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成为史上最密集的无人机作战试验场,催生前所未有的军事适应与反适应循环。俄军展现出卓越的战术学习能力——从2022年初的无人机作战落后者蜕变为2025年的成熟实践者。但某些方面却持续落后乌克兰创新周期一步。

2022年行动初期,俄军对乌军无人机作战毫无准备。乌克兰TB2"旗手"无人机对俄装甲纵队造成早期打击,而基辅郊外遗弃的"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暴露了根本性部署失误。俄军中央集权指挥体系与"营级战术群"结构最初阻碍了电子战资产有效协同,形成被乌军2022全年系统性利用的战术漏洞。

此阶段揭示俄军对现代战争的关键误判:传统条令强调依托集中式电子战支援的大规模常规作战,但乌军证明商用级小型无人机可通过数量优势、创新战术及快速适应周期突破尖端军事系统。

电子战领域的成功转型

电子战响应堪称俄军最成功的适应领域。部署"极地-21"(具备25公里以上GNSS干扰能力)等先进系统,快速开发"波浪切割机"战术干扰器,展现惊人技术适应速度。至2024年,俄军通过分层电子防御实现对乌军"沙希德"型无人机约85-90%拦截率。

技术参数显示强大能力:"极地-21"系统通过多天线模块提供300-1000瓦干扰功率;"铠甲-SMD-E"等新型系统配备多达48枚专用反无人机拦截弹。发现车载平台易成乌军优先目标后,俄军系统性转向便携单兵系统。此转变体现战术学习能力,亦暴露战略软肋——俄电子战系统因高效反成打击焦点。

俄电子战存在局限:系统干扰己方通信导航,复杂协同要求制约作战效能;乌军光纤制导无人机使传统干扰失效,迫使俄自主研发同类系统。

作战条令的颠覆性重构

在乌军无人机压力下,俄军事条令发生根本变革:放弃集中式防御转向分布式分层防御。从标准化"营级战术群"向功能化分层师级部队转型,折射战场血的教训。俄军发展"战壕级"电子战能力,强调单兵反制措施而非集中系统。

训练体系转向便携电子战设备、反无人机规程及动能/电子反制协同。系统性实施伪装措施(含"龟甲坦克"格栅装甲与伪装网),分散高价值资产部署以降低集中损失。这些适应要求彻底改变机动模式、阵地规程及作战安全程序。

条令演进展现俄军制度学习能力,但揭示被动适应模式——变革滞后乌军创新3-6个月,形成乌军实施"蛛网行动"等高影响作战的窗口期(2025年6月行动中13-41架俄战略战机在协同无人机打击中损毁)。

加速进化的适应周期

俄军适应周期呈现剧烈压缩:2022年初的脆弱性(典型如遗弃电子战系统与TB2打击)至年中转向系统性反制部署;2022年8月引进伊朗"沙希德"标志向大规模量产"可消耗系统"的战略转向;2023年建立年产6000架无人机基地并部署尖端电子战系统;2024年光纤制导无人机在库尔斯克等争议区暂时逆转乌军优势;2025年140万架年产量目标彰显工业级无人机战承诺。

时间轴显示适应加速:2023年初需月余应对乌军创新,至2024-2025年压缩至"短短两三天"。此加速反映学习机制与工业响应力提升。

双向学习的创新博弈

冲突催生敌手间史无前例的相互学习:俄扮演乌军创新的"快速追随者",同时依托工业规模优势实现快速扩张。俄军采用乌军FPV无人机战术,系统性逆向工程缴获装备,展现成熟情报搜集与适应能力。领导人明确支持逆向工程西方技术,俄军系统监控社交媒体获取战术情报。光纤制导无人机领域"俄从FPV追随者变身先行者",证明其在特定技术域的跨越创新能力。

技术转移通过多重渠道:装备缴获分析、开源情报收集、战场影像研究。双方虽加密软件防逆向工程,但硬件设计数周内即可复制。这种技术扩散化加速相互学习,降低无人机战扩散门槛。

效能评估与战略困境

美英北约情报评估呈现复杂图景:俄反制措施战术成效显著(对多数无人机达85-90%拦截率),却无法阻止战略效应——10-15%突防无人机造成不成比例损伤,尤其对轰炸机等不可替代战略资产。

俄军表现存在领域差异:战术防御对多数威胁成功率75-85%,战略资产防护仅40-60%;集群攻击成关键软肋,对协同多轴无人机作战成功率仅20-40%。

成本效益分析揭示不利交换比:单价300-5万美元的乌军无人机迫使俄军耗资10-50万美元/架的防空导弹拦截。此经济压力驱动俄开发廉价动能反制与电子战方案。

尽管战术适应亮眼,战略脆弱性持续存在:"蛛网行动"突破重兵防守基地,暴露战略资产防护根本缺陷。不可替代战略轰炸机损失昭示战术防空有效下的战略问题。

全球启示

冲突影响超越俄乌范畴:北约承认面临类似无人机集群威胁,俄光纤控制与量产创新影响全球军备采购重点。研发周期从数年压缩至数月的根本性转变,将重塑未来全球军事适应模式。

简言之,俄对乌无人机战的适应展现战术灵活性受制于战略制度局限。从早期灾难性脆弱到成熟反制的演进显示强大学习能力,但战略资产防护缺口与被动适应模式使乌军保持高影响作战优势。这场催生全球性技术军备竞赛的冲突证明:快速适应周期对军事效能的决定性作用,或已不亚于原始创新。俄军学习模式暗示——战术能力可快速获取,但战略级制度变革仍是现代军事适应的持久挑战。

参考来源:defense.info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8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俄乌战争中的空战发展》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5月8日
俄乌战场上的AI无人机争夺战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3月7日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略无人机运动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4年11月1日
北约防空反导的三种设想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4年8月15日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战争如何改变冲突局势
专知会员服务
79+阅读 · 2024年4月6日
俄乌冲突实验室: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视角
专知会员服务
60+阅读 · 2024年3月14日
国外有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概述
无人机
116+阅读 · 2019年5月28日
反无人机技术的方法与难点
无人机
25+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美国公开《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
无人机蜂群作战概念研究
无人机
56+阅读 · 2018年7月9日
无人作战体系在登陆场景中的运用
无人机
42+阅读 · 2018年7月3日
分布式防御: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新概念
未来产业促进会
29+阅读 · 2018年2月8日
【智能军工】算法战:牵引美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
产业智能官
22+阅读 · 2017年11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0+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Arxiv
171+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73+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172+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俄乌战争中的空战发展》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5月8日
俄乌战场上的AI无人机争夺战
专知会员服务
33+阅读 · 3月7日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略无人机运动
专知会员服务
41+阅读 · 2024年11月1日
北约防空反导的三种设想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4年8月15日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战争如何改变冲突局势
专知会员服务
79+阅读 · 2024年4月6日
俄乌冲突实验室:一体化防空反导(IAMD)视角
专知会员服务
60+阅读 · 2024年3月14日
相关资讯
国外有人/无人平台协同作战概述
无人机
116+阅读 · 2019年5月28日
反无人机技术的方法与难点
无人机
25+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美国公开《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
无人机蜂群作战概念研究
无人机
56+阅读 · 2018年7月9日
无人作战体系在登陆场景中的运用
无人机
42+阅读 · 2018年7月3日
分布式防御: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新概念
未来产业促进会
29+阅读 · 2018年2月8日
【智能军工】算法战:牵引美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
产业智能官
22+阅读 · 2017年11月29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0+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6+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