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野战条令4-0:后勤保障行动》(FM 4-0)确立了后勤保障的条令化路径。该条令将"后勤保障"定义为:为维持作战行动直至任务完成所必需的"后勤支援"、"财务审计"、"人事服务"及"卫勤保障"体系。后勤保障行动涵盖后勤保障体系内跨职能领域与兵种分支的协同运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后勤兵种"、"副官长兵种"与"财务审计兵种"。位于弗吉尼亚州李堡的美国陆军合成兵种保障司令部(CASCOM)作为"后勤卓越中心"(SCoE),是所有保障活动的核心枢纽。通过跨兵种论坛与工作组实现保障体系内的行动统一。CASCOM致力于应对各作战职能中固有的后勤保障挑战与复杂性,为政策制定与战略优先项提供决策依据,促进陆军全体系及联合伙伴协作,培养敏捷型指挥人才,并依据《第10编》法定义务提升保障效能。该司令部同时监管非后勤兵种人员转入多功能后勤兵种(90系列)的准入机制。
a. 宗旨
本节旨在为所有后勤保障兵种(后勤兵种、副官长兵种、财务审计兵种)提供通用指导原则。界定"后勤作战职能"、"财务审计职能"及"人事服务职能"(含副官长职能)共通的职业发展要求。后勤保障体系同时作为"医疗后勤"(MEDLOG)与"作战合同保障"(OCS)的能力建设主体。卫勤保障领域陆军人员发展体系详见DA PAM 600-4条例:https://armypubs.army.mil/epubs/DR_pubs/DR_a/ARN36761-PAM_600-4-000-WEB-1.pdf
b. 人才管理
人才管理通过充分释放军队核心资产——人力资源潜能来增强战备水平。随着陆军人才管理要求深化,军官需拓展经验与技能维度以应对"塑造战场态势"、"预防冲突升级"及"巩固大规模作战行动(LSCO)成果"三大战略职责挑战。"多域作战"(MDO)涵盖陆、海、空、天、网领域能力互操作,军官应具备多域作战中的规划、协调与集成能力。军官独特才能的识别、培育与拓展始于少尉阶段并贯穿职业生涯。人才管理责任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军官考评官、导师、基地资深后勤官、职业军事教育(PME)教官、人力资源司令部(HRC)职业管理专员及兵种主管军官。识别后勤保障军官才能需重点把握界定个体特质的"知识、技能与行为特征"(KSBs)。军官及指挥官应定期访问https://talent.army.mil以获取陆军人才管理特遣队最新举措与机遇。
c. 知识、技能与行为特征
陆军通过识别军官职业生涯中的"知识、技能与行为特征"(KSBs),并将其与职业路径特定岗位匹配实现人才管理。"知识"通过职业军事教育课程与自主学习获取;"技能"借由职能化培训及作战部队实践经验锤炼;"行为特征"则通过人生阅历与专业楷模塑造形成。每位军官具备多维KSBs要素,多数要素呈递进式累积。下表列示后勤兵种军官在各军衔层级必备的核心KSBs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