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潘滢:让算法匹配连接真实社交 | WISE2020 新经济之王大会

2020 年 12 月 9 日 36氪

“想要为年轻人做一款社交软件,可以自己主动寻找中意的人,也不会因为先表白而尴尬。”



“男朋友是在探探上认识的,今年圣诞节准备结婚了”,张萌说。用自己母亲的话来说就是,自家姑娘身边从来不缺相亲对象,没想到最后和网友成了。

网友,以及网恋,要从20年前说起。


1998年,当时的爆红IP《第一次亲密接触》成为网络小说的开山之作,痞子蔡和轻舞飞扬通过bbs站内信留言认识,而后演绎了一场因网络而诞生的爱情传奇。


一年后,企鹅的前身OICQ诞生。当时的年轻人会在下课后冲进网吧,通过网络与上面的好友聊天。彼此的默契第一次优先于条条框框的外在选择,为互动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


能记起这段经历的,大抵都已人到中年。不过那的确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重要的年轮,是美好“网恋”的时代注脚。


时光流转20年,移动互联网渗透到各行业,鲜有年轻人再提起“网友”这个称呼,通过社交软件来建立新关联早已成为生活常态。


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女士


12月8日,探探联合创始人潘滢出现在36氪WISE2020峰会的现场。这位酷爱拳击运动的女性领导者眉宇间透着英气,她和创始人王宇,带领着探探即将走过第六个年头。


这款起源于帮助男女青年找寻爱情的移动应用,又将在巨头林立、不断涌入新选手的社交赛道,怎样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如何不再被「脱单」困扰?

谈起当初创立探探的初衷,潘滢提起自己当年留学回国的那段日子。


20几岁,也被婚恋问题困扰,但社交圈子转来转去就这么大的范围,想要找到合拍的异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与潘滢有着相似困扰的,是探探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王宇。


“想要为年轻人做一款社交软件,可以自己主动寻找中意的人,也不会因为先表白而尴尬。”目标的契合,让探探的诞生顺理成章。


潘滢在留学期间的专业是经济学,骨子里有着男性思维的理性,但在捕捉年轻人社交行为上却有着敏锐的洞察。


谈起当初创立探探的初衷,潘滢提起自己当年留学回国的那段日子。


中国人对待社交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友,是内敛的、含蓄的,男性往往是主导的一方,在线交流在交往初期避免了线下见面的尴尬,文字和表情符号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更细腻。


时至今天,移动互联网发展10年,摆在年轻人面前的社交破冰及婚恋主动权等问题始终存在,城市中的单身群体正在引发各界关注。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成年单身人口已超2.4亿,单身人群的婚恋状况成为日益被关注的社会问题。


在今年8月份探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独居青年生活报告》中数据显示,在超2万份的有效样本中,49.64%的被调研用户表示“目前一个人居住”,是典型意义上的独居青年,如何消解孤独、建立更广泛的社交关系成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情感诉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未如现在这般紧密。打开手机app,可以自在出行、外卖订餐、采购购物、消遣娱乐……几乎可以完成我们生活中所需的全部。然而在网络编织的连接中,人们对社交的需求,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却从未消减。


现在的年轻人开始习惯于“线上生活”,并逐渐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以及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由互联网全程参与。


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人与世间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连接的,譬如他们喜欢在社交平台扩列,快速形成有一定人数的朋友圈,想要远离熟人圈子寻找新的社交阵地。


数据显示,探探用户中几近80%的用户为90后,95后、00后成为新增主力。基于此,如今的年轻人更习惯通过社交软件来寻找志趣相投的人,而探探恰恰满足了这项需求。


探探通过“左滑无感、右滑喜欢,互相喜欢才能聊天”的匹配机制,帮助用户免去了现实中主动“表白”的尴尬,而系统也会依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只能匹配可能感兴趣的人,这则为“互相喜欢”制造了更多机会,创造了一种新的相遇方式。


同时,探探通过“真心话、闪聊”等多样化的功能帮助用户寻找契合的沟通方式,以年轻人习惯的“表情包”式沟通来传递彼此双方微妙的情感动态;同时设置了更多的个性化标签,来突出个体的性格特质、专属气质,来帮助彼此加深了解,为建立更为深度的社交关联奠定基础。


爱情的本质是相互吸引,而探探则成为助推器,来帮助年轻用户于万千人海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更多真实而美好的爱情故事也持续在探探上发生着。



与「虚拟陪伴」有何不同?

网络是虚拟的,狂欢背后还是孤单?


呼吁放下手机,走进现实世界的倡导始终存在,潘滢对此并不回避,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带来的只是更深层的孤独。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大众化普及,人们的联系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沟通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人际交流形式。


而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和即时消费的特性,使得人们在长期虚拟的陪伴中愈发孤独,也难以体验到与他人的深度连结。


如何平衡男女用户思维的差异,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交友体验,让在线社交更真实,是探探面对的两大问题。


首先,通过平衡男女用户的思维差异,借助于AI及大数据分析来优化核心算法,让彼此有好感的用户顺利“匹配”。


探探相关数据显示,女性用户平均每天滑动探探300次 ,男性用户每天滑动 200次,也就是,说女性用户的活跃度是男性用户的1.5倍。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女性用户在等着男性来追求,很少女性有勇气,主动去追求你真正喜欢的男生。但在探探上,很多女性第一次体验到了主动挑选的权利。


同时,在这些滑动行为中,女性用户平均只“右滑(喜欢)”6%的人,而男性用户平均“右滑”喜欢60%的人。由此分析得出,女性用户的行为习惯更有助于算法优化,并提升男女用户之间互相匹配的概率。


现场照片


也正因为此,探探一度被称为是对女性用户最为友好的社交软件。在探探上,女性用户可以依照自己的倾向来选择想建立社交连接的异性,而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先表白的尴尬;而对于男性用户而言,发现自己被女生“右滑”了总是件令自己欣喜的事情。

“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是技术和算法创造的,但也源于个体之间本身对于情感的诉求。这其中既包含了传统概念中的一见钟情,也不能忽视技术在其中的助推作用”,潘滢说到。

其次,严守用户真实性审核的基准线,让真实的社交关系延续到线下。

“通过持续对用户需求的洞察,我们从产品功能及运营机制等多维度入手,来系统优化用户体验,为其创造更为真实的社交关联。”据介绍,探探的匹配机制是基于地理位置推荐,生活、工作在相同区域内的年轻人往往具有更为接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使得线上好友更具线下见面的可能,让真实的社交关系得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延展。

同时设置了更多的个性化标签,来突出个体的性格特质、专属气质,来帮助彼此加深了解,为建立更为深度的社交关联奠定基础。记者了解到,探探为保证平台用户的真实性,持续完善安全防控体系。长期以来,探探推行真人实名认证机制,鼓励用户填写更为丰富的个人资料;同时,为保护用户权益、净化平台氛围,探探设有“一键举报”功能,并执行7X24客服在线机制,来保障用户权益

截止2020年12月份数据统计,探探累计注册用户破4亿,实现互相匹配逾200亿次,帮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创造了情感交集。


「浪潮」之下,如何变局?

“没有一款软件是为了被卸载而生。而过去的六年里,探探的某种成功却恰恰体现于此。”

创立初期,探探旨在帮助年轻男女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当双方“匹配成功”后,随着社交关联的加深即会减少在探探上活跃的频率,他们不需要再去寻找其他的异性好友了。

在探探上,不少用户将“找个可以一起卸载的ta”标记为个性签名。

“在帮助男女用户寻找中意的婚恋对象这个维度上,我们乐于看到他们在探探上满足了社交需求,开启一段美好的感情。对于那些有破圈交友需求的用户,探探则在持续通过打造更为丰富的平台生态,来为用户创造多元化、场景化的社交体验,进而拓展平台的社交价值。”

今年年初,探探上线“发现”页功能,并试水直播业务,本质上均源于为用户拓展更为丰富的社交体验。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生活、工作,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需要建立新的社交圈。 探探上的左滑右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相遇方式,一种新的相遇场景,让年轻人不必担心如线下表白般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也不必担心有被拒绝的尴尬。同时,探探强调真实社交,鼓励用户去通过真人实名认证,从真实的这一刻开始延续一段真实的感情、一段真实的关系,最终才能真实的走到线下,进而发展为生活中真实的社交关联。”潘滢说到。

十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婚恋观、择友观上与父辈明显不同,相比门当户对他们更在意趣味相投;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演进,更多独自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轻人渴望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找到有同好的群体,而探探则成为他们与这个世界构建关联的“桥梁”。

随着科技的创新及生活型态的变化,线上交友与线下社交的区隔将逐渐模糊化,社交软件也成为打通线上交友于线下社交的介质,并成为现代生活的新常态。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讲到,自从文明开始以来,人们即不甘心于将事件看作互不相关不可理解,他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根本秩序。

而在理解世界之前,现代人更想去探究人与人本身之间的秩序,而社交行业似乎天然秉承了这个使命。技术的发展及社交软件生态的不断完善,则让这一命题得以全新的姿态延续。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单身的你,或是想寻找生命中的那个Ta,或是想认识有意思合拍的人,无奈工作太忙,生活圈子又太小。在匆忙的城市里,每天都有无数人在擦肩而过,却又没有方法彼此相识。
【WWW2021】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好友排序
专知会员服务
48+阅读 · 2021年2月3日
【WWW2021】基于双侧深度上下文调制的社会化推荐系统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1月28日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1月4日
专知会员服务
46+阅读 · 2020年12月4日
【ACM MM2020】跨模态分布匹配的半监督多模态情感识别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0年9月8日
KDD2020 | 真实世界超图的结构模式和生成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020年8月18日
【2020新书】社交媒体挖掘,212pdf,Mining Social Media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7月30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迪士尼CEO自述:我的10条管理原则(内含福利)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2019社交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30日
在中国被禁的探探,正在印度兴起
腾讯创业
4+阅读 · 2019年5月18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7+阅读 · 2018年2月9日
2017创业阵亡最全名单曝光,触目惊心!
今日互联网头条
5+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教你 5 步画出用户画像
职人社
8+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Arxiv
0+阅读 · 2021年2月11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11月23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Arxiv
8+阅读 · 2019年5月20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10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WWW2021】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交好友排序
专知会员服务
48+阅读 · 2021年2月3日
【WWW2021】基于双侧深度上下文调制的社会化推荐系统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1月28日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1月4日
专知会员服务
46+阅读 · 2020年12月4日
【ACM MM2020】跨模态分布匹配的半监督多模态情感识别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0年9月8日
KDD2020 | 真实世界超图的结构模式和生成模型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020年8月18日
【2020新书】社交媒体挖掘,212pdf,Mining Social Media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0年7月30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相关资讯
迪士尼CEO自述:我的10条管理原则(内含福利)
创业邦杂志
3+阅读 · 2020年5月16日
2019社交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5+阅读 · 2019年5月30日
在中国被禁的探探,正在印度兴起
腾讯创业
4+阅读 · 2019年5月18日
知乎破8万赞回答:那些厉害的人,思维方式比你强在哪儿?
百度的广告和今日头条的广告
keso怎么看
7+阅读 · 2018年2月9日
2017创业阵亡最全名单曝光,触目惊心!
今日互联网头条
5+阅读 · 2017年12月26日
教你 5 步画出用户画像
职人社
8+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相关论文
Arxiv
0+阅读 · 2021年2月11日
Arxiv
19+阅读 · 2019年11月23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Arxiv
8+阅读 · 2019年5月20日
Arxiv
22+阅读 · 2018年8月3日
Arxiv
7+阅读 · 2018年1月1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