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系统会成为手机厂商必争的长赛道?

2020 年 11 月 18 日 36氪

OriginOS,只是vivo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11月18日,vivo在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新系统OriginOS。和原来的FuntouchOS相比,新版操作系统无论是在设计、使用还是交互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近日,vivo高级副总裁施玉坚介绍了OriginOS设计背后的故事:去年年底着手设计之初,内部关于OS的本原做了拆解,提炼出了多种方向,内部火花一直在碰撞,但施玉坚也并不十分自信。直到后来,花了接近半年的用户调研,团队才提取出设计、便捷、流畅的本原认知。
研发人员在vivo员工占比超过70%,其中又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工程师从事软件研发工作。“虽然具体落实到OriginOS上的人力投入很难估算,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全力投入了整个底层框架团队”,经过一年的打磨,最终才形成了今天的OriginOS。
vivo对新系统的投入比过往更多,系统成为了vivo接下来的第三大赛道。加上vivo,主流的手机厂商基本都开始发力手机操作系统,不管是自研还是基于安卓做深入优化。系统,正在成为手机厂商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vivo的OriginOS是什么?
虽然OriginOS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苹果不久前推送的iOS14,但两者在背后的设计理念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比上一代操作系统,vivo OriginOS重新给了用户很大的自主权。在Origin OS上,APP不再是一摸一样的大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长和重要性调整APP的大小和位置。并且,vivo也打造了符合白银分割率的“华容网络”的骨骼,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组件排布方式(1*2、1*3、2*3)安放APP。

不止是APP的位置和大小可控了,OriginOS也对APP的图案做了重新设计。比如,vivo为新系统下的APP设计了两套不同的视窗——天空视窗和时光视窗,不同的视窗切换下, APP的样式图将会根据外部真实天气和光线场景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在设计上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PP在手机桌面上的显示都有带有文字名称,而在OriginOS上,设计师把图标下的文字名称显示拿掉,回归APP的图形设计,让整体界面看上去更有设计感。
一直以来,连接用户和手机OS交互的只有手指,而Origin OS会强调两者之间的深度交互,比如,设计了一个“行为壁纸”的功能,用户可以先设定步数,壁纸上的“花”会根据步数的叠加慢慢盛开,直到用户完成步数目标。
“设计”只是OriginOS的第一项本原 Vivo经过调研,发现便捷才是手机OS上,用户最关注的因素。
APP内存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冗余的当下,OriginOS提出了“原子组件”的概念,抽出应用最核心的功能,用最小的单位去做设计。

比如,在那些高频使用的功能上,包括相册、闹钟和音乐,用户可以不必进入APP,直接在界面上就可以操作,尤其在音乐功能上,OriginOS把不同的音乐APP整合到了一个组件中,提炼了播放、下一首、暂停这些音乐APP最基础的功能。
除了更便捷使用以外,OriginOS中的部分组件还可以组合、拆解,本质上也把APP在界面上的操作权更多的让渡给了使用者。
在设计、便捷之外,流畅是OriginOS的第三个本原。
“我们认为,流畅不只是快、不卡顿,行业里面大家都在不懈地追求跑分和动效”,施玉坚团队的调研发现,极致的快其实并不能让用户感到流畅,“我们所追求和定义的流畅,一部分是要及时响应,另一部分是符合人的交互的脑流、心流感觉。”
在OriginOS的流畅性上,Vivo主要在视觉和内存管理上发力。首先,vivo此次提出了“视觉流畅”的概念,为了避免手机显示前后帧色差导致的视觉闪烁,vivo做了一套人工智能的模式用于前后帧识别。
从4G转5G,功能越复杂,手机需要有足够的内存和强大的内存管理区支撑使用。
施玉坚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不管是基于什么系统,手机基本都是基于扇区对DDR内存进行管理,但一个扇区里平均四成的数据都是静止低频的,导致整体的内存命中率很低。
施玉坚称,这次OriginOS不再用传统以扇区进行DDR内存管理的机制,而是直接进入到了应用空间,对其中的数据以不规则的形式进行管理,并且把每个传统应用占空间的技术再挖潜,“低频的就进行聚合,这技术一下子把内存管理技术提升了40%,随着未来颗粒度更小,还可以进行做效率更高的内存管理”。直观的看,相对于传统OS,他表示OriginOS在开机的时候还可以比以前剩下300-400兆的空间。
施玉坚表示,OringinOS和FuntouchOS两项系统并未互相取代的关系。考虑到用户习惯的问题,OriginOS还增加了“平行世界”的入口,可以一键切换原来的系统中。
“OS是一个钥匙,是个桥梁,我们要让消费者通过OS具有更强大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落脚点”, 他表示。

 
系统,手机厂商的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Vivo的转向表明,软件系统正在成为主流手机厂商发力的方向。
其实vivo并不是第一家,华为、OPPO、小米也早已瞄准了系统这条“长赛道”——OPPO这边有Color OS、小米比手机更早的第一款产品就是MIUI,华为在基于安卓研发的EMUI之后,还研发了整合多设备的鸿蒙。对于苹果、小米来说,以广告为代表的软件收入已经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目前全球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大背景下,手机硬件的增长空间见顶,各家手机厂商也都在开发智能家居、汽车和可穿戴等场景的终端产品,增加营收。尽管如此,业界的共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手机依旧是不同场景下的交互中心、控制中心。
相比于目前手机厂商发力的摄像、屏幕,用户对手机系统的交互使用更深入。手机厂商发力这条长赛道的意义在于,手机系统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手机的粘性和复购。并且,手机接入更多的智能硬件是趋势,在手机为中心的软件生态上,手机厂商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系统对手机厂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vivo在手机系统OriginOS设计上也有坚守。
比如,来自“应用主题”的收入一直是手机厂商一笔可观的营收,而在大多数手机中,这几乎都占据了显眼位置。而据了解,vivo OriginOS为了设计和审美,反而把主题的入口下放。
据施玉坚介绍,除了把手机本机的系统做好,vivo今年也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在连接外部设备的服务上。他强调,“我们只做连接者的角色,不会去与我们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去争利益”。

系统只是vivo“四大赛道”之一。
vivo目前还在往四个方向发力:影像、设计、系统和性能。 vivo在影像、设计上已经有所涉猎,系统这一新课题又是新的挑战:用户对手机系统更迭的感知相对隐形,也很难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表达;并且vivo系统从Funtouch过渡到OriginOS,变化不小,用户上手需要付出时间成本。
巨头诺基亚当年在安卓正火的时候,不愿意采纳安卓系统,消极的态度成为了其最后高楼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三星、HTC等一众手机品牌抓住安卓的机会快速上道,苹果这边,彼时也自研了第一套iOS系统,从安卓手中撕开了一个口子,至今iOS系统依旧是吸引用户持续购买iPhone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手机操作系统是手机的命脉,但正如苹果和诺基亚的例子,自研操作系统也是一项赌博。手机系统的迭代和改进需要长期、逐代累积,系统对用户起直接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意味着vivo在操作系统这条长期赛道上还需要持续投入。而OriginOS,只是vivo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21年1月20日
最新《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20年8月10日
AI创新者:破解项目绩效的密码
专知会员服务
32+阅读 · 2020年6月21日
最新《深度学习自动驾驶》技术综述论文,2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53+阅读 · 2020年6月14日
【电子书】Flutter实战305页PDF免费下载
专知会员服务
20+阅读 · 2019年11月7日
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
i黑马
5+阅读 · 2018年10月14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产品分析 ∣ B612咔叽产品分析报告
产品100干货速递
18+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系统DFace
深度学习
17+阅读 · 2018年2月14日
有了场景和画像才懂用户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6+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Arxiv
6+阅读 · 2019年4月4日
Deep Face Recognition: A Survey
Arxiv
17+阅读 · 2019年2月12日
Music Transformer
Arxiv
5+阅读 · 2018年12月12日
Joint Monocular 3D 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12月2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
i黑马
5+阅读 · 2018年10月14日
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3+阅读 · 2018年7月22日
产品分析 ∣ B612咔叽产品分析报告
产品100干货速递
18+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系统DFace
深度学习
17+阅读 · 2018年2月14日
有了场景和画像才懂用户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6+阅读 · 2017年8月26日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