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ndroid 的词典里,「通知延后」可能不是你以为的意思

2022 年 7 月 11 日 少数派
编注 :少数派会员第一季的内容更新已于 5 月底 顺利结束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 预售  第二季会员 ,预计于 7 月中下旬正式开始更新。关于第二季会员的详细信息,你可以 点此了解
提起「延后(snooze)」这个词你会想起什么?
如果你是 Gmail、Spark 等邮件服务,或 Todoist 这类 GTD 工具的使用者,或许会认为延后就是「稍后提醒」:重要但不紧急的邮件没空处理,延后;到期无暇处理的任务,延后;准时响起的闹钟挡不住依然强烈的睡意,延后……
所有这些用到这一概念的场景,「延后」操作所对应的无一例外都是某个特定、并且一般也是唯一的对象,比如一封邮件、一项任务、一个闹钟。
但 Android 不是这么想的。虽然 Android 系统中也有一个名为「通知延后」(notification snooze)的功能,但它的含义和机制却没法用两三句话解释得清楚,也经常成为用户困惑的来源。本文中,我们就来翻翻 Android 的词典,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定义「延后」的。
延后不是单条通知的稍后提醒
熟悉 Android 演化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对 Android 的通知系统来说,Android 8.0 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关键的升级:通知渠道、通知圆点以及我们今天讨论的通知延后功能,均是在这个版本中引入的。
在早期的 Android 版本中,延后一条通知的方式是在这条通知上左右短距离轻扫(注意不是直接划掉),然后点击通知横幅侧边出现的时钟图标即可将其延后。默认支持的延后时间包括 15 分钟、30 分钟、1 小时和 2 小时四档。
早期 Android 版本中的通知延后功能
显然,这个交互容易和删除通知条目产生冲突和混淆。于是在 Android 12 中,Google 将该功能调整为一个安静地躺在通知右下角的小图标。展开通知后,点击这个小图标方可延后。
通知延后在基于 Android 12 的 One UI 4.1 中的操作方法
但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Android 通知延后功能的操作方式,和其它通知相关操作(比如长按某条通知将其优先级设置为「静音」)一样,都是通过直接在特定通知上操作实现的。
长按通知进行交互的另一个例子
从好的角度看,这种与通知直接互动的方式,符合「我要对这条通知/这条通知的发起应用进行设置」的操作直觉。但这种设计的副作用在于,会给人一种「我正在与这条通知进行交互」的暗示;再加上「通知延后」这一命名并不清晰,就会让不少人对通知延后功能的实际效果产生误解,即理解成了「让这条通知晚点再出现」。
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称,通知延后的意思是「让应用完全静音」,即只要延后一条通知,就能在选定时间内阻止相关应用的所有通知。
延后针对的是整个通知渠道
这些理解都是不正确的,错误的根源是理解错了 Google 对通知延后的功能设计。
在 Google 的本意中,虽然通知延后的交互对象是某条具体的通知,但其作用对象并不是这一条通知及其内容,而是这条通知所对应的 通知渠道 (notification channels)
例如,假设某款应用有「营销通知」和「对话通知」两种通知渠道。那么,当我们对一条属于「营销通知」的消息进行延后操作时,实际上将会推迟此后各条营销通知,直到选定的生效时间结束。相反,即使在这段时间内,该应用的对话通知依然可以正常推送。
换言之,在理想状态下,通知延后的实际效果包括:
  1. 让直接交互的那条通知稍后显示;
  2. 让对应通知渠道的所有通知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不再提醒;
  3. 设定时间范围内的其它通知能够在延后结束时正常出现;
  4. 被延后的所有通知的通知内容都能自动更新到最新状态。

这个机制的设计逻辑,某种程度上也与 Google 在 Android 8.0 同时推出通知渠道与通知延后功能的做法相吻合。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那么,延后单条通知可以「让应用彻底静音」的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因为我们所接触到的国内应用大多没有正确适配通知渠道,国内定制系统「杀后台」问题一直都比较严重,进一步阻碍了通知的有效送达。
结果,一旦延后了一条通知,实际效果几乎总是让应用的所有通知都被延后。再加上延后本身就是一个使用人群规模相对较小的功能,以讹传讹,自然也就会有「通知延后可以直接让应用彻底静音」的普遍认知了。
延后功能本可以更有用
最近刚好有个从 iPhone 迁移到 Pixel 的朋友,提出了一个「短时间内让特定应用静音」的需求。当时,我也没有理解通知延后的正确含义,于是提出了一系列别的解决方案:
  1. 通过数字健康中的「专注模式」功能,将想要静音的应用放进黑名单,然后进行专注模式定时;
  2. 开启系统勿扰模式,然后将除了想要静音的应用之外的所有其它应用,全部加入「例外」;
  3. 通过其它方式(冰箱、屏幕时间限制等)将应用暂停、冻结或休眠。

两种可能但比较麻烦的解决方案
但这两种操作的确都太麻烦了,对于这种出现频率可能并不高的需求来说,一次设置之后的恢复成本也比较高。
意识到通知延后的实际含义后,我才顿觉「蓦然回首」:通知延后功能正是非常适合这一需求的解决方案。
可惜的是,通知延后要发挥全部功能,是以应用正确适配了「通知渠道」为前提的。但由于上述的设计问题以及国内应用的现状,「通知延后」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也没有为更多用户所发现。
值得一提,Google 似乎也意识到了「延后」(snooze)这个命名可能会引发的歧义。在 Android 10 的第三个测试版中,通知延后功能一度被 Google 砍掉。
但这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毕竟,让现在来不及处理的通知晚点再出现,听上去是个非常有用的功能。Google 的决策也因而引起了用户的不满。
结果,在 Android 10 的第五个测试版本中,Google 又向用户妥协,将通知延后功能做成了一个默认关闭的可选开关。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说明 Google 或许还是没有意识到,很多用户对这个功能的执念都来源于对「延后」操作的误解。但是,关于这一功能,Google 至今只在面向开发者的 文档 中,做了下面这段模棱两可的说明,却并未对一般用户进行任何更细致的解释。
Snoozing: Users can snooze notifications, which causes them to disappear for a period of time before reappearing. Notifications reappear with the same level of importance they first appeared with. Apps can remove or update a snoozed notification, but updating a snoozed notification does not cause it to reappear.
休眠:用户可以将通知置于休眠状态,以便稍后重新显示它。重新显示时通知的重要程度与首次显示时相同。应用可以移除或更新已休眠的通知,但更新休眠的通知并不会使其重新显示。
可以发现,中文版的文档中,notification snooze 的翻译其实是「休眠」。虽然这和系统中不一样,但综合上述,在我看来反倒是个更加准确、也更不容易让人误解的命名。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rime/story/android-snooze-explained?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克莱德
责编:他自己
/ 更多热门文章 /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神经网络首看书《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中英文版本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XAUTOML】可解释自动机器学习,2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60+阅读 · 2021年4月23日
【经典书】C语言傻瓜式入门(第二版),41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1+阅读 · 2020年8月16日
【2020新书】实战R语言4,3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7月1日
【2020新书】从Excel中学习数据挖掘,2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干货书】流畅Python,766页pdf,中英文版
专知会员服务
223+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iOS 16 的大杂烩,满满都是安卓味?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6月9日
Android 13来了,它真的平庸又鸡肋吗?
InfoQ
0+阅读 · 2022年2月14日
Android 13 来了!这个功能终于追上 iOS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2月11日
iOS、Android、PC 值得下载的 6 个 App
少数派
1+阅读 · 2022年1月28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9月10日
已删除
Arxiv
31+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神经网络首看书《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中英文版本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XAUTOML】可解释自动机器学习,27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60+阅读 · 2021年4月23日
【经典书】C语言傻瓜式入门(第二版),41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1+阅读 · 2020年8月16日
【2020新书】实战R语言4,3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0年7月1日
【2020新书】从Excel中学习数据挖掘,223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5+阅读 · 2020年6月28日
【干货书】流畅Python,766页pdf,中英文版
专知会员服务
223+阅读 · 2020年3月22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相关资讯
iOS 16 的大杂烩,满满都是安卓味?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6月9日
Android 13来了,它真的平庸又鸡肋吗?
InfoQ
0+阅读 · 2022年2月14日
Android 13 来了!这个功能终于追上 iOS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2月11日
iOS、Android、PC 值得下载的 6 个 App
少数派
1+阅读 · 2022年1月28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