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作者为何「才思泉涌」?听 4 位作者聊自己的「灵感源泉」

2022 年 8 月 26 日 少数派
在少数派 Matrix 社区聚集着一批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体验,但你大概还不熟悉他们。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 Matrix Talk 栏目,将不定期邀请 Matrix 内的活跃作者,聊聊他们的故事与观点,希望你从中也能找到些许共鸣。
本期 Matrix Talk 我们邀请了 4 位作者来聊聊他们喜欢的写作地点,是在自己的房间等安静的环境独自写作,还是去咖啡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写作?哪里是你的「灵感源泉」,哪里能让你更专注,哪里又能让你更高效?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你的「独家写作基地」🙋!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少数派和 Matrix 的立场。
@许万里Alva:喜欢≠适合,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的平衡
刚看到 Lotta 「平时喜欢在家里安静的环境独自写作,还是去咖啡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写作」的提问,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很多个在图书馆/咖啡馆/自习室/书店的画面,以及到达新地点时发现「插座是坏的/Wi-Fi 很慢/空调太热/环境嘈杂」而被迫更换座位甚至是场地的情景。尽管我内心倾向于在公众场合进行写作,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稿子都还是在家里或者是十分熟悉的公众场合完成的。
为什么「我倾向于在公众场合写作」?今年已经是我在校寄宿的第十年,中学时期便开始的住宿生活让我更习惯「身边有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这一环境除了带来陪伴感,更多的是「紧张感」。特别是在自习室或者是图书馆这些全员学习的场合,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奋笔疾书,自己也会被带动着抓紧时间,督促自己进入写稿的状态。
此外,因为我是一个注意力很难集中的人,写作时如果没有灵感很容易走神。如果是在家里写稿,一旦没有耐心继续写作,很容易就会开始看电影、整东西吃,甚至是睡觉或者到邻居家玩耍。但如果是在公共环境写作的话,我通常会选择站起来走走,环绕四周的书籍、人群,哪怕是拿起一本书随意看看、或者是干脆在附近走走,都比在家里更容易带来灵感的迸发。
在图书馆翻包拍照 & 西西弗书店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
但是,因为公众场合不可控因素较多,有时候也会面临降低效率的情况。
在家里写稿的时候,周围布满了我们需要便触手可及的物品,例如在我写作摄影相关的稿子时,如果在家我就可以随时查阅书柜里的摄影教材,但是在外面通常只能用网络来检索,或者是标注位置回家再查阅确认。此外,在家写稿也不用担心电量不足、想要的数码配件不在身边、场所打烊或者是室温不如人意等情况。只不过,因为太方便以及家里诱惑太多,一旦走神可能需要一整个剧场版的时间才能回过神来。
在家里经常是上一秒写稿,下一秒追剧
而到公众场合写稿,运气不好时可能会撞上插座是坏的、Wi-Fi 用不了手机还没信号、不开空调等让人心烦的场景。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面对有截稿日期的稿件时,我会选择到临近的星巴克或是付费自习室写稿,这两个场合的优点在于设施基本齐全、网络环境较稳定,因此遇到意外状况的概率较少。但由于二者离学校的距离较远,如果不是一整天都泡在座位上,搞不好还会遇到路程等时间比写稿时长更多的低效率情况呢。
付费自习室 & 星巴克
直到今天,如果不是时间紧急的稿件,我仍然喜欢带上我的电脑外出寻找舒适的公众场合,在店里度过夹杂着新奇感和陪伴感的午后。虽然时常会撞见影响效率的意外,例如前阵子到一家有插座、网络快、食物好吃的甜品店写稿,却因为室温太高而不得不提早离开 🤷。但下次外出写稿时换家店就是啦,说不定下一次遇到的就是惊喜呢?
@鸿苓:更新鲜、更紧迫、更有趣的「外面」
我有段时间热衷于出门写作,一有机会就背上电脑出门,随便找个咖啡馆、图书馆,甚至在旅游景点和火车上笔耕不辍——事实上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 写的。
要说在外写作和在家里最大的不同,我觉得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带来的「新鲜感」
在家写作固然熟悉又舒服,但当我每天看着一成不变的桌面陈设,慢慢地也会提不起兴趣。家外最大的诱惑就是,一切都不可预料。你永远不知道这次能挑到哪里的座位,看到什么样的人,听到什么样的声音,闻到什么样的气味……这种未知往往最能促使灵感迸发。无论当下是否能有一个成型的想法,都会被我记录下来,作为之后的素材。
另一个我在出门写作时发现的好处,就是在外面常常能有更多的「紧迫感」
每次出门背上电脑和各种零碎已经很重了,实在不想再加个充电器。因此电脑的电量就成了我人为给自己设置的 DDL,写作时就得有「必须在电量耗尽前多写」的觉悟,压根没时间磨蹭。而且我深知,我一旦开始写作就能雷打不动地写上一两个小时,如果拖到太晚,过了营业时间,还要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不像在家里可以肆无忌惮地熬夜。所以,每次只要灵感到了,就用现实逼迫自己立刻开始写,效率比在家的时候高了不少。
还有,在外面写给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带来了不少积极的影响
当我一个人在家写作,常常累得一头倒在床上,一天下来就只有躺着和写作两种状态。而在外面,写累了有更多选择,每一个都比「回家躺着」更有吸引力。不想看电脑就起来看看风景、四处逛逛,找隔壁那个已经盯了我电脑十分钟的小哥聊聊天,这些事除了能让我放松,反过来又成为了我灵感素材的一部分。
而等我到家,会发现我自己完成了每日步数目标,做到的事比「在家写了一天稿」丰富多了、有趣多了,回顾这一天时躺在床上不至于被「今天好像除了写作什么都没做」的挫败感填满,哪怕第二天累了想歇歇,也不会太责怪自己。
当然,我在外面写作主要还是写的小说。非虚构的文体,比如论文和稿子,追求实证和逻辑,需要一个冷静的脑子才能捋清思路;而写虚构作品时,只要进入了情绪中,就能很快进入「心流」,自动屏蔽外界的干扰,在怎样的环境里写作都没差。另外,小说也很少会出现「查不到这个资料这段话就写不下去」的情况,最多就是冒出了新的脑洞,放在一边,回去再考据也是一样的不会被网络状态限制——这点在写论文的时候就很难做到了,所以必须要去图书馆这类网络稳定的地方才行。
出门去写作是一种和在家里写截然不同的体验,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推荐每个人都去试一试的。
@阿帅的健康笔记:在家写作更方便
家是我文章的加工厂,我多数作品都在家里完成。在家写作真方便,打开电脑就能创作,不必背着电脑去外面寻找写作的地方。
选择在家写作也和我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内容有关,我一般会在下班后及周末写作,而周末和工作日写作分工不同。我写的文章以科普文章为主,而写科普文章最难的就是查找、阅读以及整理资料,我一般会在周末啃写作的硬骨头。在工作日慢慢修改文章——修改错别字、调整语序、补充资料,增加图片。
白天已经在公司工作一天,晚上我便只安排比较容易完成的写作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一个小时即可完成,要是为此而外出写作,只会增加写作的阻力。在家写作还有个好处,要是写得头脑发胀,便可以起来运动下。写累了,我便会在房间里做上十几组折返跑,让全身的血液循环起来。
家里方便,可家也是生活的地方,被生活的场景围绕着,有时也难以进入状态。为了周末在家能够更好地写作,我也逐渐摸索出一些办法。
周六放松,周日再创作 。在尝试过几次周六、周日接连两天写作后,我发现周六不适合创作。上班一周,身心疲劳,即便周六打开电脑,我也会拖延到周日才开始创作。发现这一点后,我便干脆只在周日写作。周六就用来玩耍,看自己喜欢的历史节目,给自己做顿饭,犒劳下辛苦一周的自己。周六放松后精力恢复,周日写作时更容易进入状态。
收拾干净屋子再写作 。独居无人打扰,可狭小的出租屋也无法再划分为写作区和生活区。但将屋子收拾整齐,看着充满秩序的屋子,也能慢慢进入状态。周末时,我会将揉团成山的被子夷为平地,将堆满杂物的桌子也收拾的整整齐齐。房间整齐后,心也随之安静下来,我便能慢慢滑入写作产生的心流中。
为了不玩手机,我还为此设立制度保障。独居的小屋,不会有人打扰,却有手机诱惑。尤其是遇到写作的内容比较难,我便想要玩手机来逃避写作。为了控制我玩手机,我会借助苹果手机的 App 时间限额控制玩手机的时间。相较于限制手机使用,将手机放在看不着的地方更为明智,眼不见,心不乱。
在家,还是外出写作,多试试就有答案 。我也曾尝试去咖啡馆或图书馆写作,但都效果不佳。去咖啡馆写作,我总是得担心咖啡馆是否有电源、网络是否稳定。而对爱书人士,去图书馆写作,看看周边书架上的书,其诱惑一点不比在家小。经历过在外写作没有产出后,我还选择回到家里写作。
大家也可以多试试,看看自己最适合在哪里写作。如果不想外出,不妨列出在家写作的干扰项并看看有没有排除干扰的办法,让家成我们的创作基地。
@文猫:「扮演一个在咖啡馆写作的人」
伍尔夫说要写作就得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我这个写作新手,在自己的房间里却写不出来。我目前独自住在北京,在自己的房间写作虽然没人打扰,但我在房间里有太多获取快乐的方式了。我可以躺着刷剧、可以随便拿本书看、可以翻出我的毛线打一会儿,或者只是抱着手机戳戳戳。既然快乐这么容易,我怎么可能正襟危坐地打开电脑写作呢?想要开启我的「写作模式」就得有点特殊的仪式,比如背着电脑长途跋涉到一个漂亮的咖啡馆。
对于我来说,咖啡馆的优点首先是网不好,这刚好防止了我以找资料为借口打开网页,然后不知为何突然就开始刷微博。
其次是在咖啡馆我会感到一种恰到好处的紧张感 ,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本能的会有一点紧张,这点紧张刚好可以让我进入写作状态。戈夫曼认为人只要与别的人交往就会开始「表演」,虽然身边人并没看我,但我还是不想被别人瞄到我在咖啡馆「不务正业」。每次到咖啡馆我就自动带入角色,在这个场景下,我就是一个「在咖啡馆写作的人」,行为模式也会与在家完全不同。
图书馆的好处是电源充足且网络稳定,但它的缺点是太亮了。咖啡馆昏黄且比较集中的灯光会让我更专注,虽然科学研究说昏暗的灯光会让人昏昏欲睡,但也有很多人晚上开着台灯会比晒着太阳更有创造力,所以大家可以有意识的挑选一个更适合自己写作的灯光环境。
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在家附近的咖啡馆里写出来的,当时家里不仅有总想跟我聊天的妈妈,还有不断诱惑我的可爱猫。我妈会时不时来关心我的写作进度,而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打扰的人,她只是来问我一句:「写出来了吗?」我辛辛苦苦培养的心流就烟消云散了。我的猫不会主动来问我,但它会卧在我的旁边,来都来了,我不可能不摸它一会儿。
咖啡馆的说话声并不会对我造成困扰,一是因为我出门就会塞着耳机,二是耳机没电的时候其他客人的交谈飘入耳中,也可以给我许多写作灵感。咖啡馆简直就是当代的茶馆,你不用动,世间人情百态都会自己来到你眼前。之前看过一篇论文研究微博上的网络闲话,现实中的闲话应该也是很好的研究素材。
虽然来咖啡馆是来写作的,但既然到了咖啡馆,总免不了喝一杯。既然付出了时间和金钱,大费周章地「专门」来写作了,今天不写出点什么,说不过去吧?这种心理会给我一些压力,就算偶尔走神也会及时醒悟,今天必须写出点东西才能把「在咖啡馆写作的人」这个角色演到底。
🙋:哪里是你写作的「灵感源泉」,哪里能让你更专注,哪里又能让你更高效?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你的「独家写作基地」🙋!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5328?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责编:希望大家今天下午可以去少数派首页看《本周看什么》的 Lotta
/ 更多热门文章 /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700页书稿】《决策算法》2022年MIT
专知会员服务
242+阅读 · 2022年11月17日
经典书《复杂性思考》,15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21年5月8日
最新《因果推断导论: 从机器学习视角》新书稿,13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72+阅读 · 2020年8月25日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6+阅读 · 2020年6月3日
我们最近又买了 8 个好用的东西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11月19日
一篇文章,读懂中文播客前世今生
少数派
1+阅读 · 2022年8月11日
年轻人,你能把自己盘明白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8月8日
少数派有奖征文:聊聊你的「数字文具盒」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7月25日
我们最近又买了 6 个好用的东西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聊聊我成为少数派作者的这一年|年度征文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1月27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11+阅读 · 2022年9月1日
已删除
Arxiv
31+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Interpretable CNNs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Arxiv
20+阅读 · 2020年3月12日
Arxiv
15+阅读 · 2019年6月25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我们最近又买了 8 个好用的东西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11月19日
一篇文章,读懂中文播客前世今生
少数派
1+阅读 · 2022年8月11日
年轻人,你能把自己盘明白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8月8日
少数派有奖征文:聊聊你的「数字文具盒」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7月25日
我们最近又买了 6 个好用的东西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3月27日
聊聊我成为少数派作者的这一年|年度征文
少数派
0+阅读 · 2022年1月27日
可能是 Android 上最好用的写作 App
少数派
10+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相关论文
Arxiv
11+阅读 · 2022年9月1日
已删除
Arxiv
31+阅读 · 2020年3月23日
Interpretable CNNs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Arxiv
20+阅读 · 2020年3月12日
Arxiv
15+阅读 · 2019年6月25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