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长江下游地区晚泥盆世石松植物研究
项目编号: No.41402023
项目类型: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批准年度: 2014
项目学科: 天文学、地球科学
项目作者: 孟美岑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项目金额: 23万元
中文摘要: 石松植物中演化程度最高的广义水韭目是全球晚石炭世沼泽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群体,它们在晚泥盆世已经出现于华南地区,与其他维管植物共同成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还需要加强该时期石松植物在生物学、系统发育学和古环境学方面的工作。本项目拟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晚泥盆世的石松植物,通过多种实验方法揭示其形态学、解剖学等方面的新信息,完善已有植物的特征并认识新植物,从而探讨它们的演化意义。对广义水韭目及相关植物重新进行性状分析和编码,补充已有性状矩阵并采用分支分析的方法获得完整且稳定的系统发育树,最终探讨这些植物的亲缘关系。另外,项目拟采集植物碳质成分进行碳同位素测试并得到相关数据,尝试恢复古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环境因素。
中文关键词: 华南晚泥盆世;巢湖小孢穗;葛利普亚鳞木;乔木状石松植物;单性孢子叶球
英文摘要: As the most derived lycopsids, the Iso?tales sensu lato representatives were the most conspicuous plants of the Late Carboniferous coal-swamp ecosystem of the world. In fact, this group had occurred in the Late Devonian of South China. The occurrence of s
英文关键词: South China; Late Devonian;Minostrobus chaohuensis;Sublepidodendron grabaui;arborescent lycopsid;monosporangiate strobi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