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产房里发现的神奇力量,牵手可以止痛

2020 年 7 月 27 日 学术头条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当妻子在分娩时,会有很强烈的冲动去抓住伴侣的手,来缓解疼痛。

当然,很多朋友可能会问,这样真的有效吗?

近日,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
当伴侣对于处于痛苦中的另一半越有同情心,他们的脑电波就会越同步,而脑电波越同步,处于痛苦中的伴侣疼痛消失的程度也就越大。 特别地,如果在伴侣痛苦时握住她的手,那么脑电波同步将会达到最大化。


这一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对此,本文主要作者之一、神经认知与情感博士 Pavel Goldstein 表示,“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在现代世界中进行交流的工具,但人类身体之间的互动却越来越少,
我们的研究证明了人类触摸的力量和重要性。

人际同步现象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研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人际同步。

在社会互动中,人往往是通过行为动作的同步形成对他人的认知或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而
人际同步就是指个体间拥有共享的频率和状态 ,即个体与同伴的动作在时间上达成一致,表现出相似的动作模式。

作为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人际同步能增强个体间的亲社会性,如合作行为、助人行为、亲近感、集体感。

比如,人们肩并肩一起走路时,会无意识地与对方的步伐协调一致;观众在观看一场精彩表演为之鼓掌时, 掌声会自然地同步到一个稳定的节奏;军事训练中的齐步走、宗教的集体歌唱仪式等都以同步的形式存在。人际同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社会互动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对人际同步的研究不仅停留在行为层面,更是在此基础上运用神经科学的手段探索其认知神经过程。

2002  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工作的物理学家 Read Montague 首次创用超扫描(hyper scanning)技术,通过借助 fMRI、EEG、 fNIRS/MEG 等神经科学技术同时记录两人或多人的大脑神经活动。

目前,人们对人际同步的了解已经相当深入。从狭义上来讲,时间上的重合可以理解为行为的同步发生。从广义上来讲,
人际同步不仅仅局限于行为同步,还包括在神经、生理和情感等层面上的同步 ,具体是指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与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出现的情绪、行为和神经反应等方面高度协调一致的现象。

产房里的发现


Goldstein 博士长期致力于人际同步的研究。

在 Goldstein 的妻子分娩时,
他发现握住妻子的手可以显著减轻妻子的痛苦,于是他便想:“触摸真的可以减轻一个人的痛苦吗?如果可以的话,它是怎么做到的?”

随后,Goldstein 博士便和同事招募了 22 对年龄 23-33 岁之间的夫妇进行测试,他们在一起至少一年了。

这些年轻的夫妇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经历三个不同场景,第一组的夫妇坐在一起但是没有接触;第二组的夫妇坐在一起同时手牵着手;第三组夫妇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坐着。

然后,研究人员用轻微的热刺激使女性感受疼痛,并用脑电图帽监测他们的脑电活动。



结果发现,只要夫妻双方出现在同一个房间,无论有无接触,他们脑内的 α 波都会出现同步,这种脑电波与人类注意力集中密切相关。同时,如果在用热刺激使女性感到疼痛时,握住男性伴侣的手,那么脑内 α 波的同步将达到最大。不过,如果在女性疼痛时没有握住伴侣的手,那么他们脑内 α 波的同步将会减弱。

这一发现也和此前的研究一致,即
女性感受到痛苦时无法握住男性伴侣的手,那么他们之间的心率和呼吸同步将会消失。

对此 Goldstein 博士表示,
“这意味着,痛苦中断了夫妻之间的这种人际同步,而触摸又使这种同步出现了。”

随后,研究人员还对这些夫妻中的男性进行了同情心水平测试,结果发现,
男性对伴侣痛苦的同情心越强,夫妻之间的脑电波活动就越同步,女性疼痛就能得到更大程度的缓解。



不过伴侣之间脑电波同步时如何抑制疼痛的呢?

在这次研究中,Goldstein 博士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机制,但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即“人际交往可能会模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正如此前的研究表明,
善解人意的触摸可以使人感到被理解,进而激活大脑的止痛奖励机制。

这项研究没有探讨同性伴侣之间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 ,
我们不能低估触摸的力量 ,毕竟,如果在你伴侣感到痛苦时,如果没有接触,你的同情就无法充分传达。

论文原文:
https://journals.lww.com/pain/Abstract/2019/09000/Brain_mechanisms_of_social_touch_induced_analgesia.17.aspx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精彩!
喜欢本篇内容,请 分享、点赞、在看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PNAS是《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缩写。它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亦是公认的世界四大名刊(Cell,Nature,Science,PNAS)之一,百年经典期刊。自1914年创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最新发布的影响因子为9.661(2016),特征因子(Eigenfactor) 为1.23581(2016) 。
【经典书】统计学,806页pdf,解锁数据的力量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20年8月12日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20年7月21日
最新《深度学习行人重识别》综述论文,24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80+阅读 · 2020年5月5日
《强化学习》简介小册,24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65+阅读 · 2020年4月1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工业4.0】德国工业4.0解析
产业智能官
16+阅读 · 2019年6月16日
社会工程学之伪装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4+阅读 · 2019年1月2日
【工业4.0】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4.0 制造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1月8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从代码到300优质客户,用户画像在销售的实战应用
R语言中文社区
5+阅读 · 2018年6月16日
已删除
将门创投
4+阅读 · 2018年5月31日
脑机接口技术如何具体实现?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7年12月7日
Arxiv
14+阅读 · 2020年9月1日
Learning From Positive and Unlabeled Data: A Survey
Arxiv
4+阅读 · 2018年11月12日
Arxiv
26+阅读 · 2018年9月21日
Structure Aware SLAM using Quadrics and Plan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6年10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工业4.0】德国工业4.0解析
产业智能官
16+阅读 · 2019年6月16日
社会工程学之伪装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4+阅读 · 2019年1月2日
【工业4.0】工业人工智能与工业4.0 制造
产业智能官
17+阅读 · 2018年11月8日
AI情绪识别技术背后:一场悄然来袭的“暴政”
大数据文摘
7+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从代码到300优质客户,用户画像在销售的实战应用
R语言中文社区
5+阅读 · 2018年6月16日
已删除
将门创投
4+阅读 · 2018年5月31日
脑机接口技术如何具体实现?
人工智能学家
7+阅读 · 2017年12月7日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