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超配,简而言之,是指我方(插入杀伤系统)能够无偏见且无需依赖运气击败敌方(插入防护系统)的概念。自第一支武装部队组建并投入战斗以来,战斗超配始终是军事力量的追求目标。”

该论述出自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下一代战车跨职能团队"G5规划处助理参谋长、系统工程师马修·A·霍宁(Matthew A. Horning)2018年的撰文。

霍宁在文中指出,基于杀伤力、复杂度与成本不断提升的武器系统的传统超配理念正在失效。他主张未来将由“信息超配”主导战场空间。

诺基亚联邦解决方案公司战术无线业务副总裁戴夫·彼得森(Dave Peterson)表示:“通信优势是重获超配地位的途径。它能加速我们的OODA(观察、定向、决策、行动)循环,使部队能够率先反应并实施打击。”

一、迈向未来战场空间

当代军事条令将战争划分为五个关键领域。陆、海、空领域广为人知且具有物理动能属性;空间与网络空间则是近八十年技术创新的产物——1957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卫星标志着太空竞赛的开启,而2004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正式将网络空间确立为冲突领域。

连接这五大领域的核心纽带是通信。

俄乌战争催生了多项技术进步,尤其在无人机战术运用方面。例如,过去三年间,乌克兰无人艇已成功打击俄军舰艇与沿岸设施。但这些无人系统并非自主运行,需由操作员引导其与弹药飞向目标,这依赖于实时视频能力——当今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战场空间中,此类交互行为可能达数百甚至数千次。当前部队、武器系统、空中平台(如战斗机、轰炸机与无人机)及卫星等装备,均需在动态环境中协同运作,对敌方行动与武器实施个体与集体响应。正如现实世界已全面数字化,现代战争的各维度亦不例外。

美国国防部(DoD)提出“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战略愿景,旨在整合美军各军种的数据传感器、射手平台及相关通信设备。为实现该愿景,需构建新型通信体系。

诺基亚联邦解决方案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史蒂夫·沃格尔桑(Steve Vogelsang)指出:“美国国防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吞吐量与规模。各军种应具备向战场空间中每个人员、每套武器系统发送数据,并能接收所有来源反馈数据的能力。”

此战略的终极目标,是为战场指挥官与高层决策者提供最高质量的实时信息以制定决策,同时赋能“在泥泞中”的前线人员采取果断行动。

“唯有引入宽带技术(当前即蜂窝通信),才能实现‘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ADC2)等理念,”彼得森表示,“现有军用通信波形无法扩展。掌握通信优势即获得情报优势。若双方其他能力持平,但一方拥有数据情报优势,便能在均势对抗中掌握制胜关键——这张王牌。”

2024年8月,美军在密歇根州北部的国家全域作战中心(NADWC)举行的“北方打击”演习中,蜂窝通信技术整合现代战争要素的能力得到实战化验证。该半年一度的演习参与方包括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国民警卫队及国际合作伙伴部队,旨在模拟全域作战行动,重点检验国防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兴需求。

演习期间,现属诺基亚联邦解决方案公司的Fenix集团提供了“Banshee移动无线电设备”(BMR)——一种可在直径15公里范围内支持800个终端的蜂窝边缘网络设备。BMR构建的私有网络能够连接卫星通信、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无人机系统、机器人、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无人地面载具、美军及盟军异构电台、安卓战术感知套件(ATAK)终端、其他IP网络及专用应用。该网络可将来自A-10攻击机、F-16战斗机与MQ-9无人机的ISR视频流——类似Netflix——直接传输至终端用户设备。

对地面部队而言,这相当于使用一部专用安卓战术手机,具备实时收发情报数据、视频及语音的能力。演习中,公司为地面联合终端攻击控制员提供ATAK中继系统,借助蜂窝通信将图像传输至位于NADWC其他区域的训练中心。

彼得森描述道,公司将A-10攻击机的传统硬件收发器接入嵌入移动自组网(MANET)与战术感知工具包(TAK)服务器的私有蜂窝网络,使操作员共享攻击机视野。“接入私有战术无线网络后,最多800人可实时观看,远超Wi-Fi网络容量,且蜂窝通信覆盖范围远超Wi-Fi。”

私有蜂窝系统具备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通过多层隔离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他解释道,“前线作战人员采集的情报可实时推送至边缘节点,指挥官同步获取战场视野并做出高效决策。相较公共蜂窝网络,私有蜂窝在安全性上具有本质差异。”

“BMR基于诺基亚核心技术构建——这正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彼得森强调,“我们对商用技术进行军事化改造:将商场级设备重新设计13种印刷电路板以适应军用电池供电,集成MANET与边缘计算以支持关键任务服务,增强环境耐受性,并配备军用级天线。我们在现有技术上强化边缘计算能力,并增加回传专用无线电模块。”

“Fenix团队使诺基亚技术具备战术价值,”沃格尔桑补充道,“公共蜂窝网络设计初衷是连接签约用户并实施计费,这意味着身份可被追踪。而战场上的Banshee创建私有蜂窝网络,安全管控接入设备身份——仅限友军。”演习期间,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际与跨机构合作伙伴。

二、战场蜂窝网络的应用推进挑战

每当考虑引入新技术时,总会面临多重障碍。就蜂窝网络而言,首要阻力来自军方对沉没成本的顾虑——多年来在硬件、软件、武器系统及通信网络等领域的巨额投入形成路径依赖。

并非否定既有投资价值,而是强调需叠加新型通信层以实现全域互联。若需连接每名士兵、每台设备、每件武器,并构建现代化开放架构,蜂窝通信是必选项。

第二重障碍来自现有无线电设备供应商的抵制。若某供应商已占据市场份额并持续推进既有项目,当行业新晋者以'研发成本已分摊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技术方案介入时,必然遭遇阻力。

市场份额既得利益者视此为零和博弈——但他们正逐步转变观念。军方日益聚焦技术本身,需建立独立于供应商的训练、操作与维护体系,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

三、结论

在军事环境中部署蜂窝私有网络,需要针对性投入——非巨额资金,而是聚焦军事需求特性的专项承诺。作为回报,该技术可立即提供现成的超配优势。

人们常低估决策速度压制敌方的战略价值,以及实现该优势的简易性。政府斥资数十亿研究5G,而研究人员家中早已日常使用该技术。是时候让技术走出实验室,与前线士兵共同'深陷泥泞'。无需过度分析,行动即可验证。

参考来源:afcea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中文版 | 美军启动"獾"计划研发新型自主破障车
《美国空军信息战的可操作性》最新171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2+阅读 · 2024年8月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7+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61+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without Training
Arxiv
10+阅读 · 2021年6月11日
Arxiv
24+阅读 · 2021年3月4日
Augmentation for small object detection
Arxiv
11+阅读 · 2019年2月19日
Arxiv
10+阅读 · 2018年2月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7+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