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北约首架E-3A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飞机降落在立陶宛希奥利艾空军基地,标志着旨在强化波罗的海地区警戒行动的临时部署行动启动。此次部署属于北约调整东翼防御态势的总体战略组成部分,当前欧洲安全环境仍以重大不稳定性和北约东部边境紧张局势升级为特征。该行动旨在重申盟军在这一毗邻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敏感区域的空中存在,同时提升北约对动态战略局势的快速响应能力。
北约分遣队将以三架E-3A飞机在立陶宛执行数周任务,开展覆盖波罗的海全域的空中与海上监视行动。(图片来源:北约)
北约分遣队将以三架E-3A飞机在立陶宛执行数周任务,开展覆盖波罗的海全域的空中与海上监视行动。此举通过持续雷达覆盖与实时情报回传,确保北约增强型警戒行动中的战略态势感知与作战连续性(该行动已成为前沿威慑态势的核心要素),强化区域部署盟军空军的态势理解、多国协同与行动自由度。
E-3A"哨兵"(通称AWACS)是由波音防务基于波音707平台开发的空中预警指挥机,其机身上部配备9.1米旋转穹顶,内置AN/APY-1或AN/APY-2雷达,可对400公里外的海空目标实施360度探测。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可同时追踪多目标,并与拦截机、海上巡逻机或打击平台协同。自1977年服役以来,E-3A已被美国、北约、法国及沙特阿拉伯等空军列装,至今仍是现代空中指挥控制的关键战力。
E-3A无武装配置,核心职能聚焦先进监视、联合协调、战场管理与通信中继。该机无需加油续航超8小时(配备CFM56发动机型号可达11小时),通过空中加油可进一步延长任务时长。自海湾战争以来,其参与过巴尔干、阿富汗与利比亚等所有主要战区的空域管控、特种作战支援、反恐协调、打击管理与撤离规划,广域战略态势感知能力使其成为北约一体化行动的核心支柱。
此次部署支持北约"敏捷战斗部署"(ACE)概念,旨在提升盟军空军分散部署、弹性生存与快速反应能力。ACE框架倡导灵活运用前沿基地(常位于紧张区域附近),在对抗或不稳定环境中维持去中心化空中行动。AWACS机组将在希奥利艾开展复杂作战场景下的快速部署训练,强化与立陶宛东道国机构的互操作性,巩固联盟内部协作。
作为北约空中监视核心,E-3A持续充当联盟指挥控制体系基石。其远程探测与实时数据传输能力直接支撑联合作战规划与执行。该机设计适应电磁对抗环境,配备对抗系统并实施"雷达系统改进计划"(RSIP)与"最终寿命延长计划"(FLEP)等现代化升级,确保机队效能维持至2035年"联盟未来监视与控制计划"(AFSC)接替。
北约AWACS进驻希奥利艾体现联盟维持东翼高度战备的意图。该基地作为波罗的海空中警务任务常用据点,为盟军先进能力部署提供关键基础设施,在支持东北欧集体防御与应对俄军波罗的海及苏瓦乌基走廊周边军事活动方面发挥战略作用。
E-3A部署立陶宛彰显北约应对战略挑战的适应力,重申其保卫欧洲-大西洋空域的承诺。通过融合先进技术、敏捷作战理念与东道国协作强化,北约持续演进防御态势应对当前安全需求。这种基于机动性、持久力与多国集成的战略存在,构成欧洲集体威慑与防御框架的关键要素。
参考来源:armyre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