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射协同作战无人机可降低跑道依赖并为敌方制造新战术困境,但亦存缺陷。
美国空军正研究除其他方式外,从其他飞机空射协同作战无人机(CCA)以降低对传统跑道的依赖。空射CCA亦符合空军关于此类无人机对未来空战产生颠覆性影响、为敌方制造新挑战的宏观构想。与此同时,从母舰飞机发射CCA将带来需克服的作战挑战与限制。
美空军少将约瑟夫·昆克尔5月8日在空天军协会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上提出采购空射CCA的可能性。昆克尔现任五角大楼空军总部部队设计、集成与兵棋推演主任兼空军未来事务副参谋长。
美空军CCA项目正以迭代开发周期推进。通用原子公司与安德瑞尔公司目前正开发命名为YFQ-42A与YFQ-44A的原型机(作为项目第一阶段"增量1"内容)。"增量2"阶段需求已进入最终确定后期,昆克尔此前表示第二阶段或倾向采用低成本、低复杂度设计。空军计划采购100至150架"增量1"CCA,未来各阶段总量至少达1000架。
图:通用原子公司YFQ-42A与安德瑞尔YFQ-44A合成渲染图。图片来源:通用原子/安德瑞尔
"考量战力生成与可用基地数量时,短距起飞与垂直起飞各有优劣,"昆克尔表示,"我们必须权衡:垂直起飞通常降低有效载荷与航程。需在战力生成、生存能力与载重航程需求间寻求平衡。但我们正深入研究相关技术需求。"
"我们也在探索完全摆脱地面部署的可能性,"他补充道,"或通过空中投放方式部署CCA。这些均属研究范畴。但明确的是,我们不希望CCA受限于空军基地。"
YFQ-42A与YFQ-44A虽设计为传统跑道起降,但已全面贯彻空军"敏捷作战部署(ACE)"理念。ACE强调以非常规方式部署至分散化作战节点(含基础设施薄弱的偏远基地),从而扰乱敌方打击周期并降低脆弱性。通用原子称YFQ-42A采用特殊设计以适应较短或维护不足的跑道;安德瑞尔CCA基础设计"Fury"(源自蓝军技术公司)亦具备短场性能优化特征。
TWZ持续强调,在"敏捷作战部署(ACE)"框架下,具备完全跑道独立性(或至少脱离传统机场)的协同作战无人机(CCA)将极具战术价值。除降低遭袭瘫痪风险外,跑道独立的CCA可从更多潜在节点起降,极大增加对手的战场不确定性。
空军官员明确表示,未来高端冲突(如太平洋对华作战)需具备在遭袭状态下持续作战能力。基于此前对航程能力的讨论(至少针对"增量1"CCA),印太战区前沿机场极易遭敌方打击,将无人机部署于此风险极高。
"我们清楚对手会试图打击我方基地,"昆克尔上周明确指向中国表示,"过去30年,他们发展火箭军、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旨在压制我方基地战力生成。分散部署是削弱对手火力密度的有效方式。"
"未来制空权争夺将更趋复杂,我们需要两要素:规模,以及可负担的规模来压制对手。CCA助力实现可负担规模,"他继续阐述,"另一常被忽视的优势是增加对手作战复杂性。"
YFQ-44A无人机量产型外观展示
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作为空战人员,最易应对的威胁是'直捣黄龙'式攻击,"昆克尔指出,"通过多战区节点部署CCA,可显著提升对手感知的战场复杂性,迫使其面临多重困境。"
空射CCA将进一步加剧防御方压力——传感器可能突然探测到倍增的打击力量。空射无人机可多向突袭目标区,或脱离主群转战相邻区域。
低生存性载具可从后方空射CCA进入高危区域,再由隐身有人战机接管控制。空射CCA还能为预警机、加油机等高价值脆弱资产提供额外防御时长,甚至实现威胁感知后按需发射。
B-21"突袭者"等远程隐身轰炸机若能在强对抗空域发射CCA,可极大延伸作战半径(攻防兼备)。空军正探索CCA与B-21的协同机制,并与海军、陆战队签署协议要求开发通用架构以实现跨军种控制权无缝移交。
首架预生产型B-21‘突袭者’
图片来源:美国空军
"我们与海军各自推进CCA研发,但殊途同归,"昆克尔表示,"核心目标是实现互联互通——无论空军或海军CCA,皆可无缝操控。"
"未来CCA将密集部署空域,多机型跨平台控制将成为常态。"他补充道。
空射CCA任务后回收问题尚未解决——若前沿基地风险过高或任务深入对抗空域,如何回收成为难题。远距回收需求将压缩无人机有效作战半径与滞空时间,偏远节点回收后的再部署机制亦待明确。
空中加油能力可延长CCA滞空时间与覆盖范围,并为空射/陆基型号提供更优回收选项,但将增加设计复杂性与成本。美军现有加油机保障已显不足,未来高端冲突中生存性加油方案挑战更大。
隐身加油机概念图
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提出的隐身加油机构想图,旨在提升强对抗空域加油能力。
设计为完全可消耗或可选回收的空射CCA是另一思路,但需极低成本才具实战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海军曾提出"消耗型"CCA概念——作为单向攻击弹药或靶标,仅执行数次任务后即废弃。
空射"忠诚僚机"概念并非新事物,空军已进行多年试验。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合作的"长射"项目旨在开发空射无人机搭载现役空战武器,显著延伸战机打击半径。该项目宣称目标为"通过验证可发射现役空对空武器的无人空射平台,颠覆空战范式,大幅提升战斗机或轰炸机的交战距离与任务效能",即某种空对空导弹载机。
F-15C挂载UTAP-22忠诚僚机无人机实拍图(2020年) 俄勒冈空军国民警卫队F-15C"鹰"式战斗机左翼下挂载克拉托斯公司UTAP-22忠诚僚机无人机。
2023年DARPA选择通用原子继续推进"长射"项目(概念图见上文),原定2023年末首飞。根据五角大楼预算文件,截至2024年3月,首飞时间推迟至2025财年(始于2024年10月)。目前是否已完成首飞尚不明确,该项目与空军CCA计划的关联性亦未公布。
空射CCA构想与昆克尔上月提及"增量2"侧重低成本简易设计的思路相契合,但各类跑道独立设计的性能取舍仍有待厘清。
参考来源:t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