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中的“反噬”与“反思”仅一步之遥!

2017 年 5 月 16 日 硅谷传送门

这个周一好像有点不寻常,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开会秩序,北京的道路管制,地铁限流,只能吐槽一句周一早上上班没迟到的都是爷。到了办公室一大早上大家就开始忙着修复电脑补丁、升级系统,这一切都因为一种名叫WannaCry的电脑病毒,好像分分钟让你哭的节奏。


5月12日晚,已涉及99个国家,将近8万台电脑如同电影一般的速度被病毒控制感染,对于已经中病毒的计算机,人们除了无奈似乎就只剩下了等待。


勒索病毒攻击地图


而对于中国的网民来说,此次事件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的网站上,据报道,5月12日20时左右,国内部分高校学生表示当天晚上就已中招,许多毕业生同学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没能免遭侵袭,文档被加密,攻击者称需支付比特币解锁,感觉瞬间有了无力回天的想法。目前受影响的有贺州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山东大学等。



当然,也有人表示:眼镜都不扶了,只服自己的老师……



这种情况的发生确实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上面所提到的比特币似乎成为了此次黑客犯罪的核心,但是如果没有比特币,真的能避免此类的攻击吗?

 

比特币到底是个啥?

 

到底什么是比特币?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通俗地来说,比特币其实是一种虚拟的货币,和互联网一样,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的特征,它可以向地球的另一端转账,就像发电子邮件一样的简单,低成本,没有任何的限制。


因此,比特币大多用于贸易、支付、汇款等领域。正因为比特币目前有着无限的遐想空间和广阔的前景,也是众多投资者们投资的对象。


另一方面,比特币可以理解为利用全网计算机算力,进行一个非常复杂的数学难题的求解。这个难题总共有2100万个特解,提供计算机算力的计算机主人(实际上有专门进行比特币挖掘的矿机)在计算出其中一个特解之后,就会获得比特币的序列号,获得比特币序号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比特币。


比特币诞生至今,已有超过9年的历史,在这长达9年时间里,犯罪分子曾利用比特币做过很多事情。这背后也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比如:美国利用比特币私下里交易大麻、荷兰因为对毒品的交易相对宽松,利用比特币交易能减少90%的风险、还有一些军火商也是只接受比特币的交易、墨西哥,包括整个南美那边有人现在用现金收比特币,然后用来辅助换汇。现在的比特币在交易市场中似乎成了一种新的支付方式,一种新的选项。但不要忘了,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更加安全快捷,且成本更低的支付方式。


比特币诞生之后,全球交易从2008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目前的每日交易额超过十亿美元,已经证明比特币本身存在着一种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交易价值,其基础技术产业链已经得到大部分央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的认可。如果一个黑客有创造比特币或破解比特币的能力,可能就没有必要去勒索比特币了,这恰恰说明了比特币的安全性。


事实上,比特币的问题,是如何监管以及如何很好的向正面引导运用的问题,不能因为一个事件就考虑该如何将其消灭的问题,比特币更不应该为此次的勒索病毒背锅。


勒索病毒可以轻易攻破全球诸多操作系统,却难以攻破比特币,而且就算你消灭了比特币,也无济于事,因为技术能力和社会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黑客就算不勒索比特币,还会选择其他类似的数字货币。

 

勒索病毒对比特币的影响?

 

在此次病毒入侵中,比特币为什么就成了黑客们的帮凶?勒索病毒又会给比特币带来什么影响?


不少分析人士把矛头指向了比特币的匿名性以及难以监管的问题。因为比特币的便捷、匿名性,可以实现快速全球转账的特征,才被犯罪组织所看中。


其实勒索病毒背后,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全球性网络安全问题,早在2012年就有媒体爆出,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要求社交网络Facebook为其留后门。2014年再次爆出,对于一些大公司的网站和内部网络,美国国家安全局则通过后门和植入病毒的方式实施窃密。这也证明了NAS等机构拥有攻破全球互联系统的“软件”,培植了更多的类似“木马”,来应对各类追踪和破解信息。


另一方面,由于比特币近期的大幅上涨,这或许也是黑客们看中以此下手的原因。但已经明确的是,被黑的用户就算是支付了比特币也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因为黑客并不知道哪台电脑进行了支付,这也只是黑客牟取利润的一个噱头罢了。


至于比特币的价格走势,短期价格是很难判断的,机哥猜测短期内应该会因恐慌和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抛盘下跌,这也许是买票上车的机会。但长期来看还是会上涨的,比特币诞生以来,比这恐怖的事多了去啦,它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自身发展。不过此次事件之后,可能引来的是政府对一系列比特币市场的监管。

 

勒索病毒引发智能硬件设备的反思

 

此次的勒索病毒不仅袭击了办公计算机,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加油卡终端、ATM机等智能设备也中毒了,无法提供服务。随着智能设备越来普及、越来越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威胁也将变得非常恐怖。


黑客通过物联网连接的智能家居偷窥你的隐私,你随身携带的智能手表很有可能有人通过它来窃取你的行踪。之前的Google Glass也正是因为戴上以后就能随意拍照窃取他人隐私而被有些国家明文禁止。


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同样给攻击者带来了一些机会,在物联网中,传输的数据量、信息暴露的可能性以及隐私的安全隐患都是成正比的,黑客虽然来自互联网,但就是可以做到在任何时候实施攻击获取你的数据,这对于在互联网中受益获得便利的网友来说,是多么痛的领悟!


此次事件同样也引发未来智能硬件设备的反思,未来智能硬件应该怎样去加强这一方面的防护意识和措施,一旦智能设备被病毒感染,所谓的智能可能就会变成伪智能了。

广告勾搭

QQ:2850252025

微信:xiaoxintech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比特币(Bitcoin)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电子货币。其特征包括:1、去中心化,将铸币权下放给个人,人人都可以生产;2、总量一定,是通货紧缩的货币;3、匿名/即时交易。
华为发布《自动驾驶网络解决方案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5月22日
【复旦大学-SP2020】NLP语言模型隐私泄漏风险
专知会员服务
24+阅读 · 2020年4月20日
临床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嵌入综述,SECNLP: A survey of embeddings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8+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深度解读 | 美国打压华为这事水很深——什么是华为?(1)
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
21+阅读 · 2019年6月27日
三安光电到底发生了什么?
商业人物
7+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智慧停车行业深度研究与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技术
4+阅读 · 2018年3月20日
噩耗再次传来!华为,挺住!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2月4日
Large-Scale Study of Curiosity-Driven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深度解读 | 美国打压华为这事水很深——什么是华为?(1)
混沌研习社广州分社
21+阅读 · 2019年6月27日
三安光电到底发生了什么?
商业人物
7+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已删除
雪球
6+阅读 · 2018年8月19日
智慧停车行业深度研究与分析报告
智能交通技术
4+阅读 · 2018年3月20日
噩耗再次传来!华为,挺住!
FinTech前哨
4+阅读 · 2018年2月4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