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打开第一盒乐高的时候,我顿时感觉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入了21301鸟,被惊艳到,然后咬了咬牙剁手一套42030,周末共花了14个小时拼好,享受其中的乐趣。仔细想想,感觉做数学像极了拼乐高,很有趣。
每块积木就像是数学里不同的知识,五颜六色,各具特点。有的大众,有的稀有,我们都在不断的收藏也在不经意的丢失。
知识拼接起来像拼积木一样简单自然,只需要借助自己的双手,并不需要做实验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的技术手段。
写一篇论文就像是拼一个乐高作品,可能宏大,也可能精致。现在想想看到一篇精彩的论文那种感觉也像极了看到一套惊艳的乐高作品的反应,那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感觉。想我第一次看到科技系列的乐高时,心里反应是“我靠,还能这么玩!”
当我们写属于自己的论文时,就像是乐高的MOC(my own creation)。利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部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有必要再借鉴一些大作中的思路,创造一套作品。既要学习别人的先进思路,又要做到不墨守成规,利用一些好的创意,可能催生出惊人的作品。
拼的时候天马行空的想法固然重要,却总要遵守基本的原则,要小心的仔细处理每一块的拼接,才能保证最终的作品是“正确”的作品。可能会有一些拼接不严密的小错误,无伤大雅,但也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如果拼接出现严重的错误,或许最终也能呈现出一个好的姿态,却不太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拼的顺序要符合逻辑。为了最终达到目标,要考虑一个先后顺序,是否需要在合适的位置单独拼一个模块(证一个引理)之后再拼接到主体部分去。或许不同的拼接方法都能达到最终作品的效果,然而一个更加合理的拼接过程更能为别人所接受。又比如可以用一个部件就能拼接的部位,也就没必要再添加额外的部件,会显得冗余。大家之作往往不仅是因为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其过程、思路也总是让人觉得美妙。
拼作品需要天赋,也需要经验积累。天赋方面自然不必多说,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经验积累方面,我们总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也完全可以从小的简单的出发练手,一步步的走向更大的目标。
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要补充的,欢迎留在评论里谢谢!
————
编辑 ∑Gemini
来源:算数学苑
更多精彩:
☞算法立功!清华毕业教授美国被抢车,警察无能为力自己用“贪心算法”找回
☞分享 数学,常识和运气 ——投资大师詹姆斯·西蒙斯2010年在MIT的讲座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math_alg@163.com