结论是或然的。类比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象之间不仅具有相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就是说,A,B两对象尽管在一系列属性(a、b、c)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对象,总还有某些属性是不同的。如果d属性恰好是A对象异于B对象的特殊性,那么我们作出B刘象也具有d属性的结论,便是错误的。例如,地球与火星尽管它们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似的(太阳系的行星,存在着大气层,适于生命存在的温度等等),但是地球上有生物,能不能说火星上也有生物呢?不能,因为火星还有不同于地球的特殊性。近年来航天的科学考察表明,火星上并未发现什么生物。另一方面,对象中并存的许多属性,有些是对象的固有属性,有些是对象的偶有属性。比如,血液循环是人体的固有属性,而吃了鸡蛋产生过敏反应,这是个别人身上的偶有属性。如果作出类推的d属性是某一对象的偶有属性,那么另一对象很可能就不具有d属性。

     类比,作为一种推理方法,它是通过比较不同对象或不同领域之间的某些属性相似,从而推导出另—属性也相似。它既不同于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导到个别,也不同于归纳推理从个别推导到一般,而是从特定的对象或领域推导到另一特定对象或领域的推理方法。

    尽管类比推理可以在某类个体对象与另一类对象之间进行,但是类比推理却不能在某类与该类所属的个别对象之间进行。如果以为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压缩,那就错了。类比推理只能在两个不同对象或不同领域中进行过渡。

   有人以为存在着这样一种类比推理:

S类的某一个体具有属性a,b、c、d。

S类具有属性a、b、c。=============================

所以,S类具有属性d。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凭主观想象用类比推理的模式去描述了 一个实际上是归纳概括的逻辑过程。诚然,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类比推理都是已有知识的外推和扩展。但是不能因此而混淆了两种推理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特殊)概括到一般,而类比推理是从某一特定的对象或领域外推到另一个不同的特定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

    还有人认为有这样一种类比推理:

S类对象具有属性a、b、c、d。

S类的某一个体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S类的某一个体对象具有属性d。

      这种观点同样也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凭主观想象用类比推理的模式去描述了一个实际上是演绎的逻辑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出个别(特殊),而类比却是从某一特定对象或领域外推到另一个特定对象或领域的。这种根本区别不能混淆。


    机器的类比很难实现,是因为人类还没有梳理出自己的类比机制,不知己就不知彼。没有同理心,很难知“己”,没有同情心,更难知“道”,没有共感,何谈共鸣,无论类比吧!

A对象具有关系a、b、c,另有关系d,


B对象具有关系a、b、c,=============================

           所以,B对象具有关系d ?

=============================

构成世界的也许是关系,而不仅是属性

=============================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它是从观察个别现象开始的,因而近似归纳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于归纳推理。分完全类推和不完全类推两种形式。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完全相同时的类推;不完全类推是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进行比较的方面不完全相同时的类推。
最新《多任务学习》综述,3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60+阅读 · 2020年7月10日
【图神经网络(GNN)结构化数据分析】
专知会员服务
114+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麻省理工学院MIT-ICLR2020《神经网络能推断出什么?》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2月19日
机器也能学会如何学习?——元学习介绍
AINLP
19+阅读 · 2019年9月22日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常用算法之智能计算 (五) 》:模糊计算
数盟
8+阅读 · 2018年12月24日
理解人类推理的深度学习
论智
17+阅读 · 2018年11月7日
李飞飞:让机器有分辨事物的“眼睛”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机器之心最干的文章:机器学习中的矩阵、向量求导
深度学习世界
12+阅读 · 2018年2月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9+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Arxiv
22+阅读 · 2019年11月24日
Logically-Constrain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3+阅读 · 2018年12月6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11月1日
Arxiv
135+阅读 · 2018年10月8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机器也能学会如何学习?——元学习介绍
AINLP
19+阅读 · 2019年9月22日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常用算法之智能计算 (五) 》:模糊计算
数盟
8+阅读 · 2018年12月24日
理解人类推理的深度学习
论智
17+阅读 · 2018年11月7日
李飞飞:让机器有分辨事物的“眼睛”
人工智能学家
3+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机器之心最干的文章:机器学习中的矩阵、向量求导
深度学习世界
12+阅读 · 2018年2月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9+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