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国空军宣布计划采购自主无人协同作战飞机(CCA)机队,作为有人战机飞行员的"忠诚僚机"。空军提议以现役F-35价格的零头采购约1000架CCA,但强调库存与成本目标可能随需求调整。据空军称,CCA机队通过"经济可承受规模"(即适中成本与较大库存组合),将提升美军在与中国冲突中的作战效能——通过增强有人战机的性能,使其在装备CCA的情况下降低战损率并更多击毁空中威胁。

将前沿感知、空对空打击与电子战列为CCA的预期任务,并视其为未来自主无人协同平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还将执行机动、训练等任务)。CCA研发隶属于"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项目,该项目同时包含空军第六代有人战斗机。CCA纳入NGAD框架,体现出空军将其定位为有人战机的互补力量(尤其是战斗机)。

CCA标志着无人机系统(UAS)发展进入新阶段。虽然无人机长期具备航路自主飞行等基础自主能力,但空军期望CCA能在高强度对抗中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

相较于传统无人机,CCA的差异化特征在于其自主协同能力——既能在机群内部协作,也能与有人战机协同。例如:有人战机飞行员可命令CCA编队执行前沿感知任务,要求保持相对于敌机的特定阵位,而CCA集群需自主同步机动而无需持续获取飞行员指令。此举使CCA形成自我协调能力,同时仍能接收飞行员新指令。前战斗机飞行员、现柯林斯航太军事自动化研究学者史蒂文·菲诺指出:"CCA通过自主协作实现动态人类级目标,这才是变革性突破。"

尽管CCA前景广阔,但历史上不乏因组织阻力、成本超支、操作问题或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方案(包括有人平台)而失败的技术突破型无人机项目。技术创新性并不能确保形成列装战斗力。

将CCA构想转化为现实仍需历经艰巨挑战。空军若要成功,必须坦诚评估所需资源与当前进展。

框架与证据

本报告采用作者开发的创新框架——端到端流程周期——评估协同作战飞机(CCA)项目当前进展,并以红绿灯评估图表呈现结果。该框架包含列装新型军事能力所需的七个步骤,设计为通用模型适用于CCA以外项目。其优势在于融合多领域研究洞见,并纳入比五角大楼成本评估与项目评估办公室等常规评估更全面的要素。

评估基于六类核心证据源:(a) 公开信息;(b) 空军官员简报;(c) 与30余位行业专家的保密访谈及通信;(d) 针对国防部、工业界与智库38名专家的"经济可承受规模系统"匿名调研;(e) 越南战争时期AQM-34"闪电虫"无人机历史案例研究(与CCA发展高度相关);(f) 台海想定下CCA作战运用、基地部署与架次生成分析。

凭借创新框架与广泛证据,本报告以前所未有的维度审视CCA项目。

核心发现

CCA项目在问题定义与资源筹措方面进展显著,但在研发、部署与运用环节相对滞后。此结果因视角不同可解读为积极或隐忧。乐观者认为前期步骤进展表明空军正按节点有序推进,持续发展将在一两年内改善整体表现。悲观者指出滞后环节(研发、部署、运用)存在强相互依赖性,需同步提升否则难有突破——若属实,则碎片化改进已至瓶颈,空军须全面同步提升各环节。

作者认同乐观立场,相信CCA项目可通过持续离散式进展取得成功。虽认可环节间关联性,但期待"一蹴而就"的全局解决方案不切实际。苛责空军缺乏此类方案有失公允:CCA属新型能力,无前代系统支撑规划,两年内已获显著突破。概念突破往往呈渐进特征,只要保持目标专注,空军终将找到可行路径。

CCA已成为突破五角大楼采办现状的象征性载体。凭借此象征意义,项目将持续获得政治监管者的宽容:尽管会依需批评调整,但无人愿扼杀被视为美军未来必要方向的能力。因此CCA享有强大隐性政治支持。空军善用此优势,必须坚持前行。

评估的两大主题

技术绝非万能

运用新技术是CCA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须关注CCA从设计到实战部署的每个环节。观察者可能聚焦技术要素(此现象在美国防务界常见),技术进展确为核心(尤其任务自主性领域),但最终成功需解决维护、基地部署、组织架构等非热点议题。正如空军未来司令部副参谋长戴维·哈里斯中将所言:"我们倾向于过度关注装备部分,但CCA涉及条令、战术技术与程序(TTP)、人力配置等深层要素,这些必须通盘考量。"空军历史上多次在此类领域创新制胜,此次亦可延续传统。

应制定需求并选择在CCA全流程中综合性能最优的解决方案。对支持高效维护、灵活部署、优化编成与适应性升级的工业方案应优先于仅满足有限标准的方案。空军需通过精准需求引导工业界开发此类方案。

此"超越技术视角"的警示看似不言自明,但对仍存技术优先思维的空军仍需反复强调。讽刺的是,CCA项目虽属空军史上最具技术雄心的计划之一,但其终极成功却取决于非技术因素。

当下、未来与永恒困境

CCA运用与设计无普适方案。在潜在冲突中,执行持久任务的CCA机队与实施外围游击打击的机队,需截然不同的机型设计、维护配置与战损储备。遗憾的是,空军公开表态强调CCA多场景适用性,弱化了"为特定任务优化必须做出取舍"的现实,模糊了决策焦点。

尽管灵活性值得追求,但当前规划者必须做出限制未来部队选项的抉择。在资源约束与机会成本的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保留所有可能性。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8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美海军福特(CVN-78)级航空母舰项目》最新32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23+阅读 · 2024年11月11日
《美国空军信息战的可操作性》最新171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1+阅读 · 2024年8月1日
《美海军大型无人水面和水下航行器》最新28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51+阅读 · 2024年7月24日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 (JSF) 项目计划》48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4年2月27日
美陆军计划部署四大新型地面无人系统
无人机
29+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美国“忠诚僚机”项目概念与技术现状
无人机
12+阅读 · 2018年11月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Arxiv
26+阅读 · 2020年2月21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3月14日
Augmentation for small object detection
Arxiv
11+阅读 · 2019年2月19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