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产品,微笑价值第一,商业价值第二

2017 年 7 月 12 日 笔记侠 Luke


内容来源:三节课创始人兼CEO  后显慧(Luke Hou)在爱盈利旗下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干货分享平台7月沙龙上的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和讲者审阅发布。

  责编 | Even  kay

图片设计 | 邱小军  kay

 第1576篇深度好文:5201字 |5分钟阅读

完整笔记·产品运营

笔记君说——


侠客,你好!新商业路上,笔记侠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可以一起相互守望。


互联网大环境下,提到产品价值,从设计到交付,创业公司该运营些什么?注意哪些问题?



今天想跟大家从产品价值角度聊聊互联网,先分享我最近的思考。


一、关于产品价值的三个思考


思考一:互联网正在下沉,平台已经过去,垂直向下发展,服务会越来越细。


去年,我们在北京做活动时,有几个嘉宾说互联网的轻时代过去了,重的时代到来了,大部分的钱都很重了。


好消息是,原来互联网是一分利、十分收益,现在是一分利还能收到一分的收益。


随着垂直化的发展,我们发现做平台这件事已经死了。如果有人跟我说他在创业,要做个平台,我不会和他再聊第二句话,因为要做平台没有200亿的投入是不行的。


平台期已经过去了,垂直往下走,肯定是服务越来越细,运营就更显得重要了。


我们看到,从2015年底开始,大量的人在找运营,大量的文章在说运营,大量的书在写运营。情况持续了两年多,但我感觉2017将是一个分水岭,运营很重要,但是“分享运营”不是很重要了。


对运营有大致认识之后,基本上就应该开始干活了。从2015年底到2016年,再到2017年开始,“三节课”也参与了大量讨论,希望与大家一起形成对运营的认知。


本质上,我们对于运营这件事情的意义,其实是在引导大家做一件事:


2017年会结束的,2018年要开始踏实做事了,更多的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找到答案。


这是我的第一个观察:互联网公司的服务,越垂直化,价值越高。


所以今天如果想做一家好公司,应该有一两个懂运营的合伙人或者骨干。如果没有的话就培养,如果你自己培养不了,可以上课培训。


思考二:内容的产品化和产品的数据化。


首先,内容的产品化。


好处一:可售卖。原来内容是分散的,现在可以售卖了,无论是得到还是喜马拉雅,都开始售卖内容产品了;


好处二:可获客。如果你的内容本身是稀缺的,是可以获客的,可以作为更小、更轻的产品出现。



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有利于内容产品化和获客的,但我们做得不好,公众号“咪蒙”做得非常好:


从技术角度看,它把内容做得像产品一样,非常清楚要打动什么样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标题,什么样的定位。产品细化了之后,它的获客性就很强。从研发的角度获取用户,这个更重要。


其次,产品的数据化。


为什么需要将产品数据化?


我们三节课每天都在迭代产品,希望课程里的每道题、每篇文章都被标准化,因为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很快就要介入了。


只有标准化以后,才可能会用人工智能循环、开发使用。


班主任需要做什么?这个人没上课,我要提醒他上课;这个人没做作业,我要提醒他做作业。如果日后标准化了,就可以用机器人做这种事了。


如果像我们一样,提前做好数据、技术的准备,接下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介入会比较快。


我希望每个公司的产品经理能够有这个意识:把你们的产品更加标准化、数据化,以便日后发挥更大、更多的价值,这是个趋势。

思考三:趋势。


我最近看了一本美国的书,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书很薄,内容很简单,首先讲产品要适应市场,这是非常有科学和技术含量的。它的理念是把精益创新的概念细化到产品的实践中。


除此之外,还提到了我们要形成用户的瘾。产品设计的大区域包含两件交织起来的事:对市场来说有需要,被认可;对用户来说抓住他的心,让他觉得产品适合他,上瘾。


从这样的角度看,也有点意思。


当然,我觉得途径是通过所谓的最小可视化产品这种玩法往前推,那么最小可视化产品怎么玩呢?


它不是纯概念的产品,而是偏验证的产品。更进一步指的是:形成市场信任的产品。在适应市场时,其实我们大部分是脱节的,没有满足需求和价值主张,这个环节是被断开的。


我现在很少讲东西,因为很多事情方法极其简单,但是做起来极难。


比如没有满足需求这方面,我们就做了一些事情。我们知道用户需要学习大致会有两种需求:


第一种,希望通过微信、朋友圈、得到等刷到一些产品填补学习时间,解决焦虑;


第二种,用户真的希望改变自己的行为,获得能力的提升。


我们从一开始,价值观就很简单,明确表示:我们反对碎片化学习,想做系统化体系化的学习,比如用三个月的时间学点东西。


我们也借助过一个理念:“你很忙,但知识不肮脏。”没事你先忙,等你忙完以后想来我们这儿学习,我们一定拿最好的给你。


为了验证这个价值主张,我们做了极其反人类的设计,把门槛拉得极高:每晚20:00点开课,但你要提前24小时报名,如果没来上课,你的课程就关闭了。


笔记侠注:三节课目前的限免课程,基本上都是限时7天、14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你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完,课程就自动关闭,下次要学习就只能付费。同样,付费课程也有时间限度,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上课,课程也会自动关闭。


这个功能上线后,被大部分用户喷:免费的内容,你让我提前报名,还要当天晚上八点看,如果我没有及时看,24小时后就关闭了,这不人性吧。但带这个功能的新课上线后,每门课有两万人报名。


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还有这么多人报名,如果我把门槛增加的话,数量、收入肯定会增加,说明用户是愿意为这个课程买单的。


于是,我们把门槛提升,做体系化学习,拒绝碎片。我们认为碎片化是有问题的,它不是学习,是消费。


我们花了大概一年时间验证这个模型,算是一个能够较快得获得验证结果的案例了,但也发现这不容易。


做得越多,越不敢讲,因为很多东西道理就在那里,重要的是怎么做。

二、需求、用户、价值——钩住用户的方法变了


我们去年提出:想做一家有温度的公司和性感的公司。“性感”就是抓住用户的意思。


我们的三个原则:


①向内运营要大于向外运营


比如今天在座有150人,可能外面还有1000人在路上,那么运营人是看向这150人呢还是外面的1000人呢?当然是现场的150人。


但是很多的创业者做产品运营时,总是希望外面那些人进来,这是获客。但是如果你们听我讲了一次后全部走掉,这时又拉100人进来,有什么意义呢?没意义。


我们更在意你们来了之后就不愿走了,愿意听我讲。外面的人看到这里面有趣,也会来的。


我比较排斥向外运营这件事情,也可以说留存率是生命线。



②回报后置大于回报前置


创业初期时,一位天使投资人对我说:Luke你一定要快,不然被谁谁跑到前面了。当时还有一句话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这件事对我压力很大。


后来我发现,如果没有做好,快也死,不快也死。想清楚了,等死就好。我们不去抢市场。我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出价值,才能对得起我这段时间的付出。当你事情做好了,它就在那里,别人抄不了。


③以终为始大于以始为终


有句话叫“菩萨畏因,凡人畏果”。意思是普通人特别担心结果会不好,但是牛的人,比如菩萨,牛人担心做事的出发点对不对。


我们公司从不设目标和营销额,我们知道未来在哪里。


公司的三分之一是实习生,很多人说这不行的,但我们发现很多实习生做得非常好。实习生写了一篇文章,看到有一万个用户阅读,立刻就有信心的,你还可以告诉他们一些方法。


所以我说过实习生改变世界,老人们改变不了,他们只能守护世界了。


运营也是一样的,动作到位的,结果自然而然可期;动作不到位,结果肯定很差。


就像在奥运会上跳鞍马,全过程有跑跳落地。落地准不准,我不知道,但是动作一定要标准。如果整个动作标准做了,落地摔了,我也认,这个没办法管理。但是动作做不完是不行的。


我在公司也经常说,如果你动作做不到位,结果一定差,但是如果动作做到位了,80%的概率是好的。


当然我喜欢一句话:让你的用户给你做广告。意思就是让你的用户成为你的广告,当年亚马逊、优步都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可极大地让你的产品价值外化、用户外化、内容外化,带来更多的用户,我觉得挺好。


三、三张经典图


图一:互联网产品到底是什么?


我们对互联网的定义是用户从不开心到开心,带来钱。认为微笑价值第一,商业价值第二。当然,我们有别于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大家很开心买房,但不开心花钱。


 

图二:我们称之为地图,它是关于产品定义的一种逻辑。



  • 在什么样的产业链上发现什么样的机会?

  • 存在什么样的竞争对手?

  • 我们的竞品是什么样子的?


回答后基本上就能得出你要做的东西了。


我们发现在线学习领域存在着非常大的机会,而且增量非常快。但也存在一大波竞争对手,盘点起来:大的有喜马拉雅、知乎、得到;中小型的有馒头、插坐,起点学院等。


那么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千万不能瞄错。否则在我们还想学习它的时候,它突然不做了就麻烦了。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国外的一些产品。分析之后我们觉得我们可以做中国的,又考察了一些用户的需求,最后发现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我们以前写过一个《独角兽之路》,在创业的前9到12个月的时间里一定要大量试错,同时拒绝大规模增长,否则会把你撑垮的。


产品的足迹会像上图的产品,用户会发生骤降。


图三,我们基本上一直在用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来解释。



我们认为一个产品通常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探索,第二个叫增长,第三个叫成熟,第四个叫衰退。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产品和运营方法。


其实,很多产品的早期,只是在定义或者探索它的价值,强迫它增长会产生问题。就像你看出一个小孩有跑步的潜力,不应该让他立刻参加马拉松,应该培养他的兴趣,慢慢培训他,中间让他去参加比赛锻炼,最后才参加奥运会,得奖、接广告、拿钱。


我发现有些大公司在早期觉得300万是小用户,我必须有千万用户。这怎么行?这是违反规律了。


我们分析了20多款产品,成功的产品都是按照上述路线走的。当然不排除奇迹,比如我一直看不透某些产品突然爆发了,例如共享充电宝。


我们一定要想法设法地拉起这条线,如果拉不起来,别人可能就把你超越了。


最惨的是什么呢?探索期不打磨产品,到成长期的时候再打磨产品就麻烦了。


成熟期,商业化变现变得重要,这个时候涉及到各种模型,每个公司要有数据分析员精细化运作:什么样的用户用什么样的策略召回?什么时候做二次转化?口碑模型也好,数据模型也好,都需要挖掘。


得到的创始人跟我要一个分析师,我就知道它到成熟期了。


不同的阶段引入不同的人,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引入期的时候,P3带P1,千万不要有P2,你一个P3带3个P1能把这个事情做得非常棒。(笔记侠注:P1、P2、P3是产品经理的三个等级,P12最高。)因为人才匹配不一样,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人才结构适应它、发展它。


对一个操盘者来说,我认为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玩法。比如早期探索,融资时该拿钱拿钱。融过就知道了,会在各种环节遇到各种挑战。我难受的时候就回公司,看看员工的作业,就平静了。


所以我们要留心价值的所在,创业是有价值的,投资有投资人的想法,我们是有我们的落脚点的。


最早没想把三节课做成一个项目,那时我在百度上班,有时间就和大家分享,跟我的两个创始人开班,一年做了30、40万,分一分,觉得还不错。


然后做了一个免费的实验,希望能验证我们的生命周期,成立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10个月内获取20万用户,获客成本几乎为0。用MVP(最小可行性产品)的方式迭代产品,每周至少两个版本。


我们的上线通告,直接做了一个机器人发上线公告,根本不需要打感情牌。


我们的研发部门特别厉害,跟我们的节奏完全一致。当然,我们的课程费很高,是同行的几倍。核心,就是让用户定义产品。我们发现产品这件事真的很重要,谁来定义这件事情也很重要。


但是大部分公司是不是都是由老板和产品经理来定呢?真正选择用市场用户来定义产品的,很少。


需求是先于产品的。例如要做一个减肥社区,你起初不必做产品,甚至不用做微信小程序,也不需要做符号,拉个群就可以了。等到用户嗷嗷待哺的时候,发布程序,他会立刻用的。


我们现在的做法是所有的需求均来自于用户,并且上线之后立刻有人用,但凡需求不明确的产品,这个产品要不要做呢?一定做。但是我们公司的原则是,当产品不确定的时候,你不应该用技术资源去验证,应该用自己的手和脑去验证。


四、总结


1.让用户定义产品;


2.需求不是创造的,是发现的;


请大家各自观察,需求一定是存在的,它不是创造出来的。


3.用户需求先于产品而存在;


千万不要把产品做出来之后再验证需求,这是极大的错误,是违反MVP原则的。产品做出来的时候,你的资源已经投入进去了,做个APP快也要3-4个月,然后再验证用户需求,就已经不够精益了。


4.先找到好用户,才会有好产品。


好用户是好产品的前提。


什么是好用户?有不同的理解。


用户喜欢我,愿意跟我一起迭代产品;

他乐于接受收获,他曾经实验了很多方法都没有解决他的问题,被我找到了;

他甚至在这方面是半专业人士了;

他有很大的痛点……


做三节课,我见过客户的前1000人,在网上跟前10000人聊过天。


你们试一下,做客服也很好玩。客服并不简单,要了解公司的业务全流程,版本的更新,甚至故障所在,所以我要求我公司的核心骨干每周做一次客服,这样能保持了解我们用户的需求,知道用户在哪里。


还是那句话,知易行难,能不能坚持?不好说。


我也并不吝啬跟大家分享,因为这也不是什么绝世法宝,大家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很好也挺好的,如果你们做这件事情把我干死,我也觉得挺好的,作为一个教育者就是要有这样的情怀。

( 感谢阅读喔,

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主办方介绍——

运营小咖秀:运营小咖秀是爱盈利旗下的移动互联网运营干货分享平台,是汇集运营知识、点评、交流的公益平台,始终坚持研究分享移动互联网App运营推广经验、策略、全案、渠道等纯干货知识内容;是广大App运营从业者的知识启蒙、成长指导、进阶学习的集聚平台,每月邀请行业大咖举办多场运营主题相关的线上分享以及线下沙龙活动。沙龙活动合作— 微信SLO1993。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关乎渠道,用户,数据,商务和活动的各种思考和求索。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学习运营: 运营、产品运营(互联网运营)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6+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7+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0年5月2日
【WWW2020-UIUC】为新闻故事生成具有代表性的标题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再不做私域流量就晚了?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6+阅读 · 2019年4月10日
蚂蚁金服微服务实践(附演讲PPT)
开源中国
17+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如何成为一名商业产品经理?
产品100干货速递
6+阅读 · 2018年10月18日
推荐系统这事,难不?难在哪里?
聊聊架构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天使湾叶东东:创业死法清单 这7个最致命
铅笔道
5+阅读 · 2017年7月21日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The Evolved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9年1月30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Doubly Attentive Transformer Machine Transla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30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打怪升级!2020机器学习工程师技术路线图
专知会员服务
96+阅读 · 2020年6月3日
商业数据分析,39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57+阅读 · 2020年6月2日
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0年5月2日
【WWW2020-UIUC】为新闻故事生成具有代表性的标题
专知会员服务
26+阅读 · 2020年3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相关资讯
2019,再不做私域流量就晚了?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16+阅读 · 2019年4月10日
蚂蚁金服微服务实践(附演讲PPT)
开源中国
17+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如何成为一名商业产品经理?
产品100干货速递
6+阅读 · 2018年10月18日
推荐系统这事,难不?难在哪里?
聊聊架构
7+阅读 · 2018年2月26日
PPTV创始人姚欣:人工智能到底怎么赚钱?
IDG资本杨飞:从价值投资谈2017中国现象
IDG资本
4+阅读 · 2017年12月22日
天使湾叶东东:创业死法清单 这7个最致命
铅笔道
5+阅读 · 2017年7月21日
相关论文
Universal Transformers
Arxiv
5+阅读 · 2019年3月5日
The Evolved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9年1月30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Neural Architecture Optimization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5日
Doubly Attentive Transformer Machine Translation
Arxiv
4+阅读 · 2018年7月30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