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他将“美”视作一个科学概念 | 《美的进化》全网首发

2019 年 1 月 21 日 知识分子

科学概念的产生是一个不断更迭、日新月异的过程,然而,再怎么更迭,“美”——这个大多数时候被归于艺术领域的词儿基本都与科学概念绝缘。


理查德 · O. 普鲁姆却不这么想,他甚至将“美”视作是一个科学概念!这点在他的新书《美的进化》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尽管这可能带来很大争议。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这本书的欣赏,《美的进化》甚至获得2018年度的美国普利策图书奖提名,并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图书。


最近,中信出版社鹦鹉螺工作室将这本书引入中国,《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也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此次,《知识分子》拿到了《美的进化》全网独家首发权,率先将这本著作送到每一位读者的面前!


扫描文末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全文”,抢鲜欣赏这份“美丽”!仅限三天喔!


《美的进化》

推荐序

(一)


提到“进化”一词,我们几乎会条件反射般地联想到达尔文。然而对于这位妇孺皆知的英国科学家,人们对他最为重要的科学贡献—进化的自然选择理论,又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或错解。

比如,对于“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其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是“为了吃高处的叶子,长颈鹿经常使用脖子,代代相传的结果”。

类似谬误为什么会形成,并且很难得以澄清或纠正呢?一定程度上,恐怕是因为人们对生物性状、遗传、突变、进化(Evolution,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主张翻译为“演化”)等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尚流于表面,或者习惯于望文生义所致。

科普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与出版本书的中信出版社鹦鹉螺工作室一样,我所参与创办的《知识分子》和《赛先生》,同样以传递有洞见、有知识、有趣味的科学为使命,希望带给读者更开阔的科学视野。

如何实现这一使命?为读者送上富有启发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是基本要求之一,枯燥的说教式知识传输,在今天不会被读者接受。因此,不论是出版机构还是新媒体,绞尽脑汁寻找并抓住好的选题至关重要。

提名 2018 年美国普利策图书奖的《美的进化》,就是这样一本能够刺激思考,同时呈现背景知识的科普作品。它挑战着我们的常识,即便在生物学领域,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也跳脱出大多数学者所持的主流观点。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蜂鸟给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带来了重要启发。这本书的作者普鲁姆同样是在几十年对鸟类如痴如醉的观察中,想要为生物学找到新的方向,来研究动物的主观体验。而对于鸟类的研究经验,作者最终还是想用来深入理解人自身。

“通过应用在探索鸟类进化史的过程中学到的有关配偶选择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塑造人类物种的外表和性行为方面的作用。”

作者普鲁姆遵循着古老的博物学传统,试图将达尔文几乎被人遗忘的“配偶选择的审美进化理论”重新带回生物学主流,甚至决定将 “美”视作一个科学概念。这恐怕是很有争议的。

科学之所以能够不断给人类带来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在于不断地自我突破。


饶毅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美的进化》

全网首发

点击二维码,新书带回家


▼▼▼点击“阅读原文”,抢鲜欣赏《美的进化》!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4+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中科大-人工智能方向专业课程2020《脑与认知科学导论》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95岁的查理·芒格,一周读二十本书
三联生活周刊
7+阅读 · 2019年5月22日
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0+阅读 · 2019年1月15日
10000个科学难题 • 制造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13+阅读 · 2018年11月29日
未来人类会关注可解释性吗?
待字闺中
5+阅读 · 2018年8月9日
这12本书让技术人士的思维乘上火箭
图灵教育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为什么大家都不戳破深度学习的本质?
36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2月7日
【人工智能】重磅:中国人工智能40年发展简史
产业智能官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6月24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1月4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95岁的查理·芒格,一周读二十本书
三联生活周刊
7+阅读 · 2019年5月22日
李善友:战略听着空?但有人用它“绝处逢生”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0+阅读 · 2019年1月15日
10000个科学难题 • 制造科学卷
科学出版社
13+阅读 · 2018年11月29日
未来人类会关注可解释性吗?
待字闺中
5+阅读 · 2018年8月9日
这12本书让技术人士的思维乘上火箭
图灵教育
6+阅读 · 2018年4月23日
为什么大家都不戳破深度学习的本质?
36大数据
4+阅读 · 2017年12月7日
【人工智能】重磅:中国人工智能40年发展简史
产业智能官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