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独角兽的春天” ——张江生命科学沙龙第一季“开演”

2018 年 3 月 30 日 转化医学网 Yui

点击上方“转化医学网”订阅我们!

干货 | 靠谱 | 实用  


导  读


伴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独角兽企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活力程度的新标尺,是彰显一个国家及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如何培育更多的独角兽企业?下一个独角兽又将是谁?3月30日,“拥抱独角兽的春天”——张江生命科学沙龙(2018 第一季)在中国药谷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中心举行。大咖纷纷云集,一场激烈的“讨论战”就此拉开序幕。



张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涛,市经信委园区管理处处长曾文慧,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傅大煦,市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处副处长刘永千,浦东新区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慕洁,浦东新区市场监管管理局副局长沈建华,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翎,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处处长胡伟,张江集团副总经济师、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张江集团副总经济师、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露,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炜参会。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张华分别做主题演讲。来自上海君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独角兽(潜质)企业的负责人围绕“独角兽的春天”话题进行了圆桌互动。


 

1

专家演讲

政策环境、产业生态和创新资源“滋养”独角兽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楼琦作《张江生命科学发展与未来》主题演讲。她说张江可以集聚那么多的独角兽企业,离不开3个方面:


01

政策环境


楼琦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修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建立优先审评、特殊审评通道等等这些改革试点使得张江的新药研发环境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对创新主体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目前,已成功将药品MAH制度改革扩展至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且上海也是后者唯一的试点省市。上海海关宣布成立科创办落户张江,出台的四大类12条措施支持科创中心建设,面向所有科创主体,提供“一站式”海关监管服务,让创新主体切实感到了便利和时效。而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上海服务站揭牌,更是一次探索监管模式创新,加快创新医疗器械上市,助推医疗器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创新企业的有益尝试。 


02

联合发展


张江有四“医”,分别是医药、医械、医疗、医学,张江也有三“园”,药谷核心园、医疗器械园、国际医学园。我们整合药谷、医谷、东区所有区块的产业特色,传承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研发优势和国际医学园现代医疗服务平台优势,为全要素集成的大健康时代到来创造平台,为全产业链的联动发展制造核心驱动,引领产业“再出发”。


03

新兴技术领域的跨界融合


时下以人工智能(AI)技术为驱动力的“AI+”概念,正在快速改变医疗大健康行业,运用于智能医械设备(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及图像分析等方面,张江已集聚一批“AI+医疗”企业,例如森亿智能、傅利叶等。此外,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融合创新,例如移动医疗、医疗大数据,这不仅推动了相关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产业的融合,尤其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运用,也推动精准医疗、个性化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


 

张江药谷的发展已经跨越了依靠政府扶持和招商引资的阶段,转向依靠产业生态体系自身的巨大‘磁场’吸引企业汇聚于此。楼琦表示。


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张华


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副主任张华则从政策角度出发,向全场嘉宾分享了如何利用现有政策,打造培育独角兽企业。在3月23日发表的2017最新独角兽企业公布中提到了独角兽企业标准:(1)中国境内注册(2)成立不超过十年(3)获私募投资且未上市(4)估值超过10亿美元。2017年上榜企业共164家,其中大健康企业占14家,而上海企业表现不俗,有超过29家企业上榜!


为何要大力发展独角兽企业?张主任提出,独角兽企业彰显了国家在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此后张华主任详细介绍了位于上海大健康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平安好医生、联影医疗、复宏汉霖、三胞国际医疗、药明明码。


对上海来讲,其在生物医疗行业有人才集聚、研发创新能力强、政府监管相对规范等优点,但也存在制造成本高、环保要求高等劣势。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如果想要发展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往研发、服务、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方向走。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政策,应重视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踪、学习和理解。

 

2

圆桌讨论

独角兽企业话说“独角兽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楼琦:


上海君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PD-1/PD-L1很热门,而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也正式获得了CFDA新药申请受理通知,是国内企业首个获得CFDA临床批件的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请君实生物副总裁顾娟红为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是如何那么快,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拔得头筹?


 

君实生物副总裁顾娟红:



首先,我想聊聊PD-1/PD-L1这个领域目前为什么会这么热门?我们知道,现在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2017年流行病调查,每分钟大概有7个人被诊断为肿瘤。可以说,肿瘤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肿瘤治疗从化疗到靶向药物再到今年批准的PD-1,我们可以看到肿瘤是有治愈希望的,所以不难想象,PD-1是多么热门。


在国外,已经有5个PD-1和PD-L1的产品上市,有一个问题是,在国内谁会是第一家?虽然说争取到第一位很重要,但归根结底是为了病患,也为了医药产业的振兴,所以谁成为第一位其实没那么重要。而对于君实生物来说,走到今天这个节点上,离不开许多力量的推动。概括下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扶持、药监部门的指导;二是产品本身——JSOO1有非常扎实的科学基础。我们的肿瘤医师一切初心都是为了病患,特别是看到病患用了这款药以后慢慢恢复,带来的这种自豪感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三是研发团队务实的作风,君实生物这个名字源自“君子务实”这四个字,我今年1月加入君实以来,也切实感受到这份务实。


如今,从外部环境来说,现在PD-1不光是要“弯道超车”,更要“抢占跑道”。我想在政府的监管下,像君实生物这样脚踏实地的公司有机会进入“独角兽”的行列。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楼琦:


和记黄埔是一家在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方面有众多产品线的创新型研发和制药公司。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1.1类新药在去年获得CFDA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同时也申请了药品MAH制度试点,请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王清梅与大家分享一下为何和记黄埔为何对张江情有独钟,此外对于当下药物研发创新产业环境还有什么期待?

   

 

 和记黄埔医药资深副总裁王清梅:



我加入公司有8年了,虽然没有和记黄埔在张江的16年这么久,但我和张江的缘分也很长,有12年。以前来张江参观就让我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这里的创业氛围很好,概括起来我觉得有这几个方面:在大环境上,张江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在和记黄埔的发展过程中,张江对我们有很大的扶持,包括各种申请计划不断“纷至沓来”,可以说,在和记黄埔从早期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张江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上海这座城市与国际接轨,她容纳了不同的人和事,也吸引了许多高端人才。总的来说,和记黄埔之所以对张江有如此深刻的感情,离不开上海和张江以及各方的支持。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楼琦: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由董事长潘讴东带领的一支集基础研究服务、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级重组病毒产业化制备的高精尖专业团队,他们携手GE医疗建立了基因治疗平台,联袂助力中国精准医疗产业的腾飞。潘董,和元生物2013年在我们药谷成立,2016年又在医谷布局,是出于什么样的缘由,让您做了这样的布局?


 

    和元生物董事长潘讴东:



我在张江创业有整整12年,我是南汇人,也是浦东人。12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病毒载体,做CRO、CMO平台。当初在药谷的时候,主要服务对象是两三千家科研机构。随着基因治疗的发展,药谷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在药谷的引荐下,我们后来转至医谷继续发展,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为我们提供了1W多平办公空间。我们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发展工艺,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平台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除此之外,和元也在做一些基因药物布局。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楼琦:


创领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在CEO王励带领下研发并生产了国内第一个具有国际先进品质的国产心脏起搏器,真正实现了“中国心中国造”,彻底改变了我们心脏起搏器长期以来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有请王总为大家分享一下他是如何实现从0到1的质变?您对产业资产并购和融资有何看法?

    

 

创领心律CEO王励:



其实我和张江也有渊源,以前我在美敦力任职,其实1995年的时候我和美敦力团队来过张江调研的活动,当时张江还是待开垦的状态,2006年我又到了张江,当时担任美敦力在中国大中华区起搏器业务的总经理。后来到了2014年,创领成立,我担任CEO。讲到起搏器,它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植入型产品。其实起搏器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了,在中国从70年代初就已经有人使用了。我们上海有一个老太太,她一生用过23款起搏器,前面21款都是国产的,由于质量问题所以换的比较频繁,后来换了进口起搏器(更换)就没那么频繁了。去年,中国一共置入了8万台起搏器,只占到需求的20/1,明显供不应求,所以说中国的市场空间非常大。现在从国家层面也开始重视国产起搏器的研发和生产,“十三五”规划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提到了心脏起搏器,意义重大。


去年,中国置入了8万台起搏器,但是明显供不应求,中国的市场很大。由于起搏器的技术门槛很高,所以从0到1研发一款起搏器,至少要10年时间。


 

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总经理楼琦:


大家都知道上海荻硕贝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总裁郑仲征带领的团队在移植免疫诊疗技术应用和新兴移植材料开发领域搭建了完备的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创新之路,他们是我们张江生命科学产业中前沿医疗技术的代表,有请郑总谈谈您对此领域的期许。


 

荻硕贝肯总裁郑仲征:



我们公司的名字比较拗口,我们是从tissue bank(简称“TB”)音译过来的,我们主要解决两件事,一是解决组织和组织的关系,即移植免疫;二是解决组织移植的问题,即组织产药。移植免疫是一个细分的领域,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我们打算深入一个领域一步步做下去。在移植免疫领域,荻硕贝肯占有90%的市场份额,70%的业务在我们这里。


我们已经出去了,所以直观感受就是“别出去”,还是上海好,因为当时牌照很难上,在我们无法产业化时候,上海给了我们牌照,很是感恩。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法规限制,以目前的法规来看,所有的技术必须要经过3-5年的时间,LDT政策能否先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试点,如果可以做到,那么所有的合规化全部都能打通,能够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

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关注

投稿、应聘医学编辑:

微信:vipmed360

商务合作

微信:zhyxkf

END

活动

推荐

转折点——生物医药招聘第一平台


登录查看更多
2

相关内容

具有动能的生命体。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工业4.0】德国工业4.0解析
产业智能官
16+阅读 · 2019年6月16日
艾瑞发现:小黑鱼企业案例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4+阅读 · 2019年5月31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易观联合清华海峡研究院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Analysys易观
4+阅读 · 2017年10月28日
Generating Fact Checking Explanations
Arxiv
9+阅读 · 2020年4月13日
Arxiv
29+阅读 · 2020年3月16日
Vis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Geometry of BERT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28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3月19日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6月21日
VIP会员
相关论文
Generating Fact Checking Explanations
Arxiv
9+阅读 · 2020年4月13日
Arxiv
29+阅读 · 2020年3月16日
Vis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Geometry of BERT
Arxiv
7+阅读 · 2019年10月28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3月19日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6月2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