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民营银行三周年考:陷入创新困境?

2018 年 1 月 28 日 互联网金融 解码新金融

为了满足普惠金融的需求,2014年国家开闸让民营企业进入银行业,民营银行成为新鲜血液加入到银行业队伍。然而开业容易经营难,在获批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问题。 

1
线上业务被暂停?

现金贷监管的余波现在走向了民营银行。近期,媒体报道,有民营银行接到口头通知,除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和新网银行之外,其余民营银行的线上借贷业务将暂停。据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现金贷受到监管,消费金融大规模收紧,从而波及民营银行。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目前这个传闻并未看到正式的通知,但根据推测,如果从道理上进行分析此举确有合理之处。 

“现在银行的监管是比较严格的属地监管,绝大多数民营银行归属于城商行部进行监管,经营范围在地域上是具有严格限定。如果在线上进行借贷,无疑是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当前监管的一致性要求下,超越了现有业务的范围。”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看来,事实上,并不存在线上借贷暂停的问题。他指出,根据目前商业银行的情况,任何一项新的产品的开办都必须进行报备,这其实无非就是暂停审批。 

“从监管的一致性来说,比如商业银行做这个贷款,哪怕是纯信用、无抵押的,你也需要明确用途,像目前开展的现金贷,基本上这一点要求都很难达到,暂停审批这是完全合理的,等条件成熟,市场都规范了,我想重新开放审批也并非不可能。” 

曾刚也对此表达了乐观的看法,他表示,暂停意味着民营银行将来就无法开展这个业务,而是现在做的有一些客户是超越了范围,但是并不排除可以对本地的用户用互联网的方法去进行服务,所以说未来的方向还会允许银行,包括民营银行做类似的业务。

针对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及新网银行并未列在限制范围之内一事,曾刚给出他的看法:以上三家银行只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但它并不是说面向任何一个人房贷,而是与特定场景结合的,属于场景相关的业务。基于这样的客户开发相应产品,实际上是沿着互联网生态发展,符合最初设立民营银行的初衷,弥补了传统银行的不足,顺应了互联网创新的需要。

然而,在行业内还有这样一个观点,与之前校园贷监管一样,有不少人分析,现金贷等业务将极有可能未来的方向是交给正规军银华来接手,由此,此次传闻限制民营银行的现金贷和线上借贷业务引发疑惑。

董希淼分析称,现金贷业务并不存在交给银行来做之说,所谓的信用贷款其实银行一直在做,这是商业银行正常的一项业务,比如说基于网络的无抵押的信用贷款。

“从业务本身来看,暂停有它的合理性,因为现金贷本身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多头借贷,超高的利率,突破了司法的两条红线以及还存在一些暴利催收等问题。原来在民间借贷领域这些风险很容易通过持牌的金融机构传递到整个金融体系,民营银行刚成立,应该说它风控能力相对会弱一些,然后有少数民营银行迫于业务发展的压力可能对业务发展更加注重,所以进行一些暂停有它的合理性。” 

董希淼还指出,目前现金贷与银行的合作方式有多种,比如一些外部的机构跟银行合作,银行提供资金,外部的机构倒入一些流量,提供一些客户的名单、信息、数据,风控、审批由商业银行负责,这是一种模式。另外有一些,可能更粗放,甚至有一些银行就是只做通道,履行发放贷款的最后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现金贷整治的相关文件里也提到了,比如客户资质的审核、审批,包括催收,这些都不得外包,我想要满足这样的需求,合作并非不可能,但是助贷的重点一定是在‘助’上,而不能是代替的‘代’。” 

2
民营银行能否发挥“鲶鱼效应”?

民营银行设立之初便定位在差异化发展,不少舆论更充满期待将其视作“鲶鱼效应”,激活现有银行竞争,增加金融消费者的选择权,让银行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从而督促银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对于这个看法,曾刚做出了更正。 

“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它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民营银行发展的定位。很多人好像有误解,一直以为觉得民营银行的设立目的就是和现有银行体系进行竞争,一定要把现有银行打败了才是成功的,或者至少要按照现有的银行体量规模或者价值标准去评价它,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思路。” 

作为曾参与民营银行设立的研究工作的一员,曾刚指出,国内的银行数量已经不少,有4000多家的法人,整个银行业的产能实际上是过剩的,在这种形势下,发展搞一批银行出来并不是因为银行总体供给不足,而实际上是希望它可以去弥补现有银行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的空白,比如普惠,比如互联网这两块。民营银行就是这两块领域当中现有银行体系有益的补充。 

“实际上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比一般的城商行更窄,一类是纯粹选择线下的,一个银行只有一个分支机构,叫一行一店的模式。另一类是纯粹线上的,不允许有物理网点,而且只能有二类、三类的账户,没有一类的银行帐户,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种选择意味着它和现有银行相比,是一个有限牌照的银行。如果以差异化的发展和定位去看待,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曾刚强调,客观考虑,因为民营银行现在发展三年不到,是有一个保护期的,因为前三年很多业务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另一方面一定看到它的资产负债结构是畸形的,那其实很正常,因为它还是个婴儿,没有走出保护期,很多业务资质都没有获得,因此不能按照成熟机构的标准,一个20多岁成年人的身体各项指标的标准去要求一个才3岁的小孩子,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由此,期望民营银行发挥“鲶鱼效应”实际上成为了民营银行发展不能承受之重。

曾刚打了一个比喻,鲶鱼是一个很强势的物种,是食肉的,所以把一条鲶鱼放到一帮吃素的鱼里面会搅动整个生态,让弱小的人变得更强大。实际上,相比之下,将民营银行形容为金鱼更为贴切,应该是放了一条金鱼到一堆草鱼里面去,让这个市场更加多彩一些。 

“它有一些玩法确实可以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很多启发,比如网络消费信用类的贷款,严格说起来其实是被民营银行带动起来的,恰恰是因为过去几年这些民营银行,尤其互联网端的民营银行,再加上一些互联网机构,网络信贷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推动了银行业不断的发展。同时,民营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尤其员工的激励方面相对于现有的银行有很多先进之处,统统挖的是传统银行的人,甚至挖的互联网的人,他们有很好的市场化的约束的手段和机制,这方面倒有一些鲶鱼效应。” 

但是,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民营银行的所有尝试都是对的,目前大的环境下,其原来发展也是疏于监管的,尤其对于纯互联网的这类银行,因为以前的监管规则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类,他们当中有些业务确实与现有的监管理念可能也出现了一些冲突,这实际也考验着监管智慧怎样不断的完善,所以说这块我觉得也是一个探索,曾刚表示。 

3
差异化监管原因为何?

民营银行成立面对高门槛的同时,民营银行的准入环节也存在诸多限制,如远程开户限制,单一网点限制,业务资格限制,负债来源渠道单一等等。执行这样严格的监管措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董希淼认为,由于民营银行股东只有民营企业,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入到银行业中,但民间资本相比之下更为逐利,部分民营银行的从业人员并非专业银行业人员,对金融对银行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为防止过多的市场风险进入银行体系,初始监管采取相对谨慎的措施是可以理解的。

曾刚也指出,严格监管一方面降低了银行本身的风险,另一方实考虑到银行业竞争激烈,已经进入产能过剩阶段,大量新机构进入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互联网实际上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如果民营银行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场景,也可以在拓宽业务空间。 

对于“一行一店”的约束,他还补充道:“网点不用特别纠结,因为我们现在是把它看作城商行来看待,如果按照未来发展的趋势,我觉得有一些银行发展的好的话,规模越来越大,而且做的确实有特色的话,新增网点的获批我觉得也是正常的可讨论的范围之内。” 

4
资本热情为何逐渐消退?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民营银行核名共128家。而在2016年,全年民营银行核名总数达178家,为2013年以来最高,2015年、2014年和2013年民营银行核名数字分别为146家、116家和55家。数据显示,民营银行经历筹建热潮之后,正在步入冷静期。 

面对这样的趋势,曾刚表示,首先这种趋势表明大家回归到理性的状态。其次,这与现在的监管越来越强有关,银监会刚刚颁布新的股权管理办法,对股东的要求、行为约束,责任要求越来越高,对很多股东带来巨大的压力。 

董希淼也认为:要求确实在提高。一方面是股东的资质不断在提高,第二个确实原先部分民间资本进入民营企业,开办民营银行,是为了解决自身的融资问题。但现在看来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开办民营银行不但不能解决自身融资问题,而且至少在前五年需要大量的资本金投入,远低于原先的的资本期待。 

“基于这些因素来看,大家整个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对办民营银行的热情趋于理性,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5
创新还需差异化

银行业正在经历变革,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些金融科技企业也在崛起,大型的商业银行正寻求与互联网的巨头合作。民营银行的出路则是差异化发展。民营银行应定位为社区银行,做精做深,与大中型银行密切合作,做银行业的有益补充者。民营银行差异化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 

曾刚指出现在的银行还是非常有特色的,所选择的道路一定是差异化模式。其中选择的基础有两个,第一是股东,“因为民营资本是他的大股东,大股东和其他银行不一样,他的大股东一定在他的银行经营当中发挥的作用要更大,他大股东的话,多半是产业上非常优秀的企业,围绕这些企业,他的产业上下游,或者整个生态链,就可以去发展与之相适应的业务模式,不管他是线下的还是线上的都可以。” 

第二个是更多科技的运用,“因为他们是没有基础的,没有传统文化理念的制约,所以一上来就可以用最好的技术,用最好的蓝图去勾勒他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因为它船小好调头,正确的把握方向,它不存在转型的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如果方向是正确的话,会比大银行发展更快一些。”



来源:解码新金融









未央精选

行业时事

北京开通互金违法违规投诉平台

浙江备案提速明年3月整改完毕 摩根史坦利推出智能投顾平台Access Investing

摩拜、ofo等7家共享单车被约谈:尽量免收押金

“现金贷”新规落地 委内瑞拉宣布将设立数字货币"Petro"

案例分析

Money Design:日本首家智能投顾平台

资产百分百:用金融科技打造不良资产处置健康生态环境

深海棱镜:线下零售场景与流量运营服务商

口袋记账:如何从流量抓住金融用户

监管动态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P2P存管规范

SEC发起首例ICO诈骗指控

央行、银监会联手整顿“现金贷”新规落地!

深度观察

比特币为何波动这么大?最古老的交易所阐述“供给弹性”机制

政策扶持、金融加码:住房租赁市场的春天来了吗?

二三十年后,你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特朗普税改的内涵、影响及应对

活动&荐书

《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格局与发展》,你拿到手了吗?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全阵容45位嘉宾观点集锦

未央海外游学计划启动!英国金融科技之旅等你报名

【GELP荐书】这是属于父辈的故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理论、银行经营管理。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兼职教授。商务部国际投资咨询专家,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理事。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2+阅读 · 2020年6月2日
2020年中国《知识图谱》行业研究报告,45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240+阅读 · 2020年4月18日
《人工智能2020:落地挑战与应对 》56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7+阅读 · 2020年3月8日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招行高端卡套路深!“理财办卡”坑了多少人?
凤凰财经
3+阅读 · 2018年12月30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技限制再次升级
算法与数学之美
6+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把痛点变卖点!金融行业 AI 将开启无监督式学习潮流
中央再批人工智能伪创新,90%以上AI都不靠谱
THU数据派
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看脸”的时代,AI到底有多智能?
微软丹棱街5号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中国平安股价持续大涨背后
凤凰财经
5+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Arxiv
102+阅读 · 2020年3月4日
A General and Adaptive Robust Loss Func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10月17日
Arxiv
19+阅读 · 2018年6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10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招行高端卡套路深!“理财办卡”坑了多少人?
凤凰财经
3+阅读 · 2018年12月30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排查中国千人计划学者,美对华科技限制再次升级
算法与数学之美
6+阅读 · 2018年9月19日
把痛点变卖点!金融行业 AI 将开启无监督式学习潮流
中央再批人工智能伪创新,90%以上AI都不靠谱
THU数据派
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看脸”的时代,AI到底有多智能?
微软丹棱街5号
3+阅读 · 2017年11月9日
中国平安股价持续大涨背后
凤凰财经
5+阅读 · 2017年9月13日
相关论文
Arxiv
102+阅读 · 2020年3月4日
A General and Adaptive Robust Loss Func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11月5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10月17日
Arxiv
19+阅读 · 2018年6月27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5月1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