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创新与应用工具以优化生活、主导战事的历史源远流长。自1950年代诞生以来,人工智能(AI)作为工具库新成员,其发展轨迹已使自主机器(AM)的独立思考成为现实。本文主张机器意识将在当代人生命周期内涌现,聚焦军事自主机器(MAM)背景下机器意识、伦理与国际人道法(IHL)的交叉领域。研究批判性审视现行法律伦理框架能否容纳意识化MAM的发展,着力解决归责机制、法律责任与伦理义务等核心议题。

论文揭示法律条款的缺失,提出将MAM确立为法人的必要性——通过赋予其权利与义务以化解责任归属困境。在此过程中,论文首次界定"真实价值对齐问题"(TVAP):超越IHL框架下MAM与人类价值观对齐的挑战,更在于将IHL原则延伸至MAM,确保对其"生命"的伦理对待与保护。全文反复警示:军事自主机器(MAM)无法自主选择存在方式,其生命将在战场"启动",故部署MAM必须秉持极致审慎。研究呼吁构建强健监管框架,规范MAM的部署、责任与伦理考量,保障IHL合规性。承认MAM自主性及其潜在道德主体地位,对维系法律明晰度、平等性以及预防未来战争中的伦理归责真空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强调法律调适与伦理前瞻在意识化MAM研发部署中的核心地位,为AI与IHL的宏观 discourse 注入新动能。

稳定格局的颠覆

当前明确权责关系的法律伦理体系,正面临意识化自主机器(AM)与军事自主机器(MAM)发展的颠覆性冲击。本文中AM(含MAM)特指具备完全自主性、意识及自我导向能力的机器。AI作为AM的核心组件,赋予其独立运作、决策制定及动态环境适应能力。AM/MAM将挑战人类对意识本质、价值体系及生命定义的认知边界。我们亟需在法律与伦理层面超前布局,构建稳定秩序,防范AM发展中衍生的新型权责关系被忽视。这在军事语境中尤为关键——国际人道法(IHL)的额外治理维度因独特挑战与归责需求,将对MAM及作战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学术共识的真空

该前沿领域文献呈现观点分歧且难觅共识,尤其涉及AM/MAM对人类承担的权利义务,以及人类是否需承认并维护AM/MAM的价值权责。学界对AM/MAM权责体系的具体形态鲜有共识,论文强调此乃MAM研发部署的重大风险。尽管人类共享联合国倡导的和平、自由、社会进步、平等权利与人格尊严等普世价值,将其作为AM/MAM理解遵循的价值基础似为合理起点,但系统化权责框架仍属空白。

欧洲议会(EP)委托撰写的《机器人民法规则》报告警示:决策者已高度关注技术跃进引发的法律伦理问题。法律体系需具备未来适应性,而英国脱欧决定可能加速法律漏洞显现。萨维里穆图对此断言:"在技术变革永不停歇的环境中,通过精确定义权责义务来落实责任归属面临巨大困难。"技术发展速度使伦理法律缺口对责任认定、人类对AM的义务及MAM独特挑战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启动时ChatGPT尚未问世,如今却已成为日常生活工具,足证技术迭代之迅猛。

技术跃进与伦理困境

技术发展速度使机器意识等概念突破部分人群的想象边界。文献表明,基于机器学习(DL)的发展,机器意识极可能于当代人生命期内实现,这将重构IHL对MAM的适用范畴与效力基础。

DL基于深度人工神经网络运作,其"黑箱"特性导致可追溯性、法律责任及IHL核心归责机制难以确立。人类决策机制尚不明确,将其复刻至另一意识实体的尝试充满风险,在军事环境中尤甚。研究揭示:关于人类自由意志、主体性与自主性的伦理理论,迄今仅局限于人类及有限动物情境,从未严肃拓展至AM/MAM领域。现有伦理法律研究顽固坚持"唯人类独享意识、人格与自主权"的立场,形成重大认知断层。尽管我们正拥抱ChatGPT等迈向机器意识的技术,但AM/MAM的研发应用将引发IHL框架下的严峻伦理挑战。

研究路径与核心命题

由此必须探讨军事环境下IHL合规的决策机制与归责体系特殊性。本论文聚焦意识化AM/MAM决策归责机制的认知缺口,剖析IHL需拓展的领域、待延伸的价值观及亟需深化的讨论,以识别并适应MAM——此即"真实价值对齐问题"(TVAP)的核心内涵。

论文设定四大研究目标:

  1. 探索AI与IHL的法律格局
  2. 研判机器意识设计是否兼容IHL
  3. 检验现行IHL伦理准则与机器意识决策的契合度
  4. 解析MAM对IHL原则的真实遵循程度

全文架构

七章结构中,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追溯AM发展史至当代MAM,着重评析当前伦理法律风险认知,揭示"价值对齐问题"(VAP)与作者首创的"真实价值对齐问题"(TVAP)理论缺口。第三章对应目标1,剖析AI与IHL法律格局并聚焦TVAP。第四章围绕目标2,探究机器意识设计与IHL的兼容性及TVAP的衍生机制。第五章针对目标3,检验IHL伦理准则与机器意识决策的对齐度及其TVAP影响。第六章立足目标4,探索MAM对IHL原则的遵循路径并聚焦TVAP。第七章整合研究发现,阐明当前研究(含IHL、VAP及TVAP领域)缺口的风险影响,提出填补缺口与风险缓释建议,并规划未来研究方向。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无人机战略意义:远程战争概念》263页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24年9月26日
《特种部队能否引领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130页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2024年9月20日
《无人革命:无人机如何彻底改变战争》407页
专知会员服务
170+阅读 · 2024年3月23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73+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78+阅读 · 2023年3月26日
Arxiv
172+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4+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7+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