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军最新版坦克排作战手册虽因反无人机战术图解引发网络调侃,实则将无人机威胁置于装甲部队战术核心地位。该手册虽载有反无人机新战术体系,但最引人注目的方案直白得惊人:用坦克主炮直接击落无人机。
上周发布的ATP 3-20.15《坦克排》手册附录图解引发热议。图中描绘M1艾布拉姆斯坦克编队以120毫米主炮射击过顶无人机的场景,行动指南建议使用M1028霰弹实施拦截。这种填充超千枚钨合金弹丸的炮弹设计初衷是扫荡步兵群,现被寄望于在散布范围内摧毁脆弱无人机。
图解包含两种场景:针对直线飞行的无人机,炮手需提前"半个足球场距离"瞄准;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常呈曲线俯冲攻击),则瞄准"略高于机体"位置。这些源自"简易应急处置操练"章节的示意图,在乌克兰战场验证无人机对装甲部队构成真实威胁的背景下,被部分观察者视为过度理想化。
但手册修订内容表明,反无人机作战已深度融入装甲部队战术体系。新版手册提及无人系统超百次,将反无人机作战列入坦克乘员12项"关键战术任务"(与野战维护、伤员救护等基础技能并列),并新增专门操作章节。"排级单位应默认处于敌方侦察监视下,且无友军防空单位掩护",章节开篇警示道,"发现敌观测或攻击迹象时须快速反应并上报"。
反无人机防御体系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类: • 被动防御:强化装甲防护(包括测试中的顶部"抗压笼"装甲——2017年叙利亚战场ISIS首创,后在乌克兰广泛应用)及隐蔽措施,含车灯涂泥伪装、电子诱饵等欺骗手段 • 主动防御:涵盖反应装甲、激光拦截系统及30毫米近防炮等硬杀伤方案
最具革新性的是设立专职"防空哨"岗位。手册规定每辆坦克需指定成员(通常为装填手)担任此职,负责360度空域警戒。"防空哨须保持视野开阔,专注监听威胁",手册强调,"执行监听时应关闭发动机,摘除头盔提升听觉灵敏度——早期预警乃核心要务"。这表明陆军认为人耳辨识无人机声讯的能力仍是技术对抗外的关键补充。
尽管无人机攻防本质是技术竞赛,美军此番将百年坦克与新兴威胁的对抗写入条令,凸显战场形态的深刻变革。当主炮霰弹与人体听觉成为反无人机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代战争的悖论性特征愈发鲜明。
参考来源:taskand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