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智元 本文为约3237字,建议阅读6分钟
本文介绍 了硅谷大厂们在人力资源上的降本增效方法。
【导读】最近,硅谷大厂们接连开启「部门重组」。如果在期限内找不到新岗位,对不起,你可以自己润出去了。
最近,硅谷的互联网大厂们为了「降本增效」,纷纷开始悄没声地裁员了。
But,大厂的「裁员」可不叫「裁员」,而是——「部门重组」。
当然,这个「重组」是有期限的。时间一到,没找到落脚点儿的人就得乖乖卷铺盖走人。
Meta:距离你被开除,还有30天
近日,彭博社的亿万富豪榜显示,小扎的资产缩水了一半。
而Meta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削减至少10%的开支。如何实现呢?当然是通过裁员。
消息人士称,由于面临增长停滞和竞争加剧,Meta已经悄悄地开始「重组部门 」了:他们给了部分员工一个有限的窗口期,让他们申请公司内的其他职位。
这种裁员方法很「高明」,既可以实现裁员,又避免了给员工的恐慌。
冷知识:解雇通知单被设计成粉色,是为了在文件堆中更显眼
据悉,这一次,只是更大一轮裁员的前奏。虽然公司也会削减管理费用和咨询预算,但最大的节省,还是来自裁员。
在数周以前,Meta的高管已经在公开场合表明,现在Meta需要冻结招聘,以及「无情地优先考虑」它的业务。
微妙的是,他们一直在避免使用「裁员」这个词。
在解释这种变动时,Meta的发言人Tracy Clayton引用了CEO小扎在7月份的声明——随着业务压力越来越大,公司需要把资源重新分配给最重要的项目。
「为了应对挑战,我们的团队需要发生改变,在这一点上我们一直很透明。」
Clayton表示,给被解雇的员工一段时间,让他们来申请新的岗位,这是Meta留住可能失去的人才的一种举措。
不过,他拒绝透露有多少员工受到这种变动的影响。
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Meta就一直在削减运营费用,但通过自然减员以外的方式减少员工人数,实属首次。
在Meta员工的眼里,这种在限期内重新申请工作的过程仿佛一场炼狱,他们称之为「30天名单」。
在Meta,岗位被取消的员工如果在一个月内不能在内部找到新岗位,就会被解雇,这是一项内部传统。
在以往,通常是评价不太好的员工会被解雇,而现在,即使是那些声誉良好、业绩突出的员工,也在面临着定期淘汰。
在第二季度末,Meta有83,553名员工,比上一年增加了32%。
谷歌:95%的都留下了
为了削减成本,谷歌也在采取同样的策略。
据称,谷歌在上周通知了其创业孵化器Area 120的大约一半员工,让他们在90天内找到公司的其他岗位。
消息人士称,如果员工是直接被裁员,谷歌会给60天的时间,来申请其他岗位。但如果是项目被取消,Area 120员工的时间会宽限一些。
在今年3月,超过1,400名谷歌员工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公司将云计算部门100多名员工的60天期限延长至180天,理由是 「许多员工面临着转型障碍」。
谷歌发言人表示,有95%希望继续留住公司的员工在规定期限内找到了新的岗位。
截至第二季度末,母公司Alphabet拥有174,014名员工,同比增长了20.8%。
寒气中的硅谷大厂们
在硅谷,互联网巨头们在疫情期间以惊人的速度招人,随后又开始惹人注目地裁员。
Facebook的负责人Tom Allison曾发帖抱怨:「为什么现在招人这么难?」
Allison感叹道:「我们的招聘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其中,工程师的短缺最为严重」。
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寒气来袭,以及数字广告市场的动荡,一些知名科技高管的措辞,也在不断变化。
「说实话,公司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不应该在这里。」今年6月,小扎在Meta的全体会议上这样说。
Meta的工程主管也敦促管理人员找出「正在划水的员工」,把他们放在替补名单上——这就是解雇的前奏。
在公司内部论坛上,这些言论引发了员工的讥讽,同时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所以,这次小扎可是学聪明了……)
从2020年初至今,Meta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超过56.6%。截至9月20日收盘,Meta的市值跟2021年9月的峰值相比,已下跌超过6,850亿美元。
比起Meta,谷歌要稍好一点,但它的股价在过去一年里也下跌了27.3%。
7月,Alphabet的CEO Pichai表示,谷歌将要放缓招聘,并敦促员工要「加强创造性」。
在本月的一次会议上,Pichai提出要将公司的生产力「提高20%」,但他没有细说自己将如何衡量改进。
在这些互联网公司中,Snap可以算是一个异类——它公开地宣布裁员。
Snap上周表示,自2020年底以来,员工增长了约65%,公司将削减约20%的员工。
Snap的CEO Evan Spiegel告诉员工:「我们必须减少成本,以避免产生重大的持续损失。」Spiegel表示,Snap正在推出一个人才目录,以帮助离职的员工在公司之外寻找工作。
专业员工服务公司Justworks的人力高级副总裁Allison Rutledge-Parisi表示,硅谷仍然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因此如果能找到在公司内部重新安置员工的方法,是有效益的。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抛弃一群为公司做过贡献的人,而不考虑为他们在组织内部找到另一个地方,这是很荒谬的。」
但这种内部消化的方法也有缺陷。
职业网站Ladders的CEO Dave Fische表示,让员工去竞争数量有限的内部岗位,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对生产力和士气的打击。
「员工内部会出现很多谣言、敌意和指责。」
前微软HR副总裁:这些人最容易被裁
不过,面对铺天盖地的「裁员」,也不用太担心(大概)。
来看看曾为微软效力了8年的人力资源副总裁Chris Williams,对此有何分析吧。
当时,他需要负责32,000多名员工,每年22亿美元的工资,以及超过3亿美元的福利。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工作能为公司带来的收益越高,你被解雇的风险就越低。
当公司不得不退到核心业务时,就会转向能赚钱的优质产品。
如果你是这些团队中必不可少的一员,那么你失业的概率就和整个公司倒闭的风险差不多了。
一提到裁员,就会想到人力资源或财务之流。
但实际上,这些领域在大多数公司中运行得相当精简,即使在经济繁荣的时候。
一方面,这些部门通常没有什么可以削减的余地。
另一方面,HR是裁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在公司接受审查时还要依靠财务的帮忙。
因此,这些领域很少成为重点目标。
公司在收缩的时候,活动、福利以及员工津贴等等都是很容易下手的目标。
毕竟,没钱了嘛。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公司可能会决定探索新的业务线或扩展到新的领域,而这种尝试在前期是非常不稳定的。
除非公司决定全力以赴转型到你所的新领域,否则在形势比较紧张时,部门有极大概率喜提裁员。
临时工或合同工,就是用来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的。
这样,公司便可以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时刻「保持灵活」。
因此,合同工往往就是在潮水退去时,最先出局的。
其他领域,大多数都处于这两极之间。如果想进行判断的话,就需要从内部对公司的计划有具体的了解,相对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
不过,无论你的裁员风险如何,时刻保持简历的更新肯定是错不了的。
毕竟简历这种东西,你可以用不上,但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
而保持简历的更新,不仅可以帮助你度过迫在眉睫的风暴,而且还可以让你在平时保持信心。
对此,Williams的建议是,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包括最新的成果,以及在描述工作时可能涵盖的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