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主要内容篇
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 国家顶层设计强力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等8地布局10大数据中心集群,形成“核心枢纽引领、区域梯队协同”的网络。 * 智能算力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国智能算力规模达90 EFLOPS,较2019年增长近13倍,年均增速高达90%。 * 区域协同优势凸显:东部需求旺盛,西部能源充足成本低,算力资源实现全国优化配置。
大模型迭代:万亿级参数模型训练需求激增,算力消耗呈指数级增长。 * 政策与资本共振:“东数西算”带动超2000亿元投资,国资基金聚焦AI芯片、算力服务。 * 产业应用规模化:AI从互联网向金融、制造、医疗等实体产业渗透,场景化算力需求爆发。 * 长尾算力潜力释放:分布式调度技术整合闲置GPU/TPU,形成“云上算力池”,服务中小企业。 * 云化调度技术成熟:容器化、弹性伸缩等技术使算力“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
地缘政治下,算力安全升至战略高度。目标2027年智算国产化比例超70%。华为昇腾、壁仞BR100等国产芯片性能逼近国际水平,上海临港万卡国产AI算力池成标杆。
“双碳”目标倒逼算力降耗。新建数据中心PUE需低于1.3,液冷、浸没式冷却技术广泛应用。液冷中心PUE可降至1.2,西部枢纽清洁能源供电占比提升。
全国算力调度网络加速形成。统一标准和调度平台打通东西部算力“外溢”与“回流”,实现时空互补。
综合型平台:提供大模型全链条服务,成AI“操作系统”。 * 垂直型平台:深耕金融、医疗等行业,提供定制化模型即服务(MaaS)。两类平台协同满足多元需求。
LLM引入知识图谱增强专业性,企业部署所需算力达基础模型的2-3倍。金融、医疗等行业专属知识库训练催生高性能算力新需求。
算力即服务(CaaS)成主流,2024年市场增速达80%。云平台整合碎片资源,Serverless架构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政府:需制定标准、开放公共数据、提供政策支持。 * 企业:供给方打造高性能平台,需求方以租代建降成本。 * 园区/枢纽:需系统规划集群,创新运营模式。 * 高校/行业组织:联合攻关技术,共建“芯-云-用”价值链。
上海已率先打造AI算力集群样板:智算规模达十EFLOPS量级,临港建设15000卡国产智算中心,并构建“模型-数据-算力”完整生态链。这预示着一个更高效、开放、可持续的智算生态正在成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