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托卡马克I模状态中弱相干模的特征研究
项目编号: No.11405217
项目类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批准年度: 2014
项目学科: 数理科学和化学
项目作者: 刘子奚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项目金额: 26万元
中文摘要: Improved mode(I模)是一种很有希望将来被ITER和反应堆选择的运行模式,它的特征是能量输运和粒子输运解耦。I模状态下有ITER所期待的高温、低碰撞率的台基,并且拥有与传统H模相当的能量约束。I模缺少密度台基,粒子输运会显著减少,因此在高Z金属壁材料下容易保持类L模的杂质水平。I模不产生大的ELM不稳定性爆发,避免了ITER规模装置中不可控的I类ELM爆发形成的脉冲热负荷对靶板和第一壁的冲击,不需要引入ELM缓解和抑制系统。一般而言,I模的台基处会出现以密度扰动为主的弱相干模(WCM)。虽然实验上对WCM已经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但其产生的物理机制依然是一个谜团。本项目将通过统计方法在EAST实验中总结I模的典型放电,并用研究边界湍流以及MHD不稳定性的BOUT++程序对I模现象进行系统分析,了解WCM特征,尝试理解产生I模的物理机制。
中文关键词: I模;EAST;内部输运垒;;
英文摘要: I-mode is a promising alternate regime for ITER and reactor-scale operation, characterized by its apparent decoupling of energy and particle transport channels. I-mode operation generates a high-temperature, low-collisionality pedestal (with natural opera
英文关键词: I-mode;EAST;I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