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研有没有“秘诀”?这6位青年科学家说有

5月30日,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等6个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北京大学教授江颖等6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这两个项目被科学家们昵称为“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科技界得到广泛好评。作为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在怎么做好科研这个问题上,“陈奖”得主有着自己的看法。

 

秘诀一: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是取得成果的最主要原因

 

38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业乐研究员,因在“大气复合污染研究方面做出了原创性成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本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他说:“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是我工作取得成果的最主要原因。”

 

从本次“陈奖”评选的结果看,科学家们的工作都与国家需求紧密相关。“水稻株型形成与稻米品质调控的分子基础”项目获得陈嘉庚生命科学奖。这一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院士。这一发现阐明了控制水稻株型发育的关键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将应用在水稻育种、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的基础研究。李家洋说:“科学家要瞄准国家发展和强盛的需要、瞄准科学前沿,把科学发现、技术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这非常重要。”

 

燕山大学教授田永君院士领衔完成的“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人工材料的合成”项目获得陈嘉庚技术科学奖。“我们在实验室合成出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人工材料,这样的材料在材料制备、科学研究、国防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田永君说:“我们的研究需要很大投入,包括资金、人才、环境等各个方面,如果没有国家做坚强的后盾是不可能完成的。做科研,必须把自己的兴趣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

 

秘诀二:努力,除此之外没有捷径

 

当被记者问到有什么业余爱好时,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研究员想了想回答:“看比赛吧,除了足球看得少,其他比赛我都看。”孙业乐说:“我原来喜欢打篮球,现在几乎没时间。”

 

几乎没有业余时间,这是几乎所有科技工作者的现状。科研的道路很辛苦,科研的竞争很激烈,要想做出成果,除了努力,没有捷径。吴蓓丽说:“我从来没有什么朝九晚五,加班加点都是家常便饭。”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鸿钧院士是陈嘉庚数理科学奖项目“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的主要完成人。他的日程更紧张,因为他还担任科技管理职务——中国科学院前沿与教育局局长。几乎每天结束机关的工作后,他都要回到实验室加班,“从5点、6点到11点,还要工作四五个小时,再加上周末和假期,”高鸿钧说,“我是个科技工作者,离不开科研第一线。”

 

秘诀三:合作,依靠团队的力量

 

北京大学江颖教授因在实验中发现了水分子中氢键的核量子效应,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江颖说:“成果的取得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在这个联合团队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也有来自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有物理学家,也有从事仪器研发的优秀人才。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依靠某个科学家单打独斗已经不太可能产生突破性成果,需要来自仪器研发、软件编程、计算科学等各方面人才的协作,甚至需要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获奖者都谈到团队的作用,认为成果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田永君说,他所在的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之所以能够成果频出,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支稳定的基础研究团队。

 

从2004年开始,记者采访过7次两院院士大会、多位“陈奖”获奖者。其实,做好科研哪有什么秘诀,只有怀着为国为民的责任心、永葆对未知的好奇心,甘于平淡、甘守寂寞,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韧性,全心全力地投入。而这,是中国科学家的责任和坚守。


作者:齐芳 周艺珣 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转载自科学网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3590.shtm

-END-

专 · 知

人工智能领域主题知识资料查看与加入专知人工智能服务群

【专知AI服务计划】专知AI知识技术服务会员群加入人工智能领域26个主题知识资料全集获取欢迎微信扫一扫加入专知人工智能知识星球群,获取专业知识教程视频资料和与专家交流咨询


请PC登录www.zhuanzhi.ai或者点击阅读原文,注册登录专知,获取更多AI知识资料

请加专知小助手微信(扫一扫如下二维码添加),加入专知主题群(请备注主题类型:AI、NLP、CV、 KG等)交流~

关注专知公众号,获取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使用专知

展开全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