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手对话,“2D : 4D”可以揭示出个性和健康?(上)

2019 年 6 月 10 日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Science

如果过去6个月发表的论文是正确的,那么一个数字就足以表明,一个人是否有可能过早心脏病发作、是否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是否会成为酗酒者,或者是否会成为胖子。这个神奇的数字就是你第二根手指和第四根手指长度之间的比率,称为2D : 4D比率。男性的这一数值往往低于女性,这意味着他们的无名指比第二根手指更长。相信这个预测的研究人员表示,它反映了胎儿对睾丸激素和包括大脑在内的其他引导发育激素的暴露程度。

图片来源:Science

人类手指的长度揭示了如此多的信息,这一观点源于英国斯旺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John Manning的研究。但他所启发的领域已经超出了他所能想象的范围。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已有1400多篇论文将手指比率与个性、认知能力和性取向等特征以及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疾病的风险联系在一起。研究人员甚至试图使用从洞穴墙壁上收集到的印刷手印中的比率来确定古代壁画背后的艺术家是男性还是女性。

但这一概念也引发了许多批评人士的不满,他们认为,依赖2D : 4D比率的研究人员被一种过于简单、错误的衡量方法所诱惑。一些怀疑者认为,男女比例的差异是男性更大的手造成的错觉,或者这种测量本身在统计上存在问题。美国国立犹太健康中心的生理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Douglas Curran-Everett说:“我对每一个涉及这个比率的每一个发现都持怀疑态度。”

其他批评者则认为,这一领域充斥着无法复制的发现。维也纳大学的心理学家Martin Voracek说:“这就像是一座建在未知和不确定基础上的纸牌屋。”他将手指比率的研究与颅相学或面相学进行了比较,认为人们的头部形状或面部特征分别揭示了他们的个性、性格和智力,这是令人不可信的想法。

然而,作为一种简单、易于测量的方法,有望洞悉人类隐藏的生命时期,即胎儿早期发育时期,它吸引了整整一代研究人员,同时也让许多其他研究人员感到失望。对埃默里大学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学家、持怀疑态度的Kim Wallen来说,关于这一比率及其意义的争论提出了一些被认为是证据的基本问题。

用手指预测

一位德国解剖学家在19世纪70年代首次报道说,两性之间的手指比率通常不同,但直到1998年Manning将这一比率推到聚光灯下,这种观察才引起众多科学家的好奇。他与英国利物浦一家生育诊所的同事合作研究人体的对称性,一些研究人员怀疑这与激素水平有关。Manning说:“我对手指比率的性别差异有一个模糊的回忆。这种差异暗示了某些与性别有关的激素所起的作用。”当他和同事在诊所测量病人的手指比率时,男性右手较低的比率与较高的睾酮水平相关。

通过对来自利物浦地区儿童和年轻人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两岁大孩子的手指比率开始存在性别差异。这一发现使得研究人员假定这种差异在出生前就已经出现并反映了子宫内的激素水平。Manning解释说,手指比率表明早期发育过程中睾酮和雌激素的相对水平。

Manning写了两本书和60多篇关于这一比率的论文,他没有料到他的研究结果会产生这样的影响。这项研究确实很受欢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统计遗传学家David Evans指出,一个数字揭示了我们如此多的信息,这种想法是不可抗拒的。他研究了手指比率的遗传基础。他说:“每当你发表关于2D : 4D比率的演讲时,只要你提到它,每个人都会开始盯着自己的手。”

研究人员已经使用扫描仪、复印机、卡钳、尺子,甚至X光机来评估手指的长度。在一些研究中,科学家让受试者自己测量,可以迅速而廉价地收集大量数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的一项关于性别差异的在线调查收集了超过24万人自我报告的手指比率。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Marc Breedlove说:“我不知道有什么比产前雄激素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很容易在成人中测量出来。”

手指比率似乎也满足了科学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当时激进的观点,即子宫内的睾丸激素和相关的性激素引导着大脑发育,从而塑造成人行为。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产前激素暴露与攻击性、性取向和空间能力等特征之间的联系,以及自闭症和成瘾等疾病的风险。但是,早期胎儿的激素取样可能会危及怀孕。这也难怪研究人员将手指比率作为无法进入环境的简单读数。

这些研究建立在细微差异的基础上。虽然男性的手指比率通常较小,但两性之间存在的差距也很小。在BBC的互联网研究中,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右手指数值分别为0.984和0.994。此外,两性的分布是重叠的,平均比率因出生地和种族背景而有很大差异。

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家相信2D :4D比率是一个可靠的指标。Breedlove说:“我认为,毫无疑问,人类的这些比率反映了胎儿时期的雄激素水平。”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家Bernhard Fink也是这项研究的拥护者,他补充说:“数百项研究表明,它与多种行为和能力有关,而这些都似乎与产前雄激素有关。不过,他承认该比率通常仅解释特定特征的“小到中等”量的变化。

手指比例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应用是研究女性的性取向。研究人员表示,发育早期的激素水平会影响个体对异性的吸引力,而且女性胎儿体内的睾丸激素和其他雄激素水平升高可能会增加她成为女同性恋者的可能性。该假设一直存在争议且难以测试。Breedlove及其同事认为手指比率可能会产生新的证据,因此在本世纪初,在加州旧金山湾区的街头集市上,他们开始向人们提问,并获得其手指的数据。

尽管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手指比例的差异并不明显,但研究人员发现,自称女同性恋的女性手指比率比异性恋女性低,表现为更加“男性化”。Breedlove说,从这项研究和后续研究中得出的明确结论是,睾丸激素确实对人类出生前的性取向有影响。

然而,即使在手指比率的支持者中,这些结果也没有解决产前激素和性取向的争议。例如,Manning认为,BBC的研究显示了相反的关系,即早期睾丸激素暴露对男性的性取向很重要,但对女性则不然。

Manning说,这一数字还能让人窥见一个人的未来。例如,手指的比率可能会预测阻断睾酮或雌激素的前列腺癌或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性。Manning说:“这类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在我们开展研究之前,我们是不知道的。”

他说,这个数字对体育运动的预测能力甚至更强。研究发现,较低的2D:4D比率与一系列体育项目中较好的表现之间存在关联,包括足球、长跑、橄榄球、滑雪、划船和篮球。Manning认为,如果我们能让体育科学家们同意,这种影响会更大,未来球队应该使用手指比率作为选择球员的标准。

(未完待续)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

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ICML2020-哈佛】深度语言表示中可分流形
专知会员服务
1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0年5月2日
【ICMR2020】持续健康状态接口事件检索
专知会员服务
17+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中科大-人工智能方向专业课程2020《脑与认知科学导论》
浅谈群体智能——新一代AI的重要方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38+阅读 · 2019年10月16日
何晖光:多模态情绪识别及跨被试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大讲堂
52+阅读 · 2019年4月23日
情感计算综述
人工智能学家
31+阅读 · 2019年4月6日
前方高能:AI读取人脸表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易智能菌
3+阅读 · 2019年1月23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8+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Mesh R-CNN
Arxiv
4+阅读 · 2019年6月6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4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浅谈群体智能——新一代AI的重要方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38+阅读 · 2019年10月16日
何晖光:多模态情绪识别及跨被试迁移学习
深度学习大讲堂
52+阅读 · 2019年4月23日
情感计算综述
人工智能学家
31+阅读 · 2019年4月6日
前方高能:AI读取人脸表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网易智能菌
3+阅读 · 2019年1月23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8+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