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2018 | 青年学者如何找到正确的科研之路?

2018 年 11 月 3 日 中国计算机学会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读芯术”
(ID:AI_Discovery)

26日下午,在CNCC分论坛——《青年学者发展之路》上,海内外知名计算机领域专家展开了一场盛大的关于未来高校青年学者的发展成长、科研、教学、育人等共性问题的讨论。



唐杰:做研究应像喝咖啡一样上瘾



人物小贴士:

唐杰,CCFYOCSEF 2018-2019主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清华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曾获杰青。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10000多次(个人h-指数54)。主持研发了研究者社会网络挖掘系统AMiner,收录1.36亿科研人员、2.31亿科技文献,吸引了220个国家/地区800多万独立IP访问。曾担任国际期刊ACM TKDD的执行主编和国际会议CIKM’16、WSDM’15的程序委员会主席、KDD’18大会副主席以及IEEE TKDE、ACM TIST、IEEETBD等期刊编委编委。


在香港科技大学做短期访问期间,唐杰曾在咖啡厅偶遇港科大杨强教授。他当时向杨教授表达了想要戒掉咖啡的想法,但杨教授却说,“上瘾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我们做研究能像喝咖啡一样上瘾,又何愁做不好呢?”“上瘾”便是人生的精彩所在,无论是搞研究还是做其它事。


除了要有“上瘾”一样的专注、努力之外,唐杰还讲述了四点做研究的心得。


善于自我画像,发现自己潜能并充分利用。


要做顶天立地的科研。没有一个做科研的人不想要丰富的学术成果,但当你志存高远,对研究精益求精时,你才能感受到那种喜悦。


善于区分交流对象。如何能提高沟通效率?首先,学着和自己研究领域的大牛进行交流,掌握与其交流的逻辑与方法。其次,勤与小伙伴们沟通,形成互补优势,提高团队协作战斗力。再之,注意和后辈的沟通,这样将来才更容易获得各行各业的资源,互帮互助。


准备一个好的演讲。机会总是花落“有准备的人”,要时刻做好展示的准备。这个演讲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内容能让自己的父母听懂,这是最基础的演讲;第二部分需要做到让自己的同学听懂;第三部分只要自己听懂,这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可以自己也不懂,这样才能驱动自己不断向优秀的人学习。


年轻学者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就像牛顿注意到苹果会落地,并最终发现了为什么会落地一样,要去静心寻找、研究真正的科学本质问题。


刘譞哲:做科研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物小贴士:

刘譞哲,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系统软件、服务计算等。近年来在ACM/IEEE Transactions和WWW、ICSE、OOPSLA、MobiCom、UbiComp等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5次获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提名奖”、2次入选IEEE Transactions的Spotlight Paper;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迄今唯一的技术发明特等奖。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委员和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云计算大数据专委会秘书长。


为什么说可以从读武侠小说的视角看待科研呢?刘譞哲分析了三点:


怡情”。作为一名武侠小说的粉丝,小说里将军持剑驰聘沙场的画面就好比现实生活中为了学术而坚持奋斗,让他充满了代入感。


忘忧”。因为喜欢所以沉醉,就跟读武侠小说一样,科研也可以让你抛弃现实世界的苦恼与忧愁。


感悟”。小说给予了他很多的感悟,也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


刘譞哲认为,只有对社会有利,满足国家需求,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科研成果最终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像笑傲江湖里的江南四友,拥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质


在他看来,研究者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兴趣导向、勤奋努力、执着追求、善于权变以及精通博学。这几点包括了周伯通自学成才的兴趣、郭靖的勤奋、王语嫣的执着、韦小宝的灵活思维及黄药师的精通博学。


夏鑫: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



人物小贴士:

夏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讲师(终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工程、软件仓库挖掘和经验软件工程。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从事博士后阶段研究工作,师从Gail Murphy教授(ACM Fellow,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UBC副校长)。发表了107篇论文,包括6篇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期刊论文和5篇ASE会议论文。部分论文获得国际会议奖项,其中 2篇论文获得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ASE2018 和ICPC 2018)。


谈及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大的成就,夏鑫老师坦言:“仅仅是因为喜欢。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又回到高校搞科研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夏鑫还提到了导师“风风火火”的方式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在读博期间,博导几乎把所有的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时间,甚至是过马路的时间都用来看paper,所以现在的夏鑫每天几乎都在工作。


不过,成功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夏鑫曾在很短的时间里连续收到四篇拒稿信,“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四封信也不算什么,因为我导师那时连续收到了五封同样的拒稿信。”拥有乐观心态的导师给予了他越挫越勇的力量。

 

他认为,只有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心平气和,尊重规律,才能收获好的成果与回报,才能做出有深度和高度的研究。


胡大宁:为什么要做交叉学科?



人物小贴士:

胡大宁,南方科技大学终身副教授,2011年开始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商学院信息系统系任助理教授。2018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并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金融系任职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科技、商务数据分析和商务智能。共发表40多篇论文,包括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顶级期刊MIS Quarterly, JAIS,DSS在内的17篇期刊论文,以及10篇国际信息系统年会ICIS的会议论文。


作为一名有计算机教育背景的管理学研究者,胡大宁分享了自己在计算机与商学领域交叉研究的想法。


为什么要做交叉学科呢?胡大宁阐述了两点原因。


1.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的出现经常是在学科边缘或者交叉点上。换言之,在传统学科的交叉边缘领域更容易发现新的突破点。


2.可以基于个人兴趣及学科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将机器学习和计量经济学进行融合研究。


那究竟该如何进行交叉研究?胡大宁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选择最具创新和最具影响力的交叉边缘研究方向;第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法模型,争取在顶级的期刊杂志上发表;第三、在相关会议上宣传介绍自己的交叉学科方法、成果,寻求战略合作,优势互补。


张超:从一个0和1的世界到另一个0和1的世界



人物小贴士:

张超,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导),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求是杰出青年学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主要研究系统和软件安全,尤其是自动化攻防方向。研究的自动化方案挖掘100多个CVE漏洞;防御方案获得微软BlueHat竞赛特别提名奖;自动化攻防系统获得DARPA CGC机器自动化攻防竞赛初赛防御第一、决赛攻击第二。另参与蓝莲花战队获得DefconCTF攻防夺旗赛2016年第二名等国内历史最优成绩。


张超紧扣自己在北京大学,Berkeley和清华大学的求学研究经历,详细阐述了其从数学转向计算机安全研究的历程,并分享了他在计算机安全领域的研究心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都是由0和1构成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有着相通之处,也有迥异的地方。


数学的世界充满着数字,数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张超之所以一开始选择进入数学领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己的浓厚兴趣,充满数字的世界里充满了吸引他的魔力,让他沉醉。


谈到自己转向计算机领域的具体原因,他表示数学领域长远来看是有实用的,但是近几年发展势头不够明朗。在一个巧合之下,他读了一本关于“黑客”的小说,于是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里不得不提,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也是兴趣出发。”

 

就像他熟知的不少工业大佬,学术大牛都是学物理的,并非计算机科班出身,只是因为对计算机纯粹的热爱,都变成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在计算机安全领域,张超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网络漏洞(网络空间幽灵)方面,并指出安全问题是无法完美解决的,研究应侧重于提高攻击成本和降维打击。


数学,追求自洽的形式系统,却遭遇不完备定理的天花板;计算机科学,以图灵机为灵魂,却被停机等不可判定问题萦绕。谈及两者联系,张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数学追求严谨,计算机追求完美,但两逻辑相通;其次,计算机以工程的方式实现了数学运算,图灵机则刻画了计算机的极限。


纪守领: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好心态更重要



人物小贴士:

纪守领,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安全专业系主任、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兼任佐治亚理工学院Research Faculty,入选国家“青年千人”、浙江省“千人计划”。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安全、数据驱动安全、隐私保护与大数据分析,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最初接触科研时,纪守领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无线网络容量分析与协议优化。读完第一个博士后,他又去读了信息安全博士,毕业后就从事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细究缘由,纪老师回复我们,“生活如此无聊,我想干点别的”,这都是内心驱动的力量,我们只有跟随自己真实的想法,才能去开启发现之美。


谈及不顾外界压力,先后读了两个博士学位背后的原因,他坦言道:“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好心态这个更好的理由来回答这个问题了”,正是因为其中一位乐观向上的导师的影响,才会有今天不断积极向上,披荆斩棘走向成功的自己。


他的一位博导十分宽容与耐心,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有一次,他的进度因为其他事情被耽误了,在担心会被骂的狗血临头之时,导师在一个真诚的微笑后回复他,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轻松愉快很重要。


因为遇到了这么一位开明大度的导师,以至于他一直保持着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无忧无虑心态,并以这种轻松包容的观念去建设自己的团队,甚至有时自己跟着学生做起了科研。

 

问到如何带好自己的学生,他给青年学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先开始阅读50篇顶级期刊,并且每个星期定期举行open的谈论会;


2.入学前半年学生只负责研读,寻找兴趣点,确定研究方向;


3.对兴趣的足够积累后,开始指导学生思考创新,进行科研。


他同时建议现场的青年学者,一方面选择一位跟自己契合度高的导师进行研究,另一方面需要专注与乐观,那么将来硕博生涯会轻松很多。



圆桌论坛:要不要继续读博?如何培养学生?



Q1:可以分别用三句话总结下自己的演讲吗?

 

唐杰:做研究应包括定位、注重交流与思辨和工作;

 

刘譞哲:做研究应做到怡情、忘忧和感悟;

 

夏鑫:为做研究,应做到抗压、自我激励以及与学生一起成长;

 

Q2:我已经研三了,硕士毕业以后,是否应该继续深造?

 

夏鑫: 应该继续读博士,博士的乐趣在于能够创造知识;从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的角度,可选择国外博士;

 

张超:应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客观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读博士;

 

唐杰、刘譞哲和纪守领三位老师与上述观点相左,认为该学生已经研三,都还未做好明确的职业规划,没有冰山模型中的“motivation”,即使读博也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再之,我国企业界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也不少,为何不愿去企业界尝试一番呢。


Q3:如何提高效率工作?

 

唐杰:做研究追求高效不一定就会有高收益,应侧重交流与思辨,水到聚成。

 

Q5:培养学生应该注意什么?


所有嘉宾都赞同因材施教的主张,纪老师强调,帮助学生确定兴趣和目标也很重要;刘老师主要强调自己应以身作则,注重自我形象。



中国计算机学会 


微信号:ccfvoic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42+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清华大学唐杰老师:用于理解、推理和决策的认知图计算
专知会员服务
119+阅读 · 2019年11月30日
【CCL 2019】刘康、韩先培:做失败科研的10个方法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19年11月12日
周志华教授:如何做研究与写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48+阅读 · 2019年10月9日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7+阅读 · 2019年9月2日
包云岗 | 有点佛系的青年科学家
未来论坛
11+阅读 · 2019年3月26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清研实践|清华深研院师生赴澳洲墨尔本六所高校开展数据科学访问
优秀科研公众号推荐
Call4Papers
7+阅读 · 2017年11月23日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20+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5月15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3月1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重磅发布|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长三角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7+阅读 · 2019年9月2日
包云岗 | 有点佛系的青年科学家
未来论坛
11+阅读 · 2019年3月26日
百余位院士入选!中国科协公示一份重要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11+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清研实践|清华深研院师生赴澳洲墨尔本六所高校开展数据科学访问
优秀科研公众号推荐
Call4Papers
7+阅读 · 2017年11月23日
如何做文献综述:克雷斯威尔五步文献综述法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20+阅读 · 2017年7月1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