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复兴——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2019 年 6 月 28 日 三联生活周刊

在最近的电影市场中,有一部夹在超级英雄宇宙和千寻的童话中间与众不同的电影,它是国内首部音乐纪录片——《大河唱》。虽然小众,但看过的人都评价不俗。和人们以往对“音乐纪录片”的印象不同,这不是一部讲乐队的电影,它记录了五个黄河边的声音——民族摇滚音乐人苏阳和四位民间艺人:说书人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百年皮影班班主魏宗富、民营秦腔剧团团长张进来。

 

纪录片《大河唱》剧照

 

苏阳的摇滚同皮影戏一齐开唱,台下放肆青春的年轻人和盯着皮影咂摸故事的娃娃交织在一起,画面间激烈地碰撞。纪录片和“艺术高于生活”的电影不同,充满来自现实的考验。皮影班主操着一口浓重的口音感叹,“一代不容一代的东西,艺人死光,皮影灭亡。”这些民间艺人一边念叨“传承、创新、引领、发展”,一边又偷摸儿抹着眼泪。这让人想到三十年前央美的杨先让在“走黄河”时留下的影像,在那部《大河行》里,人们的处境还没有这么艰难。

 

纪录片《大河唱》剧照

 

古往今来,这些来自民间的声音难登大雅之堂。除了皮影、秦腔,还有很多不出声的手艺,如剪纸、刺绣、面具、雕刻……都慢慢消失在时间里。有人会说,去看看那些数字——国家级非遗1372项,省市县级名目数不胜数,近年的文化课题还不够么?但关于这些头衔,扪心自问,你是否“一边带着偏见、一边浅薄地接受民艺的人们”?现实就像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担心的那样,它们的消亡往往来自内忧而非外患。

 

库淑兰与杨先让 | 杨阳供图

 

这些民间的“粗货”原始、粗犷、无拘无束,完全就是不讲理的艺术。大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只不过你不知道的是,这些俗不可耐的玩意恰恰是其他艺术的母体,虽在最底层,却最基础,也是基石。如果建筑没有地基还要怎么往上盖呢?

 

山西芮城布制品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供图


抹去人们固有的偏见你会发现,民间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都包含着对审美的追求与思考,只不过这些内容不流于形式与表面,它们的创作者只出于最纯粹的美好愿景,以民间美的定律去寻。虎面鱼尾的怪物也好,鸟腹有兽的奇葩也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民间艺术的美是一种“无为而做”的美,这些不需要署名的作品再用柳宗悦的话说是“贫之美,贫也就是‘未染于我之平常心’。”

 

山西万荣百日被面 | 杨阳供图

 

如今,我们对艺术多了许多包涵,人们可以接受民艺,但看懂它又是另一个方面。那些一脉相承的文化符号从哪里来?为什么讨人厌的“夜猫子”从新时期时代开始就是“偶像”?门框上的“拉手娃娃”又是什么民间暗号……现在种种都有了答案。

 

可是曾经追寻答案的道路却格外艰难,没人愿意去蹚这趟“浑水”。但上文提到的杨先让就是去做了这样的事。

 

河北蔚县莲蛙团花刻纸窗花 | 杨阳供图

 

对民间艺术来说幸运的是,杨先让一行人出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先让、杨阳等人前后数年在黄河流域进行田野考察,那段开辟“民间美术系”的日子特别艰难,不被人理解。杨先让在书中回忆,亲朋好友对他的决定大为震惊,不明白要去研究这些“土坷垃”做什么,告诉他“你总跑到人家‘地’里折腾,自己的‘地’都荒废了!”

 

逛佳县名胜白云观 | 杨阳供图

 

4年过去,结束考察,“民间的路”终于被杨先让走出来了。他受邀将几年记录梳理成文,于是便有了台湾《汉声》杂志出版的《黄河十四走》。这套书籍由黄永松、吴美云团队亲自编排,耗时三年,一经出版便引发惊叹,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内容,杨先让做出来了。

 

在青海皮影专家刘文泰家中 | 杨阳供图

 

被杨先让感动的人不胜枚举,画家黄永玉说:“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黄河十四走》重新出版,九十五岁的黄永玉再次为老友题字:“《黄河十四走》,有如父母的恩情,逐渐远去,哭不回来,难以报答。”寥寥数句又字字千钧。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供图

 

这趟考察为何“价值无可估量”?那些“无为而做”到底哪里好?脱胎于苦难的艺术有怎样不屈的天地?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杨先让的女儿,《黄河十四走》作者之一,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杨阳教授为我们录制了一期“民艺传奇”。她从同父亲八十年代田野考察的记忆中重新出发,带我们去看看那些不留名的作品以及真正的自由追寻。

 

👆点击试听小课《民艺传奇》

 

🎙

 小课主讲人 



杨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间、民族工艺美术等。主要出版有《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剪纸艺术》、《黄河十四走——民间艺术考察》、《香囊》、《中国“虎”文化》等。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着力民间美术研究,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在田野考察与传统工艺操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与经验,是中国民间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界的实干学者。


 订阅课程你将收获什么?

 

◎ 1场时隔30年的民艺溯源之旅;

◎ 11种民间艺术类型漫谈;

◎ 数十张一手图片资料;

◎ 60分钟田野乡间的珍贵回忆。


 课程目录

 

01 探访艺术的母体

中国的艺术结构是怎样的?

何谓民间?

“大土至极”能是美么?

02 怎么还有这么不讲理的艺术?

面花:虎面鱼尾、鸟腹有兽,走亲访友应有尽有

剪纸:寻找一位奇女子——剪花娘子库淑兰

03 “软”雕塑有哪些“硬”符号?

刺绣:什么是五彩斑斓的黑色

印染:不纯粹的艺术?

布制品:夜猫子的哀嚎与“千年王八万年龟”

04 寻找光怪陆离的人间遗产

面具:鬼怪的噩梦

雕刻: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狮子

皮影:一个男人一台戏

05 什么是启发文人的写意创造?

绘画:潦草与韵致的矛盾体

瓷绘:争相搜集的“黄金鱼盘”

木版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福利活动


购买实体书《黄河十四走》

即刻解锁音频课《民艺传奇》

台湾《汉声》杂志黄永松、吴美云团队编排

耗时三年,全力打磨

时隔二十五年

广西师大简体版经典重现


▲ 扫描二维码,199元即可获得原价310.99元的

《黄河十四走》实体书+《民艺传奇》音频课

(音频课程会在一个工作日内到账)


▲ 点击上图订阅《民艺传奇》

(中读VIP用户可免费领取)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zhongdu@lifeweek.com.cn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民艺传奇》小课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青年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多媒体检索、社会媒体分析。曾获多项国际学术奖项,包括ACM Multimedia 2017最佳论文奖、ACM SIGIR 2017最佳论文奖Honorable Mention、IEEE ICME 2017最佳论文铂金奖等。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ACL2020-复旦大学NLP】异构图神经网络的文档摘要提取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0年5月1日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99+阅读 · 2020年3月9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吴恩达“官宣”荣升准爸爸~
AI100
4+阅读 · 2019年1月18日
CCCF专栏:李航 | 人工智能的未来 ——记忆、知识、语言
中国计算机学会
6+阅读 · 2018年3月16日
热点|清华才女飙泪谈人工智能:这才是我最大的担心
机器人大讲堂
3+阅读 · 2017年12月4日
微软洪小文:AI 还是个小学生,资本请慎重!
EGONetworks
4+阅读 · 2017年9月6日
Self-Attention Graph Pooling
Arxiv
13+阅读 · 2019年6月13日
Arxiv
5+阅读 · 2019年4月21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6月5日
Arxiv
3+阅读 · 2017年12月18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