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军事教育与安全领域的融合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本研究结合场景矩阵与政策建议,为决策者和国防战略家提供平衡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治理的见解,以促进军事应用稳定性。该研究采用情景分析法评估四种模式——基于人工智能应用水平及治理力度的"乐观采用"、"风险创新"、"可控进步"及"技术停滞"。研究表明:高强度人工智能应用配合强力监管可提升作战效能与国际安全;缺乏监管的快速扩张则导致网络安全漏洞与伦理困境。强力治理被确认为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负责任部署的核心要素。研究特别强调人工智能驱动的战略模拟、网络弹性防御及道德框架在国防战略中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正引发重大技术变革,深刻影响教育、安全及国防战略等领域(Horowitz等,2018)。其在军事应用中的整合及对全球安全的深远影响,已引起政策制定者、研究者与国防分析专家的日益关注(Schmidt, 2022;Jensen, 2023)。当各国试图利用人工智能增强战略决策、情报行动和网络安全时,必须同步应对伦理隐忧、地缘政治风险及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等挑战(Canton, 2020)。
人工智能在军事备战中的作用已超越传统学习模式,涵盖自适应训练系统、自主决策支持工具及情景模拟推演(Jensen, 2023)。这些创新旨在为军事人员提供数据驱动洞察力、预测建模能力及实时威胁分析,从而强化国家安全战备水平(Horowitz等,2018)。然而在提升战略运作效率、增强网络防御的同时,人工智能整合亦引发算法偏见、人工智能赋能虚假信息威胁及对抗性人工智能操纵风险等复杂挑战(Schmidt, 2022;Canton, 2020)。随着各国日益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国防、情报及战略行动,人工智能军事化加剧了对其影响全球安全与战争形态的严重关切(Marwala, 2023)。
本文运用场景分析法探索人工智能在军事教育与安全框架中潜在发展路径。通过构建并评估"乐观前景"、"风险创新"、"可控进步"和"技术停滞"四类场景,该研究建立结构化预测模型,剖析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如何塑造全球安全格局(Jensen, 2023;Masakowski, 2020)。通过考察政策框架、技术进步及伦理考量等关键驱动因素,本研究致力揭示人工智能驱动教育体系与全球安全需求间的战略契合点。最终,本文在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军事领域负责任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教育与国家安全战略交叉领域作出学术贡献。通过情景分析方法论,该研究为军事教育者、国防政策制定者及安全专家提供重要参照,阐明人工智能快速融入全球防务结构的机遇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