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 iPhone 摄影大赛奖单揭晓,20 名中国摄影师上榜

2019 年 7 月 27 日 极客公园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果核Group


IPPA( 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 )创办于 2007 年,是全球影响力最大、举办历史最悠久的手机摄影赛事,被誉为手机摄影界的奥斯卡。


参赛作品必须是用 iPhone、iPad、或 iPod 拍摄,不允许电脑后期,2019 年已经是第 12 个年头,今年有近 20 位中国摄影师从全球 140 多个国家的摄影师中脱颖而出,分别斩获年度第三名和各个单项类别的不同奖项,可谓是收获颇丰。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POTY 3rd Peng Hao


ARCHITECTURE 1st Kuanglong Zhang


ARCHITECTURE 3rd Shuo Chen


FLORAL 1st Dan Liu


FLORAL 3rd Chuangcheng Jin


LIFESTYLE 1st Biao Peng


LIFESTYLE 2nd Lenny Yeung


NATURE 2nd Xiao Lin


NEWSEVENTS 1st Lianyu Lu


NEWSEVENTS 2nd Yanan Li


PANORAMA 1st Vincent Chen


PEOPLE 1st Wei Xiong


SUNSET 2nd Shirley Xu


SUNSET 3rd Chuangcheng Jin


TRAVEL 1st Liu Bo


TREES 3rd Zhang Xiaojun


LANDSCAPE 3rd Guoxi Chen


另外,果核邀请到其中 6 位,并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们不仅分享了 IPPA 的幕后故事,也分享了 iPhone 摄影的经验,以下为采访实录。



————————————————————



年度摄影师第三名:彭浩

 

去年 8 月,我前往美国参加一个倡导自由与包容的节日,火人节。在这里一个临时城市从出现到拆除一共 7 天,我们带着现代人的意识形态回到社会最原始的状态,好像未来的人穿越时空来看当下的我们,而我每天沉迷于寻找沙漠中人们搭建的庞大装置艺术,在沙尘暴来临时被这些“艺术”所庇护。我在一座彩虹桥上看到两个人被困在了沙尘暴中,而风暴之后,他们和巨大的银球面面相窥,不知道是谁遇见了谁,我好像身处加西亚·马尔克斯式的魔幻现实主义中,从未感觉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如此上不真实。于是我用手机拍下了这番景象。



彭浩, 29 岁, base 在中国成都的青年导演以及独立摄影师,随着日益繁重的工作节奏,2018 年后,便很少有机会使用专业相机创作和记录影像,从一开始担忧 iPhone 影像质量到逐渐接受,是一个漫长是过程,也是回到“记录生活”初衷的过程。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正如我前面所说,刚开始使用手机拍照,是不自信的,毕竟我几年来使用专业相机拍照,对画质和专业性要求更高,但用回手机之后,突然觉得过去的创作心态,似乎已经陷入了太重视别人对我的点赞,别人对作品的褒奖之中,甚至使用专业相机拍摄,是因为刻意的想要区别和普通人的差异,为了区别而区别,为了专业而专业,过了很久之后,逐渐找到了手机摄影的乐趣,拍摄全然是取悦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好像走了很大的弯路终于回到了起点:摄影啊,终究是自我满足。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我使用手机摄影唯一的秘诀和心得就是:一切拍摄,都有它的情感动机。 


就像我自己写剧本时,不是本末倒置的先要决定去拍什么,才去想写什么,没有情感动机,照片是不会有生命力。


我也不太喜欢网络上大量的一分钟变大神的“摄影技巧”。我觉得那种事,只会让你陷入追求立竿见影的视觉冲击,你要明白在泛滥的永远是太容易得到的,而好的东西,都缺乏,甚至没有技巧。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别人怎么说它不好,但你自己会哭会笑。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色彩吧,我用过很多专业的相机,我也时常跟各大相机厂商合作,拍戏时会有几十万的电影机,iPhone 给我的感觉,很接近专业相机的彩色,HDR 在高光到阴影的过渡上自然流畅,而且它是我用过的手机里“数码锐”最不明显的手机。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希望增加长曝光夜景功能,以及视频功能,但请不要把前置摄像头设置为固定是“强制磨皮”。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印尼宜珍火山的硫磺矿工,他们每天要凌晨1点上山,徒步几个小时到达火山口的硫磺矿区域,在有害气体中采集硫磺矿,再扛着上百斤的硫磺矿回到镇上卖掉,每天可以赚 50~100 来人民币。


而当我们拍摄结束后,6 台相机中 5 台坏掉了,因为硫磺的腐蚀性,相机内的电路板被迫更换,他们却说自己身体没有异常,但很多人却死于肺部疾病。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微博@杰克兔。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2019  年  3  月,巴黎,iPhone XS Max


2019  年  2  月 ,克罗地亚,iPhone XS Max


2019 年 2 月,纽约 ,iPhone XS Max


2019  年  2  月,纽约,iPhone XS Max


2018 年 8 月,内华达州,iPhone X



新闻事件类第二名:李亚楠


这张照片是 2019 年 1 月份拍摄于叙利亚北部著名的历史名城阿勒颇。


2018 年底最后一天,我到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那里和叙利亚人一起跨入 2019 年,之后便前往北部城市阿勒颇。


这是一座特别美的古城,浓浓的中世纪风格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在叙利亚内战中全部被毁,整个城市沦为战争废墟。


到了阿勒颇我被深深震撼住了,在废墟之间游走了四天,拍摄了很多照片。进入一个空房间时看到了一张摆在地上的男孩的写真照片,我就特别有冲动将它拍摄下来。


我不知道当时打巷战的糟乱情况下这个照片是如何保留下来的,还如此完整,照片里的男孩也若有所思的样子,与周遭的战争废墟形成一种对立,又形成强烈的关联,就很简单地拍摄了下来。




李亚楠,自由摄影师,1988 年生于太原,大学毕业后生活在北京,常年拍摄有关中东地区还有国内题材的照片。


作品曾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迪拜哈姆丹全球摄影大赛等比赛奖项,数次入围过马格南基金。徕卡大中华区官方合作摄影师。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一直挺看重手机摄影的,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我也没把它当作一个特别的门类,本质都是“拍摄照片”。不拿相机的时候就会用手机拍不少照片,心态也更轻松。早些年去伊朗的时候,相机拍摄反而不方便,我就全部用手机拍摄,它就是一个拍摄工具。


不过说实话手机摄影更快捷,可以很及时的拍摄和处理照片,尤其是现在众多 App 让手机摄影如此方便,还经常能出现一些现象级的照片风格,都是相机不好替代的。虽然我认为手机摄影本质是摄影,但它已经越来越独立了。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对于我自己来说, iPhone 是我的“取景器”,在国内拍摄我会用到 4 乘 5 的大画幅相机拍摄照片,iPhone X 俩镜头的视角大致是与我大画幅的俩镜头相吻合的,所以拍摄之前都会用 iPhone 拍摄取景,反而用 iPhone 能拍不少照片。


中东地区干活儿大部分使用徕卡相机拍摄,iPhone 就成了“备机”,但其实拍的数量也不少,很多日常生活的记录就用了 iPhone,回头看照片不少自己喜欢的照片反而是 iPhone 拍的,因为拍摄的时候心态更好。所以我用 iPhone 拍照片就是好心态加上与相机的相辅相成,这样在拍。


常用的 App 是 Instagram 和 Snapseed,我的滤镜大部分时候用 Instagram,不过手不重,稍微加一点即可。Snapseed 主要用来做透视矫正,我拍照片会经常透视矫正,这也是与大画幅拍摄有关的一个原因,不过现在尝鲜升级了 iOS 13 的开发者预览版,发现相册自带的编辑器已经可以做透视矫正了,可能 Snapseed 使用频率以后就越来越低了。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我其实很害怕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每个人对好照片判断不一样。我也没有对好照片的评判标准,只有自己喜欢不喜欢。而且即使有些照片可能看起来并不太“好”,但把它置于恰当的语境内,就特别适合,比如配合文字,或者配合适当的展览氛围,那么这个看上去并不太“好”的照片反而能特别恰当。


不过我会青睐于符合自己审美的照片,而且能透过照片看到拍摄者的状态、生活环境、心态等是最好的,照片本身散发出一种“特别符合摄影师本身”的气质我会很喜欢。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对我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方便,常年跑中东就深知一台手机拍摄照片有多么方便了。拿着任何相机都会被当作是“记者”,很多敏感地区不喜欢记者的出现,然而手机就不受限制,因为任何普通人都会用手机拍摄一些留念照,我就可以用 iPhone 去拍摄我需要的照片了。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硬件上焦段更丰富肯定是好的,不过我更希望保持住自己的拍摄风格,就是 iPhone 一贯的真实还原能力。虽然 iPhone 拍出的照片看上去很“素”,但其实它的可处理范围很大,禁得住在各种 App 里处理,得到各种想要的效果,我不太喜欢出厂设置的照片就做到了很多夸张的效果,想收回来是很难的。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这张挺平静的照片是 2019 年 3 月拍摄于叙利亚拉卡附近的军营内。拉卡是过去伊斯兰国控制时期的“首都”,现已被库尔德人武装解放。库尔德人武装有一支特别著名的女子武装力量,我去到她们的军营,正好那一天是 3 月 8 日国际妇女节,她们准备庆祝这一天的到来。在倾斜的阳光下她们显得很放松。



但其实往前走,就是与伊斯兰国抗战的前线,往后退的城市卡姆什利,我见过她们的墓地,很多她们的战友在战争中死亡,年仅十八岁的就有很多。这里的十八岁,世界其他地方的十八岁。


而此时此刻她们的惬意,与前后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甚至不敢想再次去到叙利亚拉卡附近,在墓碑上看到她们的照片。与她们共度完国际妇女节的第二天,我也去了作战前线,在那里见证了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最后的投降。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ins 吧,@liyananphotos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2018 年 7 月,埃塞俄比亚北部。一处盐矿具有相当特殊的地貌,散布在盐矿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水塘,一个当地人在一处小水塘内游泳,像极了一个私人泳池。




2018 年 7 月,埃塞俄比亚南部。非洲原始部落散落在非洲各个地方,盘唇族便是其中的一个。几个当地部落妇女打扮了起来,用她们最原始的方式。


2018 年 6 月,日本东京。站在森美术馆俯瞰东京,东亚密集型城市的典型代表,错落有致高低不一的楼房密集的插在土地上有几分美感。


2019 年 3 月,伊拉克萨迈拉。萨迈拉通天塔像极了传说中的巴别塔,盘旋而上的阶梯高耸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之上,造型既远古又科幻,是我在伊拉克最喜欢的建筑物。


2019 年 7 月,以色列特拉维夫。特拉维夫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包豪斯建筑群,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馆外看到的包豪斯风格建筑的局部很有意思。



全景类第一名:Vincent Chen


2018 年年底,利用年假,本人一人背包前往憧憬已久的挪威北部山区进行露营拍摄,照片拍摄地为当地著名的 Senja 群岛,那里有着独特而壮观的峡湾风光。

 

但是天公不作美,到达的头三天一直在下雨,没法进行徒步,到了第四天傍晚,雨停了,于是在天开始入黑之际,背着近 25 公斤的露营装备和摄影装备摸黑徒步上山,到达山顶后又开始下雨,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平地,冒雨迅速扎营,半夜狂风还吹翻了外帐,只好大雨中起来修复。

 

幸运的是,第二天日出之际天空放晴,于是立即抓住机会,利用手机的全景模式,拍下日出时被壮观峡湾包围的 Segla 山峰的美景。



Vincent Chen,主业在国外从事有色金属的国际贸易。业余喜欢一人背包前往各国旅拍,探索户外独特的景致,走过一些国家,打卡过世界七大洲。


摄影作品登于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尼康中国官方微博、厦门航空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和美国国家地理官网等媒体。曾参与凤凰卫视节目制作,视频作品 被凤凰卫视采用并在电视节目中播出。曾获得 2018 索尼世界摄影大赛推荐、SIPA 国际摄影大赛终选和美国国家地理官网每日最佳等荣誉。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这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成像质量突飞猛进,为用户的摄影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过往一些很难通过手机记录的场景,由于硬件和软件的优化,都能得到很好的呈现,同时由于便利性,大有完全取替便携相机(DC)的趋势。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用户的手机摄影作品有各种各样的展现平台,如微信朋友圈、微博、Instagram、facebook 等,进一步激励大家利用手机创作的热情。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平时可以通过 Instagram 或 500px App 等图片分享软件经常浏览一些热门的优秀摄影作品,培养美感,欣赏优秀图片的同时,尝试去分析和总结作品的成功之处,例如构图、用光和色彩构成等。刚开始,可以到一些热门的机位,模仿经典作品的构图和用光,当积累到足够的经验了,可以尝试去不同的地方探索不一样的拍摄角度,关键是要做到常拍常总结。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我觉得一张好的照片关键是感染力,形式上通过构图、用光、颜色、氛围等呈现。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1)快:相机启动速度、对焦速度、相册运行速度(尤其有数千张照片时)非常让人满意。


2)准: iphone 对画面的色温判断准确,测光表现优秀,很多安卓手机厂家都通过软件优化,实现所谓“高光不过曝”的 HDR 效果,但我觉得在各个场景的使用情况看来,整体表现还是 iphone 针对高光比环境的测光更为自然。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1)希望能增加全手动曝光模式,虽然 iPhone 一直希望手机拍摄是简单易用的,但针对一些有需要的用户和一些特殊的场景,全手动模式能更有针对性,也可拍出有独特性的画面。


2)希望新 iPhone 能用上更大的传感器,虽然目前在传感器面积方面,主流的 iPhone 不具优势,但通过系统优化也能实现不错的画质,但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仍坚持“底大就是好“的执念,更大的传感器很多时候意味着更好的画质。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照片摄于著名的挪威雷纳渔村,还没去之前已经见过无数在这拍摄的巨片,但当亲眼欣赏时,内心还是激动不已。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可以通过访问我的微博(Vincent_chen_cc)和网络相册(https://500px.me/vincent)看到我大部分的风光摄影作品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摄于挪威雷纳渔村,日落的柔和阳光洒在山峰和小岛上,精致的红色小房子成了最美的点缀。


摄于挪威 Senja 的海滩,那天日落时刻天气不佳,阴雨朦胧,我沿着走廊到达海滩时,远处的峡湾若隐若现,配合现场的灰暗色调,别有一番意境。


摄于苏格兰天空岛。Neist Point Lighthouse,又称站在世界边缘的灯塔,直接伸入北冰洋,被评为世界最美丽的十座灯塔之一。


摄于苏格兰天空岛,日出之际,晨光照耀在老人峰上,特别宏伟壮观。



植物类第一名:刘丹


这张照片我是在旅行的途中,在美国的约书亚树国家公园,有一个名叫 Cholla Cactus Garden 的山谷,这里生长着大片的 Teddy-bear cholla!它们无惧酷热与干燥,在烈日下肆意的生长。我顶着烈日拍下了这张作品!



刘丹,现居中国四川,职业摄影师。长期游历国内外进行人文与风光拍摄项目,创作,探索以及记录社会和自然的群体关系与独立特征。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游历了近 40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近百个城市。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个人预测手机摄影会像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一样取代数码相机成为主流的摄影工具。而且这个时间会比我们预想的快很多很多。科技的更新和迭代会让未来的摄影变的更加的简单和直接。当然我并不是说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就会消失,他们在专业的领域一定还有作为。我在这里讨论的只是主流的摄影工具。


除了在工具上成为主流以外,手机摄影作为创作途径和手段也会被得到更多的重视,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手机摄影是不严肃的,退而求其次的。这样的观念和态度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很大的改善。手机也会同其他工具一样,在创作,甚至商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发展和肯定。


我们在四五年前就嚷嚷着全民摄影时代的来临,但我觉得数码单反和微单只是扬起了尘土,而手机摄影才会真正的把「全民摄影」这个状态普及开来,人人都是摄影师,人人都可以创作。并且创作,传播的即时性和深度,广度都会比现在还要快很多很多。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iPhone 和单反,胶片在对于摄影这件事情上来说,都是创作工具。在本质上没有差别。所以无论是使用哪种工具来创作,都要先把基础打牢靠。但作为创作的意图和用途,那一定是有区别的。


虽然手机摄影前景非常广阔,但目前来说 ,还是有不少痛点:比如宽容度,焦段覆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改善。那么作为使用者来说,所谓的秘诀无非也就是上战场前的战士,一定要先熟悉自己的武器,它擅长什么?短板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到百战百胜!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这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一张好的照片取决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作品用途是什么?没有不好的照片,只有没被用对地方的照片。


我举个例子,考古工作者的记录照片,在摄影爱好者眼中一定是没有丝毫美感的。但你能说考古工作着的记录照片就不好吗?一定是不可以的。


所以每一张照片我们在按下快门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为什么被创作出来,你的目的是什么?粗浅一点的说,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有目的性的拍摄。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接触安卓手机和 iPhone。我经常用安卓手机和 iPhone 做比喻:安卓手机是一家饭店,他们做了一手好菜,我喜欢吃豆腐,安卓手机非常会做麻婆豆腐。你不用操心太多,安卓手机给你端上来的就是一盘做好的麻婆豆腐。鲜艳度,锐度,甚至美颜都帮你安排好了。这对于不会做菜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很少考虑麻婆豆腐总有吃腻的一天,当有一天你不想吃麻婆豆腐想换个口味的时候,安卓会告诉你:不行,你必须吃麻婆豆腐。


iPhone 是一家菜市场,他给你端上来的,是一块新鲜的豆腐,但新鲜的豆腐是很少有人直接就吃的。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加工,加工什么?做后期啊!这里面有后期做的不好的,他会抱怨这是个啥?我不如直接吃麻婆豆腐。也有后期做的好的。他会很享受这样的过程,以及选择上的自由度:我想吃麻婆豆腐也好,熊掌豆腐也好,豆腐汤也好。条件都是允许的。


所以不黑不吹的说:我并没有觉得两种模式在根本上有什么对错或者优势。这是一种选择。你是想一直吃现成的,还是希望自己参与制作过程?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苹果在摄影这一块一直是非常严谨的,我觉得苹果对待摄影是一种生活态度,他希望是自然的,真实的。这和我接触摄影的理念很接近,但我更觉得摄影对于大众来说应该是快乐的,充满乐趣的:所以我期待苹果在摄影领域能有更多的可玩性,以及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形式。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这张照片是 5 月的时候,我们自己组建的一个纪录片创作团队前往印尼的伊真火山拍纪录片,团队一共 6 个人,都没有薪酬,全部是自己贴钱来拍纪录片。


那天的工作是拍摄硫磺工人工作的片段,但因为火山口的硫酸湖涌出了大量的毒气,所以管理方把火山封闭了,禁止任何人下火山口。我们也不知道毒气什么时候散去,就坐在山顶上等着。


照片上方的白色区域就是硫烟夹杂着毒气。最后在火山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身为摄影师的我们这个时候竟然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和神秘。


我喜欢这张照片不是因为构图或者色彩,光影。是因为这张照片的拍摄他让我想起了那个中午,几个奋不顾身的年轻人坐在火山口,聊摄影,聊理想,聊自己!我们为什么会喜欢摄影,为什么要去做这些看似疯狂的事情。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我记得刚接触摄影的时候,关注了不少的社交平台,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比如图虫, 500 px ,米拍等等等等。一个好的社交平台确实能够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风格,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好的作品以及更棒的创作理念。


我们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社交平台,如果有兴趣学习摄影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星粲工作室。让我们一同进步吧。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这是我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用 iPhone 7 拍摄的一张肖像作品,这也是我第一次放下单反,用手机开始正式的创作。这张照片也获得了 2017 年 IPPA 肖像组第二名的成绩。在我惊叹手机像素和画质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临了。

  

这是在君临城的清晨拍摄的一张作品,一位清洁工拿着扫帚从我面前走过,阳光洒在他的身上,鸽子在他身边觅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的安静又美好,我随手从包里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刻。


2017 年的火人节,我在荒漠中见到了这一对新婚的夫妇,他们穿着黑色的礼服,所有的来宾无论男女都穿着白色的婚纱。当沙尘暴来临的时候,新郎抱住了他的新娘,深情地吻了下去。


我们在连续三天的抽签都没有结果,大家都块放弃的时候,在第四天,我们抽中了。大家都兴奋得睡不着,凌晨 12 点就抹黑前往波浪谷,当我们揭开他的神秘面纱之时。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大自然是这么的神奇与伟大。


这里据说是世界上酸度最高的火山湖,火山口的所有生命都被硫烟腐蚀了,但仔细的寻找,却也让人感动和惊喜:生命的力量总是这样倔强!



新闻事件类第一名:陆连宇


这张照片是使用 iPhone 6s 拍摄于元宵节晚上,中国广东省梅州市埔寨镇举行一年一度的舞火龙传统活动,这个活动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一条火龙由三十多名赤膊青壮年举起,跑动挥舞,火龙舞动的时候火花四射,烟花齐放,场面十分壮观。每当这天晚上,这里便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看,以祈求家人新的一年平平安安,身体健康。



陆连宇,土生土长的广东潮州人,手机摄影师,摄像师。目前刚刚毕业,处于自由职业阶段,喜欢用手机记录下日常发生在身边的有趣时刻。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手机摄影可以说是从 iPhone 的普及使用而兴起,接着有了 IPPA 全球 iPhone 摄影大赛,不得不说这个全球最高水平的手机摄影大赛是我手机摄影道路上的动力之一。近几年来手机摄影随着手机设备和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寻常百姓,更多的人使用手机来记录身边发生的有趣瞬间,这也促使了手机摄影功能必须更加强大,以致于能够满足广大手机摄影爱好者不同的拍摄需求。我也会紧跟手机摄影快速发展的脚步,探索手机摄影的世界,拍摄更多更有意思的照片。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于我而言是 iPhone 开启了我的手机摄影世界的大门,从一开始不起眼的通讯工具到不可离手的摄影工具,我的 iPhone 摄影之路在慢慢发生改变。最初是用 iPhone 记录自己的生活,图片也没有经过处理,这是一开始的状态,紧接着发现了手机内部自带滤镜的功能,这对于那时候刚用手机拍照的我无疑是发现了新大陆。


再后来慢慢的各类手机修图 App 开始层出不穷,摸索了一段时间之后基本只用到 VSCO,snapseed,SKRWT 这几个后期软件。我会用 VSCO 进行一开始的色彩定调,snapseed 进行最终的细节调整,SKRWT 用于处理畸变比较大的照片,这是我近些年 iPhone 摄影的一个成长过程。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我会觉得一张好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或者说是巧合性。如何置身平凡场景之下拍出常人无法模仿而又有内容的瞬间,是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我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这几年来一直使用 iPhone 进行拍照,也偶尔有使用其他品牌的机型。因为平时拍摄人文纪实类的题材比较多,我觉得 iPhone 打开相机的速度,相机连拍的速度以及高速连拍下图片的表现力优越这几个方面是我所追求的,也是相对重要的优势。当然还有屏幕颜色更加准确,图片色彩更加自然等优势。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对于一直使用目前淘汰率相对较高的 iPhone 6s 进行拍照的我来说,可能会比大家更期待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新 iPhone 的摄影功能上,第一我会更关注图像在变焦模式下的表现力,变焦时的抓拍以及图像的画质是否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会期待新 iPhone 在偏暗光偏强光的特殊环境下,对于图像细节的控制。总而言之,新 iPhone 的到来无疑是给手机摄影领域又注入一剂强心剂,将再次推动手机摄影的发展,也希望自己能尽快体验到即将到来的新 iPhone ,探索手机摄影更多的可能。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能够登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手机摄影比赛是每个使用 iPhone 拍照的人所梦寐以求,所以我用 iPhone 拍摄的最重要的照片当然就是这次获得  IPPA 新闻事件类冠军的照片《火龙》。


其实当天晚上我是和我的朋友们从家乡潮州驾车 70 多公里过来拍摄舞火龙视频素材的。等到拍摄进入尾声的时候,一条火龙朝我的方向舞动而来,我习惯性拿起手机抓拍了几张,此时火龙身上的烟花燃放也即将结束,画面定格恰到好处,避免过曝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暗部细节,最大限度发挥了 iPhone 6s 在夜间的拍摄功能。在回家路上修图的过程中心里也曾暗喜,能在转瞬即逝时用手机抓拍到这张图片,这也许就是所谓摄影之神的眷顾吧,或者也可以说 iPhone 拍摄的便捷性有着厥功至伟的作用。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微博:@uYnAil;个人博客:http://lulianyu.lofter.com

Instagram:666.605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大学时光悄悄逝去,参与好朋友的毕业典礼,帮拿杂物的我在他背后,拍下这张独特视角的毕业照,祝福千千万万毕业生前程似锦。


在云南山区一个小县城的手工作坊里,村民们有序排队等待领取手工,其中不乏放暑假的学生,黄发之年的老人,形态万千。


古刹内,菩提树下,金身佛像前,有一个小池塘,五彩斑斓的锦鲤与水面上佛像、菩提树的倒影相得益彰,形成一幅鱼游菩提树,万鲤来朝宗的奇景。


黄昏时分,在南京一个公园内,几棵错落有致的树在夕阳衬托下的剪影已然美丽,恰好一对情侣从树下走过,浪漫的一幕由此定格。



人物类第一名:熊威


这是在小区旁边的桥下面拍的。因为我是公务员,不像职业摄影师有很多美景可以拍,但 iPhone 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很方便地捕捉生活当中的点滴瞬间。



熊威,现居武汉黄陂区,公务员。摄影是我的爱好,平时尤其喜欢用手机摄影,会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分享在"黄陂我的天空之城"的微信公众号里。



采访实录



Q:如何看待「手机摄影」?

A:1、手机摄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手机摄影可以拍出好照片。

3、手机摄影是最好时光记录。

4、手机摄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仅剩的一丝追求。


Q:您对 iPhone 有什么独到的「秘诀」或「心得」?

A:自己一直用 iPhone 拍照有好些年了,也用 iPhone 拍了许多照片,都汇集到现在 iPhone X 里面有 3 万多张吧,当然所谓的废片有 98% 左右吧,但不是所有相片都用好与坏,留与删来简单下个定义,那就都留着吧(实际是自己没有时间懒得删,处女座都有一种病),所以第一个[秘诀]就是多拍,恒古不变的管用。


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要学会少按快门,其实你看到某个可拍可不拍的场景时,你就眨下眼,当做已经按下快门了存在脑海里了(稍微好点场景就存在心里了)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我近乎半年多没有怎么拍了,因为我都用眨眼睛这种方法在拍(是不是有点扯,其实是没有时间啦)。从自己实践的过程来说,觉得用 iPhone 拍照有几点习惯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是多拍,不单是数量上,而是同一个场景从不同角度上、从各样构图上、从不同时间点上、从不同光影上,最后汇聚到一起,你如果还有一丁点时间思考的话,在 iPhone 相册里可以很科学和方便的面进行比对,就会很快决断出最优的那张,或许还有的人喜欢用上 iPhone 的连拍功能(按着快门键不放),有时这也是个不错的手段。


二是多在同一地方拍,就自己而言,所在的小城不是很大,没有什么可去可拍的,一个大堤就可以去了数百次,一个公园也可以去了大几十次,如何做到每次去有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认识,就需要你来慢慢感受,这和你新看到一栋有特色的建筑油然而生的想拍照是完全不一样的。欲望,不论是不是同一地点同一场景,要保持自己拍照的欲望。当然去一个新的地方肯定更有欲望,但有时其实并不那么好实现。


三是多用 iPhone 自带的相机编辑功能。因为 iPhone 是你拍照的原生机器,你拍的照片出来后,可以第一时间用 iPhone 自带的编辑功能进行查看编辑调整,其实很多时候我就用自带的编辑功能就够了。除非是对画面有一些另外的想法和要求。其中自己用得比较多的就是黑白功能,更好的来发掘相片的潜质和不足,一张好的彩色照片应该也会是一张好的黑白照片,试试。


四是多看一些用 iPhone 拍的照片。首先可以看看 Apple 官网上的样片,这些相片一般都很真实,甚至觉得有些简陋,没有过多的 PS 和技巧,就是实打实拍照,你更多需要看到的是那种摄影的自然,以及对相机性能特点的极致把握,让照片更普通更耐看也不错哦。然后可以看看 IPPA 上的获奖相片以及推荐的相片,都是 iPhone 拍的,别人做得到你也可以做得到。再就是看看自己的照片,比较一下,有一技之长没有。


五是要确定一个主题。不管拍什么,给自己出个必答题,完成一个系列,或者定一个主题,围绕着寻找着来拍,比漫无目的带来的思考或者成就感都会更多。自己就拍了牛、树、滠水河大堤、同事等几个不同主题,及时很好的发现也是很好的整理汇编,以及记录。


六是APP。因为我比较随意,没有讲究太多。一般用了苹果自带的编辑后,有时用用 VSCO、snapseed,矫正用 skrwt。有时也用用一闪、foodie、lightroom 的编辑滤镜,自己觉得什么效果适合就用什么,没有太多讲究。但是编辑时候实际最重要一点就是保持和保证画面的质量,发朋友圈可以不管,但是会有地方用到。


七是自己学习摄影这块,最管用的我觉得是:偶尔看看摄影书,有空的时候看别人 iPhone 照片,经常看看自己 iPhone 拍的照片,然后使劲拍照片,使劲删照片,拍要拍得筋疲力尽,删要删得痛彻心扉。开玩笑的,尽量有意义的不放过,而不是让你上厕所也拍 。找不到有意义的,每天的日出和日落都是有意义的,只问你拍不拍。


Q:您觉得一张好照片的关键是什么?

A:每个人对好照片的看法都不一样,不论是用相机拍摄的,还是利用 iPhone 拍摄的。个人觉得可以从六个关键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技术性。因为手机摄影也是摄影的一个类别,也是需要有理论和技术的支撑,相机本身就是理论和技术的产物。我个人觉得相机拍得好的人手机摄影一定不会差,但手机摄影的觉得还行的相机拍照可能就不会上手那么快。平时可以在自己正常拍照的基础上,对光圈、焦距、曝光等参数方面进行一些了解,边轻松拍边轻松感受理论。


第二,瞬间性。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 “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基本上是每个摄影人都听过的词汇。当然,不好理解的话,可以听听丽江小倩的《一瞬间》,找找感觉。


第三,记录性。我觉得这点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保底的,不管画面拍得再烂,但我记录下来了这个需要记录的重要时刻,就了然自慰了。当然,人都是有追求的,所以需要思考一下这个画面这个时刻,最需要记录下来的是什么,反映出的本质是什么。


第四,艺术性。艺术性不单是美,我也觉得不单是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美学家、欣赏家、艺术家,因为从人类对美追求的本性来逐步提升境界,就应该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性了。可以读一下苏珊桑塔纳的《论摄影》,哲学和艺术,何其自然又纠结。


第五,创造性。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优秀摄影师,也有很多很多好的摄影作品,在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的呈现。你的作品如何有一定特点,就需要有建立在个人风格上的一定创新创造,当然很多时候想不出如何凸显,但在按下快门前一秒,要有这份思考在脑海游荡。


第六,表达性。摄影只是手段和过程,最后以相片形式呈现出来,供人欣赏或供自己欣赏或朋友圈欣赏,所以相片要会“说话”,表达出一些东西出来,让人可以看到照片引发一丝感官触动,甚至是引发思考追问。


说了好多啊。其实我们轻松一点,特别是我们手机摄影更要轻松一点。以上 6 个方面,其实做到其中任何一个就是好照片了。或者我们再放松一点,自己拍下的都是好照片,不是吗?不然我们手机里留着那么多照片干嘛,内存不要钱啊。不能不想,也不要想太多。


Q:您觉得 iPhone 拍摄的优势在哪里?

A:自己用手机拍照 4、5 年了吧,一直用 iPhone 拍照,从 5、6p、7p 到现在的 iPhone X,iPhone XS Max 没舍得买。


谈优势避不开苹果 ios 系统的优势,就摄影来说,带来的就是稳定性、流畅度、快捷度,平时可能感受不到,比如快门的反应速度,如果你碰到一款慢一点的,你就会抓狂捕捉不到精彩一瞬了。还有就是我总是由于手机里照片太多,长期运行在内存 0 字节的环境,竟然还可以继续拍。然后最后系统硬被我拖崩溃了,它又开始自动恢复照片了,简直给了我再一次生命。


再就是处理器及算法的优势,数码时代对相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算法了。iPhone 手机在相机的算法上一直非常精准且独特,在摄影看来很重要的还原度、真实度做得很好,是很多别的不能比拟的。iPhone 拍照上的每次升级,算法都会进行优化,所以每一代的苹果手机都能带来和前一代不一样的体验。当然,也有很多人希望 iPhone 算法出来的照片更讨喜,“所见即所想得”,我反而不是很支持。


还有就是品控品质上,工业设计理念以及良好的品控,保证了  iPhone 优良的设计感和品质,当用这个产品来拍照时,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设计感受设计的过程,会给你拍照带来一种浸润式的体验感。说直白一点,就是你拿着 iPhone 就想拍照、就喜欢拍照,停不下来。这点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


Q:你对即将发布的新 iPhone ,在摄影上有什么新期待?

A:就 iPhone 拍照来说,可能就三个方面,一是在硬件上对相机元件的素质进一步提升,二是在模块上,对算法更加优化,真实还原度和大众迎合度一个比较专业的平衡。三是在软件上,自带的滤镜调整等基本功能更加强大,更有互动感。


就 iPhone 摄影来说,可能就只一点,在设计和理念上保持  iPhone 对摄影的那份认知、情怀、初衷。因为相机(手机)只是工具,就像《权利与游戏》里瓦雷利亚钢剑,既有本身特质,更有某种精神力量的加持,相信 iPhone 可以做到的。


Q:你用 iPhone 拍摄最难忘的照片,能不能分享照片,并告诉我们背后的故事。



A:因为我用 iPhone 摄影初衷就是想每天记录点什么,害怕碌碌而过、无为,所以自己拍照更享受一个人流逝时光那种感觉和有一两张自己喜欢照片的那种美好。有天晚上难得回家早,难得陪老婆两个人去宵了个夜,回到家门口,在一盏路灯下,说拍张照吧,希望老婆永远年轻。


Q:您希望读者从哪些社交平台了解到你?

A:微信:trtits;公众号:trtits2015。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更多 iPhone 摄影作品赏析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摄影其实也是一件挺孤独的事情,有时就只有你一个人,静静的,听着风声,个中滋味只有自知。所以选了几张比较空寂一点的照片,希望所有人不要孤单然后又保留孤独。


大家如果有精彩的 iPhone 作品不妨去官网(https://www.ippawards.com)投稿试试看,期待来年能够看到您的作品哦。


作者 | @Jamie hua

编辑 | Nicole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8+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快讯】KDD2020论文出炉,216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专知会员服务
50+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快讯】CVPR2020结果出炉,1470篇上榜, 你的paper中了吗?
姿势服装随心换-CVPR2019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vlog在国外发展快10年了,不转型依然很难
新榜
3+阅读 · 2018年12月22日
亚马逊发布实时人脸识别功能,精度提高10%
AI前线
4+阅读 · 2017年11月22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有了场景和画像才懂用户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6+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Deflecting Adversarial Attacks
Arxiv
8+阅读 · 2020年2月18日
The Evolved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9年1月30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0月18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4月5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3月17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