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评估在清华|哲学学位授权点通过现场评估

2018 年 5 月 16 日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5月12日上午,清华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现场评估在甲所第一会议室举行。

评估专家组组长由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南湜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李景林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干春松教授,北京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杨学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处长、哲学院韩东晖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教授。

专家评估现场

评估会由清华哲学系党委书记刘奋荣主持。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致辞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哲学系2000年正式复建,广泛引进国内外哲学教研人才,5年内完成了从哲学本科到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体系建设,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万俊人教授认为清华哲学是在艰难中健康发展,虽然目前规模较小,但在学术成果上确实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学科负责人、哲学系主任宋继杰汇报了学位点的院系定位、发展目标、学科优势与特色、研究生人才培养、国内外影响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哲学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国际化发展、研究生学术指导和论文训练、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发展等方面,并强调了哲学学科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国际化培养、文本研读课和论文讨论课,突出了清华哲学学科“小而精”的建制特色。宋继杰着重指出,为了转化哲学学位授权点规模偏小的劣势,一方面通过建立校级研究中心向外拓展空间。万俊人教授任院长的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陈来教授任院长、刘东教授任副院长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韩立新教授任主任的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学研究中心,刘奋荣教授任主任的清华大学-阿姆斯特丹逻辑学联合研究中心,这四个跨国、跨校、跨院系的合作研究平台多年来成就卓著。另一方面,哲学系内部各二级学科加强内联整合,清华哲学系不设置教研室,鼓励与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设立“道德、宗教与政治哲学跨学科研究平台”,打通伦理学、宗教学和政治哲学,“欧陆实践哲学跨学科研究平台”融合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德法实践哲学的研究,“逻辑与理论哲学跨学科研究平台”则将语言哲学、认知科学、心灵哲学、行为哲学和逻辑学等最前沿的研究汇聚到一起。宋继杰教授总结道,哲学系自复建以来,确立了以“中、西、马”为体、逻辑学与伦理学为特色、美学与宗教学满足基本教研需求的学科建设方针,今后仍将按此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家组就汇报内容进行了评价与询问。评估专家组组长王南湜教授首先肯定了清华哲学的发展模式,称其为“碳小火大”,即能够在师资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教学与研究上都取得出色的成绩;清华哲学能够以金岳霖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为学科奠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传统资源,必须对清华哲学传统加以传承和发展;本学位点的问题在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招收过少,降低了对优秀师资的利用效率,若能增强硕博连读或者硕转博工作的开展,则不仅提高师资效率,还将有利于提高学术培养的连续性,更有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清华传统。

李景林教授表示,此次参加专家评估活动让他意识到清华哲学发展的欣欣向荣,其未来前景令人振奋;他尤其关注清华哲学学科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认为中国的哲学发展必须面对当代问题,必须具有能够与国际学界交流甚至交锋的能力,他由此高度认可清华哲学“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教授短期课程和国内学者进行短期国际访问的计划安排,他还指出清华哲学跨学科发展的取向有助于推动“生产性”的哲学思想,过度的学科细分可能会导致各方向间的学科壁垒,希望清华哲学继续保持学科互动,在发展已经成立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哲学学科的建设目标是为任何生产性的思想做好充分的硬件和软件准备。

韩东辉教授认为清华哲学学科的诸多工作都具有长期计划和目标,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无论是清华整体对人才的推荐和培养,还是清华哲学学科“小而精”的发展理念,都体现了清晰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他认为高校院系学科建设有三个标准:即,拥有顶尖的学者梯队,发表重要的学术成果,培养的学生在十年内能够成为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而一个顶尖的学者梯队,不仅在于“顶尖”也在于“梯队化”“建制化”,清华哲学形成了“老-中-青”的师资结构不仅能够保障科研工作的持续性和传承性,也能够增加代际间的互动,保障科研交流的生命力;韩东晖指出,现在人类知识分类的边缘正在逐渐模糊,不仅要注重学科内跨专业的交流,也要注重院系间跨学科的交流,而清华哲学处在这样综合型大学的大环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干春松教授则认为,清华哲学学科面向国际的视野非常重要,但同时也必须具备中国特色。传统的“清华学派”以金岳霖先生与冯友兰先生为先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清华还需要面对中国现状产生“新清华学派”;如何能够旗帜鲜明地发展属于清华特色的哲学道路,这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必须思考的问题。杨学功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清华哲学学科不设置教研室可能造成的利弊。设置教研室的优点在于承办学术活动,内部讨论充分,同方向学生与老师凝聚力高,相反没有教研室容易形成松散的联盟,对彼此的学术动态不够了解;而不设立教研室的优点在于强化老师的跨学科特征,加强科学之间的交流,并减少学术互动的行政壁垒;目前清华哲学系不设置教研室,这在全国哲学系中实属少数,并且清华哲学系建系时间不长,具有强大的学术活力和锐气,但归根到底,清华哲学是否要坚持目前的设置安排,还需要进一步的内部观察和思考。臧峰宇教授认为清华哲学团队的确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能够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取得卓越的成绩,而清华哲学的面貌也确实符合“人文日新”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路线,面向现代问题。

专家经过认真评议,一致同意通过清华大学哲学学位授权点评估。参加评估会的还有清华大学文科处副处长段江飞、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助理郭庆来副教授、哲学系中国哲学学科负责人丁四新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负责人韩立新教授、伦理学学科负责人唐文明教授、宗教学学科负责人圣凯教授、外国哲学学科负责人蒋运鹏副教授、美学学科负责人孙晶助理教授以及科技所科学哲学学科负责人吴彤教授和学生代表。

专家组和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哲学一词译自「philosophy」,字面意思是「爱智慧」。哲学主要是对自我和世界做最根本的探究和反思。古代希腊、印度、中国等文明都产生了自己的哲学,如今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哲学发展最盛。哲学的主要分支有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等。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国内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
9+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Generating Rationales in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Arxiv
5+阅读 · 2020年4月4日
How to Fine-Tune BERT for Text Classification?
Arxiv
13+阅读 · 2019年5月14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Few-shot Learning: A Survey
Arxiv
362+阅读 · 2019年4月10日
Meta-Learning with Latent Embedding Optimization
Arxiv
6+阅读 · 2018年7月16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1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电力人工智能发展报告,33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2+阅读 · 2019年12月25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